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a
Facebook
Ref
現在台灣街頭到處都是燒臘、烤鴨、飲茶等港式餐飲,但比較少人知道,民國60年代香港廚師大批被聘請來台時,曾在台灣面臨「沒有正確醬料可用」的窘境,一直到後來一位香港南北貨家族二代周榮輝引進「老抽」與多樣港廚熟悉的醬料後,這才讓台灣粵菜滋味穩定下來。

周榮輝說,港臺醬料用詞真的很不一樣,例如台灣講「玉米粉」,香港人是講「鷹粟粉」,香港師傅請飯店採購買「鷹粟粉」根本買不到。

又例如吃大閘蟹要沾鎮江醋,鎮江醋是烏醋,但當時台灣海關認定香港人只用大紅浙醋,烏醋被當時的台灣海關認定是匪貨不准進,後來解決之道是把申報品名寫成「鎮江醋紅醋」這才順利引進,也因此有些人一直認為鎮江醋是紅醋。

---香港~ 回不去了。
Deva
又例如鳳爪,很多人在家都滷不出港式茶餐廳裡的那個味,其實只要有瓶柱侯醬就解決了。或例如烤鴨要沾的那個烤鴨醬,如果光用台灣醬料,怎麼調也調不出那個氣味與濃稠度,但只要有瓶香港的海鮮醬就行了。

最困難的是老抽跟生抽,這才是香港廚師幾乎天天用到的醬料。多數台灣人搞不懂什麼是生抽老抽,事實上現在它已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中,通常吃粵菜跟飲茶都會吃到,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啊!

在七日誌寫了這篇粵菜醬料的故事。有點長,連結放在留言中。
Deva
作者:
補充一下:生抽有點像我們的醬油,差別在於我們醬油多數用黑豆釀,香港人用黃豆釀,而且鹹度很高。

老抽比較難懂。老抽可以把它理解為醬油膏,但又很不一樣。醬油膏是台灣特有的調味料,它是以醬油為基底,加上糯米漿與糖、鹽調製而成,甜甜甘甘稠稠適合當沾醬。

老抽則是生抽加上蔗糖一起熬煮,煮到濃稠且帶著梅納反應後的焦糖香,用它來滷肉或煲牛腩,只要一點點就能裹上漂亮且發亮的金黃色。亦即老抽主要就是上色用的。生抽主要用來調味。老抽生抽一起用才能色香味俱全。
betelnut
哈哈,住過香港之後,才知道台灣的燒臘,根本乾得一點都不順口。燒鴨也已走味,油雞、燒鵝更幾乎是看不到了。
LA-PD-SWAT
香港在習近平的統治下完蛋了
Deva
1997 第一次去香港吃的東西,當下,每一樣沒有在台灣吃過,
那時我就開始來返香港和中國之間了。
+
@davelin - 97 第一次到達香港(那時是啟德機場),近中午是香港同事帶我們去茶餐廳,我的香港記...
Deva
食物的美味,英式的建築物,人的語氣. 成為我的香港記憶~
Deva
生抽和老抽, 醬油王有寫一篇介紹。可以對比一下台灣和香港的差別 ( 一樣名詞,醬油內容差很多)

在台灣如何買生抽、老抽、黑醬油(以及蝦醬)? – im5481
betelnut
t
我在香港住過四年,然後,在香港、深圳、廣州、珠海間流竄了幾年。台灣的醬油是日本式的。以前在美國唐人街,只有老抽、生抽,要買台灣式的醬油,要去日本店或韓國店。其實,香港的蠔油,也是一絕,蠔油澆的牛腩撈麵,蠔油通菜,令人難忘。牛腩撈麵在台灣根本吃不到,到深圳也沒有,有的也是假冒的,近幾年才有香港人去做的好吃。
芽(๑•ั็ω•็ั๑)
這個真。
以前外出吃飯的味道比較多元化,尤其是茶樓點心、中菜餐廳的。
現在引入了很多中國辣菜,往往只有那幾種味道
連舊式茶樓點心都差不多消失了,都是連鎖店中央廚房及中國半成品再加工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