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朋友指著新學生包包上的吊飾說“卡哇伊”,新學生說這是他朋友送給他的;我一看,這不就是我弟去日本玩的時候買給我的那隻刺蝟嗎! 「my 歐兜兜 bought it, for me, when he went to Japan ,before。」我跟新學生說,加上一堆手部動作。 「啊,你也有弟弟嗎?」新學生用日文問我。
沒想到隔天我們吃漢堡的時候,新學生居然送了我她畫的同人本(雖然我看不懂日文也不知道這是什麼CP)。 她說下週是日本的同人展(要是我沒有弄錯意思的話),她請朋友去幫她擺攤,這是她要販售的本子。 「if you don’t like, you can⋯⋯」她做了個丟到垃圾桶的動作。 「Nononononono。」怎麼可能丟到垃圾桶,「I want to ⋯⋯」我做了個“供起來”的動作。
最後一次真真正正地回到Tours和一切說再見,這裡是我留學的開始,所以也想要好好地結束,和城市告別。
希望只是暫別。
加上朋友的寄宿家庭Madame一直希望我去住,所以我就在Tours待了三天。
真正要離開時,景色都會變得熟悉又陌生,雖然嚴格來說我住在巴黎的時間比在Tours久,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有機會就想回來這裡。
Tours大概是唯一一個我不需要看導航的城市,我常笑說“Tours是我的第二個家鄉”,實際上我也真的很喜歡這裡,喜歡它的教堂、他的風景和它的空氣氣味,但仍然不喜歡這裡的行政效率,抱歉。
剛好星期日的時候她寄宿家庭有新學生要來,但因為Madame和Monsieur受邀去一個朋友家,所以拜託我朋友去車站接對方。
然而新來的學生給的車子時間完全對不上車站時刻表上的時間,我們在車站逗留了一陣子後,決定先回家放東西。回到家後朋友打電話給對方仍然沒有人接,厲害的是因為不確定對方會不會講法文,因此我朋友語音留了一通法文和一通英文。
「哇你真的是家庭小精靈,有夠有用的誒!」我忍不住稱讚道。
我朋友被逼急了,開始扔出所有她知道的日文單字。「一馬、都狗?」朋友邊說邊用眼神向我求救。
「不要看我,我知道的日本單字基本上這種情況都派不上用場。」
⋯⋯但撞到或被門夾到時應該會很有用。
厲害的是,朋友居然成功和對方傳遞訊息了。
路上,朋友指著新學生包包上的吊飾說“卡哇伊”,新學生說這是他朋友送給他的;我一看,這不就是我弟去日本玩的時候買給我的那隻刺蝟嗎!
「my 歐兜兜 bought it, for me, when he went to Japan ,before。」我跟新學生說,加上一堆手部動作。
「啊,你也有弟弟嗎?」新學生用日文問我。
「oui, mon(我的)歐兜兜,my ATM。」
「嘿~~~~~洪兜?」新學生一定沒有想到他剛到異國遇到的人就是個說話張狂的人。
「your 歐兜兜 is 雅撒系。」新學生說。
「no 雅撒戲,just accepted his…..命運?」哇我會講命運的日文我好棒。
新學生笑出來,點頭說is good。
我朋友也在旁邊說她的妹妹也是ATM,讓新學生見識見識什麼叫物以類聚。
朋友:「就一些比較有名的漫畫。」
我:「逼誒魯。」
新學生瞬間轉過頭來兩眼放光。
「黑~~~~~me too!」那表情就像他鄉遇故知。
「喔喔喔喔喔喔!!」
喔喔喔喔喔喔喔!!!!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是這麼簡單(???
