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23 AM
68
14
[心得]有關創作
心魔
迷思的月經文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24 AM
Mon, Oct 18, 2021 9:33 AM
★大部分這篇有解答
《
10個阻擋你進步的繪圖迷思
》
這次的月經文「沒有錢/設備就別做設計了嗎?」
可以見該文第八項〈你需要特殊的工具才能畫得很好〉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27 AM
這章講明:「所有你必須做到的事情就是專注於主題,
你在學的是畫圖技巧,不是工具
。」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29 AM
聽說對國外一些傳統的藝術、設計、甚至工設學院來說,從基本的紙筆設計跟手算開始建構概念、表達主題/目的,可能會比起用什麼最新工具或數位運算來得重要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31 AM
Mon, Oct 18, 2021 9:36 AM
只是到了台灣教育,就不是吃這套了,彷彿不是專門繪畫工具、進口的高級顏料材料、電腦繪圖/專屬軟體,你就完蛋了、死定了、不配成為大師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34 AM
但老手通常也很難跟新手講清楚「熟悉工具(尤其是電腦繪圖的軟體跟數位畫板與數位筆)是需要時間的」,第八項講得很簡單:這個問題早在電腦與數位軟體發明之前就有了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36 AM
「 當然一支HB高級鉛筆會讓圖畫得更好這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必須讓它發揮效果。」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40 AM
比起高級不高級,工具與創作者的相性&適合度(身體特質啦、工具熟練程度啦、作畫技巧與習慣啦、創作風格啦)、創作目的跟想要呈現的成果,可能還比較重要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9:52 AM
Mon, Oct 18, 2021 4:03 PM
沒辦法熟練或是能力不足以讓超棒的工具發揮效果的話,舉例來說就會像這樣
可以聽聽看TwoSet Violin跟曾宇謙拉同一把瓜奈里(Guarneri del Gesù)名琴的時候,共鳴的音色差多少...演奏者的能力幾乎決定琴的音色如何發揮到最大,而不全是琴本身高不高級
Brett跟Eddy抱歉惹XDD
$1000 vs $10,000,000 Violin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2:10 PM
拿到鉛筆來打個比方,隨便查目前最貴的鉛筆,是Graf von Faber-Castell的「完美鉛筆」,要價13400鎂......不過就算這支筆很貴製造技術很精良,一個只會畫火柴人的初學者,也不會因為拿了「完美鉛筆」就突然畫得出蒙娜麗莎啊......
The Graf von Faber-Castell pencil is the world’s mos...
完美鉛筆 | Faber-castell 輝伯文具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2:22 PM
沒有買AP或SAM的稿紙、沒有買沾水筆頭、沒有用百樂製圖墨水上墨、沒有COPIC酒精性麥克筆、沒有買Faber-Castell的
漫畫套組
難道就不能畫漫畫了嗎?就完蛋了嗎?也沒有吧?還不是找一大堆替代品跟借有錢朋友的來用,最後還不是亂畫一通然後放著生灰塵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2:36 PM
Mon, Oct 18, 2021 12:36 PM
如果沒有錢買繪圖軟體,也有一些受限或開源免費的資源可以使用。如果沒有手繪版可以嘗試觸控繪圖或鼠繪(滑鼠畫圖),至今我的二創塗鴉仍然有使用鼠繪的部分,所以,除了心裡那個檻跨不過去外,想要畫圖總是能找到不那麼好,但是足以替代原有工具的方法der~
ಠ_ಠ - 怕我弟上大學雷到人所以附贈了他一個離開學還很久遠但總是需要的網路資源大禮包,也分享給大家,願...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2:41 PM
Mon, Oct 18, 2021 12:42 PM
沒有電腦的話,可以去圖書館、閱聽室、學校以及活動中心凹凹看。只要有視聽室跟電腦教室,都可以問問看能不能免費借來用,甚至一些大學的多媒體教室可能還會出借數位板/數位筆(依使用規定,通常限館內使用),不用可惜喔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2:46 PM
Mon, Oct 18, 2021 12:46 PM
同學家有的,就買個伴手禮去玩然後完稿再離開(欸)
再不要臉一點,就是賣場跟資訊展的展示機台,給它用下去免客氣,畫完記得拍照再消除就好(欸)
窮也有窮的辦法嘛!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02 PM
Mon, Oct 18, 2021 1:03 PM
一邊存錢一邊慢慢練習,等能力到了、存的錢可以換比較好的工具了,然後好好發揮新工具跟自己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偷偷說當中有一派堅持:「我也很窮,但是靠免費資源跟替代工具,我也好好的成長到足以接案或當作職業了」這個經歷與故事,足以激勵人心/噗主的緣故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04 PM
