櫺 ▸
Review 紀錄片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 Sans frapper (2019)
雖不致命
"That Which Does Not Kill / Sans frapper" Official T...
「我們為性侵者搭建可怕的形象,但沒有人符合,所以每年才有那麼多人被性侵。」

Dir.: Alexe Poukine
櫺 ▸
女性、社會、性侵與傷害——專訪《雖不致死》導演阿蕾瑟.普金
先引訪談,關於片名:

中文片名《雖不致死》是譯自英文片名”That Which Does Not Kill”,光看片名還以為這是以抽菸、吸毒導致慢性中毒為主題的紀錄片,但是看完影片、訪問導演之後,才發現這個片名有特別的含意。導演在介紹片名的時候提到了「死了或許比較好」的觀念,原來透過片名傳遞了「被侵害的經驗雖然殺不死你,但這些難以忘記的痛卻會一直存在人生中,對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毀了你的生活。」這樣的想法。
櫺 ▸
而法文版片名”Sans frapper”與中、英文的片名不一樣,它是法文意思的「不敲門」。其實導演在選擇片名的時候,想的都是《雖不致死》的文意,但是她身為法語母語者總覺得法文版的《雖不致死》有些辭不達意。在剪接影片的最後一天,她的腦中不斷迴盪著一首法文歌"Entrez sans frapper",意思是「不敲門(就開門)、未經同意即進入」,這句話非常貼合Ada的遭遇,於是最終取用了”Sans frapper”作為片名,此名也可解釋為「未經過同意、未獲允許就做某件事」的意思。導演覺得這樣暴力而直接的片名,更適合讓觀眾了解這部紀錄片。
櫺 ▸
/
櫺 ▸
連嘗試開口都困難。
櫺 ▸
導演找了不同性別種族的演員演繹 Ada,獨白回溯她被同一名男性強暴三次的過程,並穿插演員的訪談,以及異質族群的想法。不只一人開頭便表示很難理解女孩的行為,為什麼被強暴了一次,還要再回去兩次?為什麼大眾總是習慣詰問受害者,而不是質疑反覆施暴的加害者?倖存者要如何理解自己的遭遇,又要如何走下去?
櫺 ▸
劇本獨白寫得很直接。我的身體很乾,很痛,你為什麼硬是闖進來?途中我還是濕了,感覺像身體拋棄了我,我被撕成兩半。又想到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從綠騎士斧下逃生的高文回到宮廷,將領主夫人贈送的綠腰帶視為失信罪過的象徵,要一輩子配戴,(for man’s crimes can be covered but never made clean),施暴者的綠腰帶,就這麼強硬地留在倖存者的身上。
櫺 ▸
「羞恥感關於人,罪惡感關於事,這是兩者的差別。所以 Ada 用這個字,羞恥。她因她的遭遇為自己感到羞恥。」
櫺 ▸
不同的演員和 Ada 本人坐在畫面中央,一面回想自身遭遇或者劇本,一邊斷斷續續地講述。其中一人說拿到劇本後讀了好幾遍,愈讀愈能理解 Ada。或許演員的哽咽和手勢,也都融合聽來的或遭遇的記憶,憑依著 Ada 而展現不同版本和不同視角。
櫺 ▸
有人被修女性侵,因為是雙親送她過去(大概是某種營隊?)她無法反映或檢舉。她說,她不能原諒的不是暴力本身,而是修女一再保證不會再做,但大家睡著之後她又重複一樣的行為。有人被性侵之後成為性工作者,說這對他了解自己的底線很有幫助,很多客人都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性。他說這很奇怪,我做這行明明是為了多賺錢,但確立底線之後反而賺得少。他還說曾經嗑了藥和男友做愛,他無法連續思考,男友剛叫他停止,過幾秒他又繼續猛撞。他數到男友叫停三次。事後男友說:「我愛你,但你做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櫺 ▸
紀錄片中,劇本與訪談的界線十分模糊。關於強暴,每個人都聽過一些事,甚至經歷過一些事,各種各樣的記憶交織在一起,雖是集體,卻更強調個體差異。有人試圖用憤怒蓋過傷痕,有人看著灰泥天花板發呆,有人在訴訟期限三天前報案,遇到粗魯的警察,卻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雖然幫助的背後是更無力的事實。

「這個粗聲粗氣的警察,後來幫我很多忙,他把『我自己靠過去』寫成『表示友好』。他說:『你不能說自己靠過去,這會讓你看起來想調情,讓你失去立場。』」
「我同意被碰觸,但沒有同意被性侵。」
櫺 ▸
對我來說最震撼的應該是有人提到團體治療。裡頭有兩個小孩,她說:「雖然那兩個孩子遭遇可怕的事,但是他們幫助了我。『至少我遇到陌生男人,就當成上輩子的事。』」
櫺 ▸
他們都想要切斷自己與那個無法反抗的人之間的連結,想要處理好情緒,或者如旁觀者言「move on」。但是很難。很難訴說,很難被傾聽,很難被理解,而回到那場景又是那麼容易。
櫺 ▸
/
櫺 ▸
涼拌芸耳𝄇𝄇𝄇
天啊之前一直不敢看這部但看了你的推薦覺得好像該看.....
櫺 ▸
涼拌芸耳𝄇𝄇𝄇 : 議題本身的負荷是一樣的,但導演呈現的方式很特別,推推!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