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藻
@enigyna
Sun, Nov 21, 2021 11:48 AM
Sun, Nov 21, 2021 11:55 AM
1
韓漫-雲中花
구름이 피워낸 꽃 OST (눈물의 모양) - 레브(Reve) / 30화 수록곡 (The Flo...
一開始是偶然看到這首OST,覺得很好聽又有意境,翻譯得知作品名「雲中花」跟曲名「眼淚的形狀」,才去找故事來看。
雖然也看到不少人對結局很不滿的感想,不過看完後我個人是算能接受的,整體而言還是覺得是值得推薦的作品。
有
的心得
藍綠藻
@enigyna
Sun, Nov 21, 2021 11:48 AM
Sun, Nov 21, 2021 11:59 AM
先說主角群中我完全就是濤雲派,很久沒看到這麼對我胃口的男角了,還是我看過
最適合耳環的男人
,每次登場新耳環都是目光焦點😂
看蠻多的批評是針對
1. 認為結局是BE,感情線兩邊都落空
2. 沒有濤雲視角的描寫,讓人很難理解他的行動跟對應心理
1的部份,我對BE的接受度本來就蠻高,而且對這部來說,也是比較期望用並非戀愛故事的方式作結。
雖然不討厭百寒,不過作為濤雲派,濤雲走了也不希望紅蓮完全放下就是了...
2的部份,劇中猜想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讓濤雲的神秘感強化很多,個人覺得也是他的一大魅力。
雖然作者如果有出濤雲番外也是很想看,不過也有點擔心跟自己的理解不同。(想像最美啊)
藍綠藻
@enigyna
Sun, Nov 21, 2021 11:50 AM
我推想的濤雲,對紅蓮的感情不太是愛情,而是很複雜的理想投射,所以形成很不「男主角」的行動方式。
他似乎原本就有情感缺失的傾向,對於導致母親去世的情感問題很難有共鳴,同時憧憬原先理性思考的完美母親,認為那才是他理想中穩定、正確的樣子。
他一方面和父親一樣,希望藉由振興家門來證明母親當初放棄感情的理性選擇才是對的,另一方面也希望將紅蓮塑造成他理想中的完美形象。
由於目的不同,雖然互相合作,但濤雲和紅蓮最終幾乎必然會走向敵對的發展,這點濤雲應該是很早就設想過的。
如果想兩者共存,方法之一就是紅蓮成為理性而強大的君主,能夠巧妙平衡外戚的勢力,其二則是他對紅蓮的掌控程度極高,能夠使紅蓮幾乎不發生與他衝突的政見。
藍綠藻
@enigyna
Sun, Nov 21, 2021 11:51 AM
由於童年的缺失,紅蓮對情感的需求很高,也非常容易依賴並喜歡上濤雲,但濤雲始終採取拒絕的姿態。按理來說,要控制紅蓮,接受並利用她的好感是比較容易的,但濤雲卻不這麼做,甚至不留一絲曖昧空間地掐斷。
他的情感缺失難以給予紅蓮同樣強烈的感情,並且一個因情感而軟弱,容易受影響的紅蓮也嚴重偏離他的理想,他寧可紅蓮不愛他,也不愛上任何人,像他一樣以絕對理性的方式生存。
他無疑是掌控欲非常強烈,把紅蓮視為他理想作品似的重視法,甚至不允許她愛他,能夠完全脫離感情的契約才是他觀念中最穩定的牽絆形式。
藍綠藻
@enigyna
Sun, Nov 21, 2021 11:51 AM
比起移情與政治的對立加劇,紅蓮受百寒的影響,逐漸脫離他培育的理想姿態,可能更讓他受到衝擊。
到了最後,紅蓮以和他所想完全不同的方向堅強起來,超脫他的「作品」有了生命,想證明他的錯誤,雖然他的理性難以理解,但也帶給他意外的反思,做出像以身殉劍的鑄劍師一般的選擇。
細心培育,會開出怎樣的花可能不如預期,但又何嘗不會是另一種美呢。
載入新的回覆
雖然也看到不少人對結局很不滿的感想,不過看完後我個人是算能接受的,整體而言還是覺得是值得推薦的作品。
有
看蠻多的批評是針對
1. 認為結局是BE,感情線兩邊都落空
2. 沒有濤雲視角的描寫,讓人很難理解他的行動跟對應心理
1的部份,我對BE的接受度本來就蠻高,而且對這部來說,也是比較期望用並非戀愛故事的方式作結。
雖然不討厭百寒,不過作為濤雲派,濤雲走了也不希望紅蓮完全放下就是了...
2的部份,劇中猜想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讓濤雲的神秘感強化很多,個人覺得也是他的一大魅力。
雖然作者如果有出濤雲番外也是很想看,不過也有點擔心跟自己的理解不同。(想像最美啊)
他似乎原本就有情感缺失的傾向,對於導致母親去世的情感問題很難有共鳴,同時憧憬原先理性思考的完美母親,認為那才是他理想中穩定、正確的樣子。
他一方面和父親一樣,希望藉由振興家門來證明母親當初放棄感情的理性選擇才是對的,另一方面也希望將紅蓮塑造成他理想中的完美形象。
由於目的不同,雖然互相合作,但濤雲和紅蓮最終幾乎必然會走向敵對的發展,這點濤雲應該是很早就設想過的。
如果想兩者共存,方法之一就是紅蓮成為理性而強大的君主,能夠巧妙平衡外戚的勢力,其二則是他對紅蓮的掌控程度極高,能夠使紅蓮幾乎不發生與他衝突的政見。
他的情感缺失難以給予紅蓮同樣強烈的感情,並且一個因情感而軟弱,容易受影響的紅蓮也嚴重偏離他的理想,他寧可紅蓮不愛他,也不愛上任何人,像他一樣以絕對理性的方式生存。
他無疑是掌控欲非常強烈,把紅蓮視為他理想作品似的重視法,甚至不允許她愛他,能夠完全脫離感情的契約才是他觀念中最穩定的牽絆形式。
到了最後,紅蓮以和他所想完全不同的方向堅強起來,超脫他的「作品」有了生命,想證明他的錯誤,雖然他的理性難以理解,但也帶給他意外的反思,做出像以身殉劍的鑄劍師一般的選擇。
細心培育,會開出怎樣的花可能不如預期,但又何嘗不會是另一種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