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4 AM
35
25
【
20220121疫情記者會
】
陳時中:本土23例,是今年最多。境外移入45例,29例長程落地採檢,居家檢疫16例。
在經貿特區裡,有2位移工18219、18220,1/9到西堤用餐,但沒有出來採檢。後來有症狀,主管知道他們到西堤,去採檢驗陽,公司接觸者驗出4位。直接在西堤用餐2位,4位是職場相關,這公司6位確診,全公司早上已經驗1千多人,等待結果。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5 AM
陳時中:那時17983跟朋友用餐,朋友帶小孩18083就確診,17983的弟弟18185,現在也確診。
18051是1/9西堤用餐個案,和新案18181在診所同時間就診,驗出確診。
幼稚園小朋友,傳給2個同班同學,1個同學又傳給家裡的姊姊、爸爸、媽媽。家長18116跟18182是在東吳進修處所,被驗出陽性,不過Ct值35,二採陰性,再判定。因為Ct值很高,如果其他人員都沒有,對東吳校區影響不大,待觀察。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6 AM
陳時中:另外18183是去探病或陪病驗出陽性,Ct值非常高37.1,再二採複驗,可能是個舊案。
17774有同班同學2個,另外1個是同校不同班,18184是這學校老師,跟學生有所接觸被匡列。他的小朋友讀高中,不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高中是風險區域,因為老師18184在1/15採陰,1/16進集檢所。之前縱使碰到小朋友也不會傳染,學校目前證據顯示是安全,18184進集檢所後才被驗出陽性。
有1例18175,是1位媽媽去照顧從加拿大回來的小孩,因而染疫。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7 AM
陳時中:另外在高雄港區18155小朋友染疫,父母染疫。
有兩條線,一個是他(18156)去船上坐的交通船2位工作人員18186、18187。有5位是另1家公司相關工程跟維修人員,工作場域有關。
他1/19去診所看病接觸的人18216、18217、18218也都染疫。
高雄對整個港區人員全部列冊,也核對健保資料,這段時間看病的,開始做詳細疫調。診所接觸者現在匡列時間拉長,希望更廣泛大量篩檢跟精準疫調來控制疫情。
父親更像指標個案,這些工作人員都有到外籍船舶上做維修工作,可能跟船上的人有接觸。時序上可能性高是1/13、1/14進到船舶,不過這船已駛往韓國,透過IHR通知韓國注意相關人員,希望互相交換情報,釐清感染源頭。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7 AM
陳時中:18225是清潔人員在檢疫期滿驗出來,沒有社區的影響,陰轉陽。
防疫計程車黃色圈圈(18020),境外移入確診病患坐他的車子所影響,基因定序看到1/14從澳洲回來的定序一樣。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8 AM
ETtoday:高雄港目前調查感染的病毒株是什麼?
陳時中:高雄初步檢驗結果還是Omicron,定序還沒有完全,源頭持續調查中,不過以1/13、1/14臨時停泊在碼頭的船,可能性相對高,不過要證據證實。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8 AM
中視:高雄港區案是爸爸傳給媽媽、小朋友的可能性較高嗎?
陳時中:高雄這目前看來是從職場帶回去家裡的可能性較高,小孩做源頭的可能性較小。
現在預判是爸爸在職場接觸到國外的船員或場域,然後帶回家傳給媽媽和小孩。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8 AM
TVBS:高雄、北市大同區都有民眾在診所染疫,個人看診應不會有交集,研判可能感染途徑?
陳時中:看病時大家在候診室就會碰在一起,最早在桃園部醫,在候診室雖然有些距離,最後也是有關連性染疫。在高雄也一樣,現在先查半鐘頭內足跡重疊。台北也是直接做疫調匡列。這次染疫非常快速,任何狀況都有可能,大家要提高警覺。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8 AM
寰宇:本土疫情擴及南部?
陳時中:昨天我報告有北部足跡,高雄疫調結果是沒有,所以不能說從北部擴及到南部。南部有個港埠,所以是從境外的案例,雖然沒有進到境內,可能在境外案例染疫。對港埠管理,現在正在做精密疫調。陳市長一向對這種事情都非常謹慎,他做的規模相當大、相當快速。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8 AM
ETtoday:在高雄最懷疑的那艘船,現在已去韓國,通過IHR跟他們聯繫,後續怎樣釐清之間的感染關係?