然而如果工具能夠替代,那為什麼另外一派職業或專業的創作者,卻認為仍「沒有錢/設備就別做設計了」呢?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08 PM
因為設計需要的是「打入設計的圈子」,
錢只是最基本的入場費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22 PM
Mon, Oct 18, 2021 1:22 PM
簡單來說,設計要能存活靠的不只是「創作能力」而是「人脈」,而要經營跨域或是跨國的人脈,需要的語言、學歷、設備、交際,維持一定創作水準所需要的素材費用等等的「學費」,都不是小康以下家庭可以負擔得的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34 PM
所以許多人才繪講到「環境」跟「家世」的狀況,如果生在
蔬蝦釋迦
書香世家,那從小本來就有機會比別人更早識字讀書,認識的人都在讀書做學術、叔伯姨嬸就是妳/你的人脈,學識註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39 PM
BUT!凡是就在於這個BUT!就算是投對胎、含著金湯匙出世、天生神力於一身,也不一定就會、或適合走設計這條路
@s06gj - 每次收到一些問題我都感覺要是我來回答一定會炎上,但你既然誠心地發問了,那我就大膽地回答...
@uranus0404 - 見過很天才的畫師,14歲時已經畫得非常好,最後並沒有從事相關行業。 也見過快...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40 PM
Mon, Oct 18, 2021 3:01 PM
「經營跨域或是跨國的人脈,需要的語言、學歷、設備、交際,維持一定創作水準所需要的素材費用」這些要不要錢?
要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1:41 PM
然而,花了這麼多錢能不能創作出好作品?
不一定
,甚至
不保證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2:15 PM
因為有一種是吃名氣、吃人脈的創作。這個作品受歡迎或大賣,不是因為作品有跟作者有相應的實力與水準,而是因為作者有名氣(例:黃秋生寫的名人書法)或是同溫層捧出巨資雷作(例:《夢想家》)
【完整版】直言不諱、忠於自我 國際影帝黃秋生 20210212【黃秋生】
露臉快閃 賴聲川謝謝收看? 《夢想家》爭議未解 藝文界批判聲浪未歇 - 財訊雙週刊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2:43 PM
如果有學過藝術史或是美學或是歷史或美術風格什麼什麼的,對於花大錢請大師但作品出來卻是一場悲劇或是各種八卦未遂也不會太陌生;同時無名小卒「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種「英雄不怕出身低」也確實的存在在各個歷史故事裡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00 PM
隨著教育與資源的普及,讓出身高低、有錢與否不再是藝術創作的絕對條件,「Not everyone can become a great artist- 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from anywhere.(並非任何人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但偉大的藝術家可能來自於任何地方)」。
Ratatouille, Anyone can cook : Ego's Review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04 PM
Mon, Oct 18, 2021 5:45 PM
唯一能保證的,就是自己的創作經歷、創作過程與累積的實力,這是學了就是妳/你的、也是真實存在的事物,不會因為沒錢、沒人脈、沒資源就消失的東西,甚至就算作品遺失毀壞,不論是好結果壞結果仍然會存在在記憶裡的東西--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至寶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08 PM
Mon, Oct 18, 2021 3:08 PM
如果除了錢之外,你/妳還是羨慕其他創作者有妳沒有的東西
★比方希望別人稱讚或購買的慾望,看這篇
@zero332 - 靠北畫完整個發現我就只是在說教(對你是 好、總之...感謝大家的熱情贊助!!!!!...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11 PM
如果要讓自己賺錢、有人脈、有人氣,
都是需要花時間精力與錢經營的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17 PM
設計師常常因為奧客的要求而崩潰,但從設計師要發展自己品牌、開拓客源、設計研發或是經營人脈的時候,也會犯了跟奧客一樣的錯誤...我想要短時間名聲好其實就要花錢買廣告;想要不花錢但名聲好就要花時間經營;不想要花錢又想要快速成名就炎上啊,這就是選擇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31 PM
雖然「能有錢擺平的都是小事」,但對「投對胎、含著金湯匙出世、天生神力於一身」的人來說,錢不是問題;但是對「沒有後台、沒有湯匙、也沒有常威(?)的人」來說,問題是沒錢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33 PM
這時候,嗯,需要的反而是精神上的鼓勵,讓人在沒錢還能撐下去的精神力,以及在賺到錢之前,能夠繼續撐下去的正向力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41 PM
Mon, Oct 18, 2021 4:19 PM
★
雙贏的蛋糕論
@LotusMartus - #轉推特 不負責任低水準翻譯請見諒 所以各位畫手寫手們,拿起筆來吧!
