ಠ_ಠ
唸藝術相關的完全不會想看藍色時期 :-(
cashew5361
!!!我也是
omelet5221
我也是
onion6020
好奇為什麼
caviar5505
??為何
whisky3342
我連蜂蜜幸運草都看不下去
whisky3342
cashew5361: 我剛好就是大二的時候他動畫剛出,追到後面很痛苦就棄了XD
nut9558
看了會引發創傷?
turkey6819
這裡唸藝術的 反而看了覺得很有感覺捏
ಠ_ಠ
可能我大概看介紹就覺得我看了會不能接受(?)看介紹好像是在講跟藝術史相關的

【動漫】《藍色時期》:不斷的自我探索,藝術就是高潮的自虐秀
hawk5285
我反而覺得內容沒什麼藝術史成份耶
ಠ_ಠ
但畢卡索那個時期,姑且算是現代主義前期,就覺得我自己實際念了藝術相關以後,覺得真正難的是當代,有一些藝術語言也被解構到非常精練跟簡白,甚至不太能夠被描述,看一些介紹藍色時期的內容,感覺好像太把藝術情感化
ಠ_ಠ
hawk5285: 我看了上面介紹給我的感覺是這樣?所以原來是單純比較偏重在考大學心路談的感覺嗎
ಠ_ಠ
不過我自己有試著看了第一集的一點,但開頭太熱血我覺得好尷尬就關掉了
hawk5285
裡面有一點點主角去看畫展的內容,但佔比很少,也不會有長篇大論美術史的內容,前面是主角學畫畫+考大學的心路歷程
後面大學篇是探索自己該畫什麼的歷程
中間穿插其他角色對繪畫這件事的心路
hawk5285
不過看噗首我以為是看了會很憂鬱才不想看的(rofl)
我沒在念藝術但有在畫紙片人 看了是有點憂鬱
ಠ_ಠ
嗚嗚我自己也是美術系的,但上大學到後來根本也不畫畫了(?),都在做大眾看不太懂的事情然後也一直被逼問為什麼要這樣QQ看描述覺得還能繼續畫畫好奇妙XD(有點回到前面說的當代藝術
hawk5285
另外個人不推薦動畫,動畫把這部最重要的心理刪一堆……
ಠ_ಠ
hawk5285: 漫畫的話我應該可以看看~我個人比較喜歡紙本閱讀,感覺鋪陳會很細膩
bull8810
建議親自看完再評論也不遲,裡面沒什麼批判,也沒太多藝術史的東西介紹,大多都是主角在梳理自己的心情跟準備考試練習的過程而已
whisky3342
這兩部我都是因為看了會很憂鬱所以不想看的XDD
omelet5221
看了會很憂鬱所以不看+1,沒有勇氣看
hen6871
喜歡憂鬱來發現自己內心深沈的想法是我看下去的動力
cherry5470
(美術系路過)
懂ㄟ!但與其相信那篇評論(藝評文章),不如直接看漫畫(作品)本身!
其實你擔心的藝術情感化作品,其實在八虎進了大學後...
大學評圖橋段(暴雷預警),所以我覺得這部也不完全鼓吹藝術浪漫的部分><
https://images.plurk.com/24Zz8CqoEDSJXKqhZEZVv2.jpg https://images.plurk.com/8Q3LAiT5DJ4XWZ2Gjl3hq.jpg https://images.plurk.com/6fu6OaLakjE2dTrX08pPE4.jpg
ಠ_ಠ
cherry5470: 好讚喔,看到這個部分會想看~教授超常鞭「小情小愛」的部分
vodka7788
漫畫原作的心境描繪跟分鏡都比動畫細膩蠻多的,本來很期待動畫上架,結果看了幾集沒追了
hen6871
不知道有沒有太歪樓
但想請教美術系的同學,如果教授不鼓勵「自我抒發」做為核心概念,那會是希望同學們做出什麼樣的作品?我有點意外講這部分會被嘴...??(?
hawk5285
hen6871: 漫畫裡面不同教授的想法完全不同
ಠ_ಠ
hen6871: 以我個人經驗的話,是因為「自我抒發」這樣的經驗是很個人的,畫畫或是創作藝術作品,有一定程度都是要面向公眾(不一定指販賣藝術品,展覽也算是)。那要怎麼像觀眾傳達這些感覺呢?最容易察覺情緒的可能是哀傷/喜悅的人物畫,觀眾看完以後呢?當一些很個人的因素參雜在裡面,比如因為家裡親人過世而創作了一幅畫,確實讓人難過沒有錯,但那是你(藝術家)的悲傷,不是觀眾的。

我自己最常跟教授討論時,教授會講的一句話是:好我理解你傳達的意思了,但看完了以後,然後呢?