莊人祥:昨天有跟韓國聯繫,希望在船到的時候,針對船上船員做採檢,如果有任何定序資料,我們可以互相比較。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9 AM
中視:新增個案18182和這名18116爸爸,一起在進修部上課,覺得是18116傳染給18182嗎?
陳時中:現在比較懷疑18182是舊案,Ct值很高、二採陰,會驗血再來採。基本上研判很有可能是舊案,不過需要證實。比較不傾向從18182傳的,舊案可能性高。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9 AM
鏡電視:本土疫情好像各縣市都有,現在還是可控狀態嗎?
陳時中:目前主要從機場到聯邦到西堤,線路還清楚,但有些零星漏網之魚,像今天已經到後期,2位1/9在西堤吃飯,已過1週,如果在工廠檢驗染疫情形不嚴重的話,再做一次匡列,基本可以控制。
新竹案例本來擔憂,現在看來是從西堤延伸,定序、發病時間,脈絡是清楚的。現在較不清楚的是在太陽能工廠上班的母女。
亞東案件已清楚不是從社區進來,雖然今天案例較多,不過都有脈絡可循。高雄增加13位,確實港區有複雜性,希望及時控制住。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19 AM
寰宇:全台專責病房空床率?
羅一鈞:全國專責跟負壓病房目前是3039床,使用1168床,占床率38.4%。現在個案較集中北部,台北區占床率43.2%,1233床收治533人。北區593床收治292床,49.2%。北部有點逼近50%,1/24會再加開2個加強版防疫旅館。促進輕症分流,可預做準備,機場會直接分流,不讓輕症都到醫院。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20 AM
🔺1/14~1/20境外移入病例基因定序
羅一鈞:這週共驗出87例Omicron境外移入,Delta剩2例,都是越南入境個案。
Omicron變成壓倒性主流趨勢持續,來源國除了歐美、澳洲,驗出從菲律賓來的Omicron也有7例,跟加強南亞、東南亞落地採檢的趨勢吻合。Omicron可能在歐美已達高峰開始下降,反而我們鄰近國家需要特別提醒。
Omicron已定序461例,其中97例本土,364例境外移入。已超過先前驗的Delta300多例。突破性感染占大多數,338例。大多數無症狀、輕症,2例中重度,都沒有住加護病房,均已康復出院。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20 AM
🔺疫苗現況
陳時中:今天清晨由鴻海、台積電跟慈濟,民間所贈與的BNT疫苗,又進了99多萬劑,總共現在已經達到1433萬劑。
昨天疫苗打40萬8361人,第1劑涵蓋率80.98%,第2劑73.17%,基礎加強劑0.55%,追加劑13.4%。莫德納最大量,28萬7千,BNT打了10萬1900人次,高端1萬3325,AZ打了5千多。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21 AM
彩蛋①:謠言先查證。
民視:網路論壇去年出現攻擊部長的文章,提及高端疫苗有不良反應還是強推上線,調查局認證文章都來自中國,是境外勢力認知作戰?
阿中部長:我們還是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尤其疫情起來時,謠言、惡假害都會逐步加強,這種訊息大家都要查清楚,不要任意轉傳,任何疑問也可請1922查證。這都沒辦法,還是要靠人民的警覺、防範,才能減到最低,否則對我們形成傷害。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1:22 AM
Fri, Jan 21, 2022 11:26 AM
彩蛋②:高雄疫情。
Q、高雄現在好像成為防疫破口,這段時間市府跟港區主管機關在聯合防疫有哪些作為?溝通是否良好順暢?
邁邁市長:上禮拜我有去機場,這是屬於交通部跟CDC高屏分處的管轄,但是我們覺得防疫還是一體,機場我們也去了好幾次,港口也是。上禮拜是林欽榮副市長率隊,我們交換意見,在港口哪些需要加強、精進。
但是這感染率實在是比一般的新冠肺炎的病毒來講,傳染率真的很強。即便在耳鼻喉科診所,看了病隔天馬上確診,傳染力是真的是非常非常強。
所以建議在機場和港口,個人的防護可能要做調整加強,也許考慮個人防護裝備,可能要做檢討。
3:43:03開始
22.01.21高雄市政府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
心在帛琉🌊伊布隊大師🏅冬夜
@Saudade_journey
Fri, Jan 21, 2022 11:30 AM
感謝整理!!
