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6 PM
38
15
【
20211004疫情記者會
】
陳宗彥:今天本土病例一樣是0,境外移入5例,死亡個案1例。
境外移入4男1女,20~50多歲,從印尼、貝里斯、美國,9/20~10/2入境。都有檢附登機前3日PCR陰性報告。
死亡個案是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沒有活動接觸史,8/10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8/11確診,9/4解除隔離,10/2因其他原因不幸死亡。
註:目前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57.47%,劑次人口比70.61%。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6 PM
問:今天的死亡案例9/4已經解除隔離出院,最後是什麼導致病況惡化死亡?
羅一鈞:這位是安養機構的住民,8月因入住安養機構做篩檢,當時PCR陽性,Ct值36,病毒量很低。不過依照規定住院隔離,9/15出院轉護理之家,後續出現慢性肺病的病癥,開立死亡診斷書是慢性阻塞肺病。本身有癌症、骨折的慢性病史。因符合新冠發病確診後60天死亡定義,用比較寬鬆的方式計算。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7 PM
問:疫苗施打後不良事件通報及死亡案例?
莊人祥:10/1~10/3新增338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178件非嚴重不良事件,152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
8件死亡,3件AZ,82~88歲,接種後3~32天發生。4件莫德納,66~79歲,接種後當天到85天發生。1件BNT,48歲,接種後4天發生。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7 PM
問:1例BNT通報死亡的個案有詳細狀況?
莊人祥:個案是48歲的男性,9/28接種BNT疫苗。返家後沒有什麼狀況,但9/29~9/30出現頭痛、手臂痠痛症狀,10/2凌晨胸痛、全身冒冷汗,送救護車,在急診急救不治逝世。個案本身是慢性肝癌病患,有高血壓跟混合型高血脂症,死因由法醫研判中。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7 PM
東森:主播不戴口罩的話,棚內多可以多少人,有更細部指引?
陳宗彥:主播的原則就是這樣,不會再更細。大家可以看室內空間,攝影棚絕大多數都還蠻大,工作人員可以維持一定社交距離的前提下。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8 PM
八大:電子遊戲場禁止餐飲有包括水和飲料?
羅一鈞:這波開放休閒娛樂場所飲食的是桌遊、麻將場所。開放飲水跟飲料的是KTV、MTV,而且是限非酒精飲料。電子遊戲場和資訊休閒場所,目前還是禁止飲食為原則。後續看管理措施的落實、違規情形,再看有沒有進一步開放飲食規定的空間。
經濟部商業司專門委員曾碧雲:電子遊戲場和資訊產業,目前禁止在機台玩遊戲時飲食,如果真有需要喝水,維持社交距離可以拿下口罩飲水。後續進一步開放會隨時和指揮中心保持研商。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8 PM
東森:開放KTV要向地方政府申請復業,桌遊不用,但是新北市政府要求申請,全台統一做法還是各地方政府決定?
陳宗彥:指揮中心所訂定的各項措施指引,地方政府有地方因應所需做的規範,尊重地方配合防疫所需的制定。要不要提出申請,讓地方政府規範。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8 PM
問:餐廳敬酒可以不戴口罩還是有什麼限制?
食藥署研發組副組長吳秀梅:對於喜宴離桌敬酒,還是希望能夠盡量配戴口罩,因為不是坐在餐桌上吃東西的時候。
陳宗彥:現在坐在餐桌,因為飲食固定坐著可以脫口罩。但是無論取餐、離開座位就是要戴口罩。雖然現在同意可以敬酒,其實致意的方式有很多種,表達對大家的感謝。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8 PM
問:台中大里仁愛醫院有40人接種AZ,劑量只達1/5要補打,會開罰嗎?
莊人祥:9/29台中市的醫院未落實核對處方箋,也沒進行三讀五對的作業程序。有40位民眾只打0.1cc的AZ疫苗,10/1召回民眾補接種,還有4位民眾還沒補接種。已經要求院方提出檢討報告,加強院內人員訓練,請地方衛生局稽查輔導該院醫護人員。目前該院接種門診業務暫停,會針對醫療法依法處置。
註:4位民眾屬於第2劑接種。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9 PM
TVBS:上午第10輪預約,民眾反映系統大當機,雖然有提示等待時間,但時間到還是進不去系統,為何會有這樣情形?
