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hnsucht
前陣子有個小想法:道德哲學裡關於手段、結果、目的之間的關係,尤其學派間重視的面向不盡相同、人生中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兼顧手段和目的兩全/兩難,是一直存在(存有論意義上);同時,認識論意義上,我們也無法確定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後續結果,乃至達成了什麼目的等最終判斷。這時規則效益主義者或某些不那麼嚴謹的義務論者可能可以站在同一線去說:因為我不知道我的行為可能又變成他人達成某目的的某一手段,或者就算我的目的達成了,也只是諸過程的一個節點或「暫時性結果」,基於此類不可知以及世界中常存的不確定性(尤其人類行為),我的每個行為都該被當成某種目的來反思,反思達成其結果的手段乃至後續結果是否有正當性/可普遍性,例如規則效益主義者可以開始計算這類行為規則會造成多大成度的裨益;寬鬆意義下的義務論者則反思其是否出自善意志、且被所有
Sehnsucht
其他理性存有者接受為可普遍化的行為準則。
機器狼🔜茶會首次出毛!
好像有聽過又好像沒有呢汪
機器狼🔜茶會首次出毛!
真的可以嗎汪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