★
有畫就贏
ಠ_ಠ - 畫不好沒關係,有畫出來就好。
★
還在寫文的妳/你,了不起!
@ellro - 我心中的文手等級檢核表:
★
我就喜歡
@makurara - 不是我自己的體驗!! 只是覺得作者要是可以這樣好像不錯!!!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3:46 PM
以及,最後最後,就算再努力尋找人脈、利用免費資源、甚至鼓舞自己,也可能面臨不得不停筆、或暫時無法創作的艱難時期,基於諸多原因「沒能力跟時間創作想放棄不想創作了怎麼辦」可以見專欄文章
★
停筆不等於放棄
畫畫是件麻煩事。但停筆不等於「放棄」/咖哩澤薰的創作諮詢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4:00 PM
Mon, Oct 18, 2021 5:48 PM
雖然咖哩澤薰主要是從粉絲二次創作的立場出發,但這句
「即使停筆了,也請不要覺得那是『放棄』,而只是『換了另一種愛的方式』」
也可以被理解為對於「創作」本身的喜好/愛,以其他非創作的方式延續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4:00 PM
不管是發想時得到的靈感、蒐集材料的辛酸血淚、來來回回創作的過程、結交創作朋友的點滴、作品完成的成就感、安排發表的意外、得到意想不到的迴響與收入、與創作親友一同成長的感受,都是人們喜愛創作的關鍵之一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4:08 PM
而這些喜愛「創作」的癮頭,很難因為沒錢沒時間沒設備沒電腦沒軟體沒朋友沒網路沒人脈沒身世沒讚美沒人買沒人看而消失,反而癮頭一上來就是「想創作」,想得要命,不練習點什麼東西還會覺得又煩躁又無聊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4:09 PM
反正又不是什麼大師、或是私下創作要繳違約金什麼的,創作不必那麼有負擔
kellerlin
@kellerlin
Mon, Oct 18, 2021 4:11 PM
等到有很酷的念頭上來,想創作的時候再創作就好了
載入新的回覆
心魔迷思的月經文《10個阻擋你進步的繪圖迷思》
這次的月經文「沒有錢/設備就別做設計了嗎?」
可以見該文第八項〈你需要特殊的工具才能畫得很好〉
可以聽聽看TwoSet Violin跟曾宇謙拉同一把瓜奈里(Guarneri del Gesù)名琴的時候,共鳴的音色差多少...演奏者的能力幾乎決定琴的音色如何發揮到最大,而不全是琴本身高不高級
Brett跟Eddy抱歉惹XDD再不要臉一點,就是賣場跟資訊展的展示機台,給它用下去免客氣,畫完記得拍照再消除就好(欸)
窮也有窮的辦法嘛!
蔬蝦釋迦書香世家,那從小本來就有機會比別人更早識字讀書,認識的人都在讀書做學術、叔伯姨嬸就是妳/你的人脈,學識註定不會差到哪裡去要
不一定,甚至不保證
★比方希望別人稱讚或購買的慾望,看這篇
★停筆不等於放棄
「即使停筆了,也請不要覺得那是『放棄』,而只是『換了另一種愛的方式』」
也可以被理解為對於「創作」本身的喜好/愛,以其他非創作的方式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