陳宗彥:早上10點開放的流量確實比較大,造成塞車,經過30幾分的維運處理,後來比較順暢。造成民眾登錄一些不便。
截至1點第10輪有85萬8千多人完成登記,AZ有61萬5千多人,高端有3萬9千人,另外BNT有20萬2千多人。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9 PM
問:不少民眾接種莫德納第1劑超過10週,如果來之後,會以年齡還是第幾類還是第1劑施打日期為優先施打對象?
莊人祥:莫德納目前有108萬劑正給地方政府施打中,比如正在打的是70歲以上7/9之前在打的,下次再來應是會從70歲以下把他打完。再輪到比如7/20以後,再從高年齡下來。讓所有在7/9已經打第1劑都可以打到疫苗,大概最近就會有莫德納疫苗進來。
註:莫德納自購605萬,目前還有346萬未到貨。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19 PM
Tue, Oct 5, 2021 12:05 AM
民視:清冠2號準備要對付新冠重症,國外西藥有默克抗病毒的口服藥,降低住院死亡率,未來怎麼使用在臨床?對於藥物的掌握以及布局?
羅一鈞:疫苗跟藥物都是疫情趨於穩定後,能越來越正常化很重要的工具,不管中草藥或西藥,指揮中心會審慎評估準備。
清冠1號從去年就已用在臨床上,有些醫院都已在中西藥合併治療。現在新的實驗室資料顯示,也許對變種病毒像Delta有一定功效,有待詳細資料提供與驗證,會請衛福部中醫藥司詳細評估研讀。
默克藥物如同指揮官所說,已經在進行採購的談判跟評估,有消息再說明。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20 PM
三立:默克口服藥部長透漏在洽購,默克說2週內要向美國申請EUA,消息讓莫德納、BNT、高端的股價慘跌,當初怎樣選擇這款口服藥?可以取代疫苗?
羅一鈞:5、6月就已經看到初步二期臨床的資料顯示口服藥可能效果不錯,透過一些管道,指揮中心跟藥廠直接面對面討論,研議在台灣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可行性,後來促成臨床試驗的開展。現在看到藥物可能有更不錯的報告,我們樂觀其成。每個藥物都有特色,如果是口服藥能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死亡風險,會比針劑更方便,也能夠普及。病患可能不住院或在醫療場所注射,在家口服的話,後續照顧模式改變,可能有重要的影響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20 PM
彩蛋①:BNT疫苗27萬劑抵台。
陳副:第5批BNT疫苗27萬劑在今天(10/4)上午抵台,有效時間到明年2/10。我們很感謝台積電、鴻海、慈濟,一直持續協助政府疫苗施打。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21 PM
彩蛋②:尊重他人健康安全。
陳副:最近發生幾件民眾出於善意提醒,無論是營業場所或一般民眾,提醒未配戴口罩的民眾,產生一些暴力行為,對於這些施暴者給予嚴厲的譴責。希望大家在疫情間彼此體諒、互相尊重。別人好心提醒,請務必配合,盡量配戴口罩,尊重大家的健康安全。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2:21 PM
彩蛋③:實名制口罩。
民視:實名制口罩在雙十節後畫下句點,對台灣有什麼樣的特別意義?
陳副:實名制口罩其實從去年一直到現在,發揮了非常重大的功能。第一個是穩定國內,國人採購口罩不用慌張,不會在生活上慌亂,讓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取得防疫需要的口罩。從去年防疫一直穩定到今年,甚至走過前一階段疫情比較緊張的狀況。
實名制其實每一期都慢慢在減少,我們也做過統計分析每個國人手頭上備用口罩的量,指揮中心才逐步檢討,完成階段性實名制的任務。
藉這個機會感謝從去年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從製造、物流配送到第一線給民眾、醫藥界、物流業、宅配業者、中華郵政、製造工廠、口罩國家隊等等。大家都一起努力完成這件事,代表指揮中心感謝大家。
🌈米妮🌈
@dwhite
Mon, Oct 4, 2021 2:53 PM
感謝口罩國家隊、指揮中心!