「辛辛苦苦遠渡重洋學了個電影,最後只有臂力增加。」
爸爸一定怎樣都沒想到。
我當然說好。
新學生也願意跟我們一起去,所以我們就去了星巴克。
對,就是星巴克。
因為我太想喝chaï tea latte了。這種東西據說在台灣沒有賣,所以我想要趁離開前喝到回本。
在上次萬聖節認識的台灣人、韓國人和日本人來之前,我就用手機跟新學生交流,問她喜歡什麼類型的BL。
她刷起她買過的漫畫清單,我湊過去一看——
沒想到我和新同學居然有一樣的口味。
不對應該說我的口味很廣泛,所以其實也蠻容易跟人家有一樣的口味的。
新學生也“喔喔喔喔喔”地回比了個讚,然後我們很興奮地瘋狂擊掌。
結果沒想到我的朋友已經被她妹妹洗禮了,居然也開始看起了BL漫,而且一看就先看黑貓男友,真佩服她妹妹。
「this one!!!」
「嘿~~~~~this one is good!」
「this one I like it!!!」
「 嗯嗯嗯嗯嗯嗯⋯⋯」
這樣子的對話持續了一陣子,而我朋友也成功地得到了一張待看清單。
很慶幸當時我遇到了很好的人,當然還是遇到了讓我很沮喪的事和不好的人,可以說是震撼教育到讓我懷疑自己為什麼決定要出國。
但後來想想,也真的是因為有遇到那些好的人事物,才讓我能繼續咬緊牙關撐到現在。
所以我也想把當時獲得的那份微小的善意轉贈給新學生,儘管我跟她很有可能只會有三天的緣分。
所以也學了一些短短的日文。
但我現在又忘得差不多了。
話又說回來,這次Tours之旅根本就是血拼之旅,導致我現在過著卡爆了還沒現金的拮据生活,還好我存了一些錢在魏徵那裡狡兔三窟。
日本朋友也很罩,馬上就翻給我了。但之後問題就來了,我根本不會寫日文的那些平假名片假名什麼的字,我知道印刷字體跟書寫字體有差,但我就⋯⋯就不知道差在哪裡,因此我就——
以畫圖的心情照抄到卡片裡。
然後在給新學生的時候說如果她看不懂,我就用LIne把原文轉傳過去XD
她說下週是日本的同人展(要是我沒有弄錯意思的話),她請朋友去幫她擺攤,這是她要販售的本子。
「if you don’t like, you can⋯⋯」她做了個丟到垃圾桶的動作。
「Nononononono。」怎麼可能丟到垃圾桶,「I want to ⋯⋯」我做了個“供起來”的動作。
「昨天I看完卡片,me, on the bed,嗚嗚嗚⋯⋯」新學生作了哭的動作,「我給ma famille(我家人)look,they 嗚嗚嗚⋯⋯」
「please don’t 嗚嗚嗚。」我說,「這樣以後你看到刺蝟就會想到我,那我會一直住在你的回憶裡!太浪漫了!」
「romantic。」新學生附和。
「romantic。」
我最喜歡做romantic的事情。
逛街的是我們,買東西的是我。
不怕自己腦波弱,就怕腦波弱時身邊有個惡魔不停勸敗。
可如果當下,或持續一段時間的互動是良善而互相的,之後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很開心也很感謝。
的確是在離開的尾聲有了許多新朋友,說著相見恨晚——可我總覺得,會覺得相見恨晚的感覺,其實都是在正確的時間點相遇了。
早一些晚一點或許都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我們是在正確的時間認識了,所以才能互相有好感。」我跟新朋友說。
新朋友想了想說也是。「而且現在見面和聯繫都方便很多了,要見面的話還是可以想辦法的。」
是啊,要相信所有的離別都是暫別。
總會在未來某個對的時間點再次相遇。
好像是一個遊戲⋯⋯?
即將陪伴她度過留學生涯的刺蝟:
但我自己還有兩隻。
本本看起來是魔法使いの約束(魔法使的約定),coly家的手遊
雖然一度眼殘看成野豬(視力堪憂),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好有共鳴,覺得”季節性友情”這說法很棒,也覺得ㄖㄖ可以有這樣的交友型態好羨慕!在異鄉可以遇到興趣話題相通的人真的會感覺安心一點點,刺蝟好可愛
一直以為柟樗都在巴黎,原來留學生活在Tours開始,那裡很漂亮~~
柟樗也好溫暖!
以後回憶雙方都是溫暖的
人之間的溝通有時真的好神奇,
即使語言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