呸姬
@a60419a
說
Fri, Jan 21, 2022 11:37 AM
謝謝整理
廢渣葵☜(゚∀゚(゚∀゚☜)
@high1314
Fri, Jan 21, 2022 12:07 PM
感謝整理!
MOKUyoubi💙❤️
@moku_youbi
Fri, Jan 21, 2022 12:12 PM
謝謝整理!
艾 ( *´艸`)ププッ
@crystal0812
Fri, Jan 21, 2022 12:22 PM
謝謝整理!!!
拾柒
@april17tw
Fri, Jan 21, 2022 12:28 PM
謝謝大家,大家都要好好保護自己
kosan_yj
@kosan_yj
Fri, Jan 21, 2022 4:03 PM
台南跳腳了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Fri, Jan 21, 2022 5:38 PM
還是慶幸桃園有燦燦,高雄有邁邁
希望這次也能平安度過
載入新的回覆
陳時中:本土23例,是今年最多。境外移入45例,29例長程落地採檢,居家檢疫16例。
在經貿特區裡,有2位移工18219、18220,1/9到西堤用餐,但沒有出來採檢。後來有症狀,主管知道他們到西堤,去採檢驗陽,公司接觸者驗出4位。直接在西堤用餐2位,4位是職場相關,這公司6位確診,全公司早上已經驗1千多人,等待結果。
18051是1/9西堤用餐個案,和新案18181在診所同時間就診,驗出確診。
幼稚園小朋友,傳給2個同班同學,1個同學又傳給家裡的姊姊、爸爸、媽媽。家長18116跟18182是在東吳進修處所,被驗出陽性,不過Ct值35,二採陰性,再判定。因為Ct值很高,如果其他人員都沒有,對東吳校區影響不大,待觀察。
17774有同班同學2個,另外1個是同校不同班,18184是這學校老師,跟學生有所接觸被匡列。他的小朋友讀高中,不過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高中是風險區域,因為老師18184在1/15採陰,1/16進集檢所。之前縱使碰到小朋友也不會傳染,學校目前證據顯示是安全,18184進集檢所後才被驗出陽性。
有1例18175,是1位媽媽去照顧從加拿大回來的小孩,因而染疫。
陳時中:另外在高雄港區18155小朋友染疫,父母染疫。
有兩條線,一個是他(18156)去船上坐的交通船2位工作人員18186、18187。有5位是另1家公司相關工程跟維修人員,工作場域有關。
他1/19去診所看病接觸的人18216、18217、18218也都染疫。
高雄對整個港區人員全部列冊,也核對健保資料,這段時間看病的,開始做詳細疫調。診所接觸者現在匡列時間拉長,希望更廣泛大量篩檢跟精準疫調來控制疫情。
父親更像指標個案,這些工作人員都有到外籍船舶上做維修工作,可能跟船上的人有接觸。時序上可能性高是1/13、1/14進到船舶,不過這船已駛往韓國,透過IHR通知韓國注意相關人員,希望互相交換情報,釐清感染源頭。
陳時中:18225是清潔人員在檢疫期滿驗出來,沒有社區的影響,陰轉陽。
防疫計程車黃色圈圈(18020),境外移入確診病患坐他的車子所影響,基因定序看到1/14從澳洲回來的定序一樣。
陳時中:高雄初步檢驗結果還是Omicron,定序還沒有完全,源頭持續調查中,不過以1/13、1/14臨時停泊在碼頭的船,可能性相對高,不過要證據證實。
陳時中:高雄這目前看來是從職場帶回去家裡的可能性較高,小孩做源頭的可能性較小。
現在預判是爸爸在職場接觸到國外的船員或場域,然後帶回家傳給媽媽和小孩。