(後面的問句我理解成作品的深度跟廣度><)
ಠ_ಠ
再加上平面繪畫其實跟漫畫不太一樣,不是有連續性的劇情,所以觀者也不可能要先知道你家的人死了誰,你經歷了什麼才能去理解作品(當然在當代很多展覽也是有故事性的),有研究顯示觀眾在參觀博物館時,平均留在一幅畫的時間不到20秒。

會鼓勵學生朝向不同方面創作,簡單地來說,比如抽象派是試圖解構形體的外貌變成線條。

但到了當代,一切又變得非常嶄新跟複雜,像是大家之前看過的把香蕉貼在牆上/在畫賣掉的瞬間把畫用碎紙機捲爛(甚至是近期的NFT),更多時候展示的是一種概念,引起共鳴的藝術品還是有其市場(就像大家一定還是會很喜愛風景及人物畫一樣)。

我自己個個人看法
hen6871
謝謝噗主回答好詳細&認真!!
我自己是唸設計的,一直以來都是先朝向目標客群在做事,「讓觀眾接收到什麼訊息&有沒有辦法有效傳遞」。沒想到這點同樣在美術作品中佔比一樣很高,不是大家說表達自我而已
我也覺得NFT發展快到跟不上@@
cherry5470
hen6871: 不過我覺得會被嘴的原因並不是「抒發自我」這類型的藝術作品不行,而是所謂的藝術學院,如果視藝術為一門專業(專業意味著有標準),需要培養什麼專業。

首先關於學院,是先預設了學院的創作者基本上是熟悉藝術史背景的(學院訓練),這樣的基礎下教授們需要訓練的創作是回應“藝術史”,不然其實畫畫大家都會,但為什麼要進到大學裡要拿什麼做標準?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以這個基礎噗主教授問的「然後呢?」其實應該也是在問那這作品的藝術性、問了什麼藝術問題、或是推進了什麼……不然其實現在很多作品為了避免「太自我」而做得很「議題性」(比如說探討土地正義啦、環抱啊、科技、道德……),雖然已經不是自我抒發了但也是會被教授嘴XD 我想主要還是要在藝術史上繼續問藝術問題吧

一些個人的觀察跟感想~
longan3668
歪噗偷問噗主是不是北藝美的

對我也不想看。主要是已經畢業當了社畜又想回去繼續創作,等於進度條已經超過八虎太多,從高中美術班升學時半途跑去填國立普大,後來又考上美術系第一志願,再到畢業卻不想當藝術家。這個過程太深刻了不需要透過藍色時期回味。

至於學院不鼓勵自我抒發,當然上面兩位說的也都對,但個人認為除了學院氛圍跟學院多元的訓練,不如說有沒有辦法讓「自我抒發」為出發點的作品做到讓大家都看懂,讓別人也有所啟發與共鳴才是主要問題。

我的老師們都講的很明白,「因為是個人經驗,所以無法評價」沒有轉化過的個人情緒及體驗是無法被評論,因此無法進行有效的藝術訓練。藝術一直都是某種程度上的自我抒發,不論議題與情感都一樣,會被老師ㄉㄧㄤ,還是歸咎于無法有效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視覺上的語言吧。
cherry5470
為什麼藝術教育出來的學生都PTSD呢……
magpie4425
longan3668: 是我孤陋寡聞嗎?第一次聽說美術系有第一志願@@ 想問是哪間
panda318
美術系的第一志願普遍認為是北藝大
不過師大跟台藝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第一志願
(班上同學每個認定的都不同X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