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Wed, Dec 22, 2021 6:10 AM
快動啊 我可憐的小腦袋瓜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Wed, Dec 22, 2021 6:12 AM
明明昨天睡不少(?)但莫名的好睏
可能是睡眠債8 等等還要處理一些清醒才能處理的事情跟問題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Wed, Dec 22, 2021 6:14 AM
同學在練吉他(羨慕)
雖然不繼續練琴的確是我自己的問題居多啦
但覺得可以帶著樂器走跟產生舒適的音色是蠻好的事(對人說話的聲音包容度極低但輕聲唱歌跟彈撥樂器
不要太難聽都
OK)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問
Wed, Dec 22, 2021 11:57 AM
康是美
屈臣氏
棕色隱眼
混血款(?)隱眼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Fri, Dec 24, 2021 10:00 AM
一言難盡 總之放輕鬆 照你的步調來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需要
Wed, Dec 29, 2021 4:57 AM
臨床跟諮商不太一樣 場域與接觸機會也不同
學校的背景跟職場又是兩回事(其實有像)
其實可以相輔相成(學長還當過社工),心理師在某些資源調度上有點受限。
研究所才去了解老人長照…等,不停的接觸更多群體,廣泛的招募不同人,直到最後能集合大家開了諮商所。心理學的專業其實很多沒有標準答案,還是要讓助人專業更加多元、成熟。
1.身為諮商師的人格特質?
其實同理、細心、耐性等等只是基礎能力,還要成長到足夠堅定而溫柔,
面對跟接納不完美。(並不是要完美而且溫柔才能被需要
)
很常發展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但仍然要想辦法培養安全感。研究所、實習、找教授、求職,處處都有關卡,必須習慣面對挫折仍然堅定的往前走。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需要
Wed, Dec 29, 2021 5:05 AM
2.當心理師之前當個人
過度要求完美或是想剷除所有缺陷,可能反而讓個案過度依賴/遠離你。並不是要完全照著專業理論的取向、框架走,才能幫助個案
(完美的理論與完美的人不存在現實)
你學會了理論,到一定程度後融會貫通,並忘記自己受限在那些概念,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深入的活著,才能幫助別人
(幫助個案的狀態改變、更好)
臨床改唸諮商所
因為想要接觸更多人,更深入的談話,多接案。
臨床大多在做
衡鑑
,諮商(大專院校多做
行政
),兼任心理師以行動心理師為主(兼任多校負責處理個案)
考試-推甄
教育家補習班/相關經驗
如何創立諮商所:$$$
所長跟督導的能力要好,也要行銷
SANAKA ♧♢眠眠中甦醒
@sanaka2003
需要
Wed, Dec 29, 2021 5:28 AM
困難
人跟人的關係(敏感纖細的同時也較易受傷)
不論是諮商所的團隊或是其他人,都是會來來去去。
諮商與臨床的差異:學習/訓練偏向不同。
(臨床可能會跟病理、病患、衡鑑較相關,諮商在深入人心多一點,但其實都有異曲同工)
心理師-台北非常競爭(尤其大安區附近)
雖然非常競爭,但仍然還是想要降低焦慮與噱頭,想找到適合自己投入熱誠的事情,想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長久的做下去。
$40k(學校34-48k都有)/45k(看醫院 高一點而已)/行動:20k起跳慢慢漲,可能可以到40-50k(隨自費2k-3.5k?增加)
多探索,不停思考,去體驗接觸的一切不會白廢,會引導你找到自己的答案。但要允許自己能迷茫一陣子。
專業醫療產業跟服務業還是不一樣的,不用一定要做成服務業的行銷。
載入新的回覆
可能是睡眠債8 等等還要處理一些清醒才能處理的事情跟問題
雖然不繼續練琴的確是我自己的問題居多啦但覺得可以帶著樂器走跟產生舒適的音色是蠻好的事(對人說話的聲音包容度極低但輕聲唱歌跟彈撥樂器不要太難聽都OK)棕色隱眼
學校的背景跟職場又是兩回事(其實有像)
其實可以相輔相成(學長還當過社工),心理師在某些資源調度上有點受限。
研究所才去了解老人長照…等,不停的接觸更多群體,廣泛的招募不同人,直到最後能集合大家開了諮商所。心理學的專業其實很多沒有標準答案,還是要讓助人專業更加多元、成熟。
其實同理、細心、耐性等等只是基礎能力,還要成長到足夠堅定而溫柔,面對跟接納不完美。(並不是要完美而且溫柔才能被需要)
很常發展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但仍然要想辦法培養安全感。研究所、實習、找教授、求職,處處都有關卡,必須習慣面對挫折仍然堅定的往前走。
過度要求完美或是想剷除所有缺陷,可能反而讓個案過度依賴/遠離你。並不是要完全照著專業理論的取向、框架走,才能幫助個案
(完美的理論與完美的人不存在現實)
你學會了理論,到一定程度後融會貫通,並忘記自己受限在那些概念,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深入的活著,才能幫助別人(幫助個案的狀態改變、更好)
因為想要接觸更多人,更深入的談話,多接案。
臨床大多在做衡鑑,諮商(大專院校多做行政),兼任心理師以行動心理師為主(兼任多校負責處理個案)
教育家補習班/相關經驗
所長跟督導的能力要好,也要行銷
人跟人的關係(敏感纖細的同時也較易受傷)
不論是諮商所的團隊或是其他人,都是會來來去去。
諮商與臨床的差異:學習/訓練偏向不同。
(臨床可能會跟病理、病患、衡鑑較相關,諮商在深入人心多一點,但其實都有異曲同工)
雖然非常競爭,但仍然還是想要降低焦慮與噱頭,想找到適合自己投入熱誠的事情,想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長久的做下去。
$40k(學校34-48k都有)/45k(看醫院 高一點而已)/行動:20k起跳慢慢漲,可能可以到40-50k(隨自費2k-3.5k?增加)
多探索,不停思考,去體驗接觸的一切不會白廢,會引導你找到自己的答案。但要允許自己能迷茫一陣子。
專業醫療產業跟服務業還是不一樣的,不用一定要做成服務業的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