陳時中:看病時大家在候診室就會碰在一起,最早在桃園部醫,在候診室雖然有些距離,最後也是有關連性染疫。在高雄也一樣,現在先查半鐘頭內足跡重疊。台北也是直接做疫調匡列。這次染疫非常快速,任何狀況都有可能,大家要提高警覺。
陳時中:昨天我報告有北部足跡,高雄疫調結果是沒有,所以不能說從北部擴及到南部。南部有個港埠,所以是從境外的案例,雖然沒有進到境內,可能在境外案例染疫。對港埠管理,現在正在做精密疫調。陳市長一向對這種事情都非常謹慎,他做的規模相當大、相當快速。
莊人祥:昨天有跟韓國聯繫,希望在船到的時候,針對船上船員做採檢,如果有任何定序資料,我們可以互相比較。
陳時中:現在比較懷疑18182是舊案,Ct值很高、二採陰,會驗血再來採。基本上研判很有可能是舊案,不過需要證實。比較不傾向從18182傳的,舊案可能性高。
陳時中:目前主要從機場到聯邦到西堤,線路還清楚,但有些零星漏網之魚,像今天已經到後期,2位1/9在西堤吃飯,已過1週,如果在工廠檢驗染疫情形不嚴重的話,再做一次匡列,基本可以控制。
新竹案例本來擔憂,現在看來是從西堤延伸,定序、發病時間,脈絡是清楚的。現在較不清楚的是在太陽能工廠上班的母女。
亞東案件已清楚不是從社區進來,雖然今天案例較多,不過都有脈絡可循。高雄增加13位,確實港區有複雜性,希望及時控制住。
羅一鈞:全國專責跟負壓病房目前是3039床,使用1168床,占床率38.4%。現在個案較集中北部,台北區占床率43.2%,1233床收治533人。北區593床收治292床,49.2%。北部有點逼近50%,1/24會再加開2個加強版防疫旅館。促進輕症分流,可預做準備,機場會直接分流,不讓輕症都到醫院。
羅一鈞:這週共驗出87例Omicron境外移入,Delta剩2例,都是越南入境個案。
Omicron變成壓倒性主流趨勢持續,來源國除了歐美、澳洲,驗出從菲律賓來的Omicron也有7例,跟加強南亞、東南亞落地採檢的趨勢吻合。Omicron可能在歐美已達高峰開始下降,反而我們鄰近國家需要特別提醒。
Omicron已定序461例,其中97例本土,364例境外移入。已超過先前驗的Delta300多例。突破性感染占大多數,338例。大多數無症狀、輕症,2例中重度,都沒有住加護病房,均已康復出院。
陳時中:今天清晨由鴻海、台積電跟慈濟,民間所贈與的BNT疫苗,又進了99多萬劑,總共現在已經達到1433萬劑。
昨天疫苗打40萬8361人,第1劑涵蓋率80.98%,第2劑73.17%,基礎加強劑0.55%,追加劑13.4%。莫德納最大量,28萬7千,BNT打了10萬1900人次,高端1萬3325,AZ打了5千多。
民視:網路論壇去年出現攻擊部長的文章,提及高端疫苗有不良反應還是強推上線,調查局認證文章都來自中國,是境外勢力認知作戰?
阿中部長:我們還是有多少證據講多少話,尤其疫情起來時,謠言、惡假害都會逐步加強,這種訊息大家都要查清楚,不要任意轉傳,任何疑問也可請1922查證。這都沒辦法,還是要靠人民的警覺、防範,才能減到最低,否則對我們形成傷害。
Q、高雄現在好像成為防疫破口,這段時間市府跟港區主管機關在聯合防疫有哪些作為?溝通是否良好順暢?
邁邁市長:上禮拜我有去機場,這是屬於交通部跟CDC高屏分處的管轄,但是我們覺得防疫還是一體,機場我們也去了好幾次,港口也是。上禮拜是林欽榮副市長率隊,我們交換意見,在港口哪些需要加強、精進。
但是這感染率實在是比一般的新冠肺炎的病毒來講,傳染率真的很強。即便在耳鼻喉科診所,看了病隔天馬上確診,傳染力是真的是非常非常強。
所以建議在機場和港口,個人的防護可能要做調整加強,也許考慮個人防護裝備,可能要做檢討。
3:43:03開始
希望這次也能平安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