拾柒
@april17tw
Mon, Oct 4, 2021 3:49 PM
🌈米妮🌈
: 無限感恩
kuwa
@kuwa0924
Mon, Oct 4, 2021 3:52 PM
非常感謝實名制口罩及背後支援的團隊
神坂✨tja Z(ツ) _/¯
@kami_saka
Mon, Oct 4, 2021 4:43 PM
感謝國家隊、指揮中心,台灣有他們真好
老人家老了
@think189
Mon, Oct 4, 2021 11:29 PM
不好意思,是清冠一號、清冠二號。
拾柒
@april17tw
Tue, Oct 5, 2021 12:05 AM
老人家老了
: 謝謝校稿
呸姬
@a60419a
說
Tue, Oct 5, 2021 10:25 AM
謝謝整理,謝謝陳副
Huiya
@takoya
Tue, Oct 5, 2021 10:30 AM
真心謝謝國家口罩隊
載入新的回覆
陳宗彥:今天本土病例一樣是0,境外移入5例,死亡個案1例。
境外移入4男1女,20~50多歲,從印尼、貝里斯、美國,9/20~10/2入境。都有檢附登機前3日PCR陰性報告。
死亡個案是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沒有活動接觸史,8/10因其他原因就醫採檢,8/11確診,9/4解除隔離,10/2因其他原因不幸死亡。
註:目前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57.47%,劑次人口比70.61%。
羅一鈞:這位是安養機構的住民,8月因入住安養機構做篩檢,當時PCR陽性,Ct值36,病毒量很低。不過依照規定住院隔離,9/15出院轉護理之家,後續出現慢性肺病的病癥,開立死亡診斷書是慢性阻塞肺病。本身有癌症、骨折的慢性病史。因符合新冠發病確診後60天死亡定義,用比較寬鬆的方式計算。
莊人祥:10/1~10/3新增338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178件非嚴重不良事件,152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
8件死亡,3件AZ,82~88歲,接種後3~32天發生。4件莫德納,66~79歲,接種後當天到85天發生。1件BNT,48歲,接種後4天發生。
莊人祥:個案是48歲的男性,9/28接種BNT疫苗。返家後沒有什麼狀況,但9/29~9/30出現頭痛、手臂痠痛症狀,10/2凌晨胸痛、全身冒冷汗,送救護車,在急診急救不治逝世。個案本身是慢性肝癌病患,有高血壓跟混合型高血脂症,死因由法醫研判中。
陳宗彥:主播的原則就是這樣,不會再更細。大家可以看室內空間,攝影棚絕大多數都還蠻大,工作人員可以維持一定社交距離的前提下。
羅一鈞:這波開放休閒娛樂場所飲食的是桌遊、麻將場所。開放飲水跟飲料的是KTV、MTV,而且是限非酒精飲料。電子遊戲場和資訊休閒場所,目前還是禁止飲食為原則。後續看管理措施的落實、違規情形,再看有沒有進一步開放飲食規定的空間。
經濟部商業司專門委員曾碧雲:電子遊戲場和資訊產業,目前禁止在機台玩遊戲時飲食,如果真有需要喝水,維持社交距離可以拿下口罩飲水。後續進一步開放會隨時和指揮中心保持研商。
陳宗彥:指揮中心所訂定的各項措施指引,地方政府有地方因應所需做的規範,尊重地方配合防疫所需的制定。要不要提出申請,讓地方政府規範。
食藥署研發組副組長吳秀梅:對於喜宴離桌敬酒,還是希望能夠盡量配戴口罩,因為不是坐在餐桌上吃東西的時候。
陳宗彥:現在坐在餐桌,因為飲食固定坐著可以脫口罩。但是無論取餐、離開座位就是要戴口罩。雖然現在同意可以敬酒,其實致意的方式有很多種,表達對大家的感謝。
莊人祥:9/29台中市的醫院未落實核對處方箋,也沒進行三讀五對的作業程序。有40位民眾只打0.1cc的AZ疫苗,10/1召回民眾補接種,還有4位民眾還沒補接種。已經要求院方提出檢討報告,加強院內人員訓練,請地方衛生局稽查輔導該院醫護人員。目前該院接種門診業務暫停,會針對醫療法依法處置。
註:4位民眾屬於第2劑接種。
陳宗彥:早上10點開放的流量確實比較大,造成塞車,經過30幾分的維運處理,後來比較順暢。造成民眾登錄一些不便。
截至1點第10輪有85萬8千多人完成登記,AZ有61萬5千多人,高端有3萬9千人,另外BNT有20萬2千多人。
莊人祥:莫德納目前有108萬劑正給地方政府施打中,比如正在打的是70歲以上7/9之前在打的,下次再來應是會從70歲以下把他打完。再輪到比如7/20以後,再從高年齡下來。讓所有在7/9已經打第1劑都可以打到疫苗,大概最近就會有莫德納疫苗進來。
註:莫德納自購605萬,目前還有346萬未到貨。
羅一鈞:疫苗跟藥物都是疫情趨於穩定後,能越來越正常化很重要的工具,不管中草藥或西藥,指揮中心會審慎評估準備。
清冠1號從去年就已用在臨床上,有些醫院都已在中西藥合併治療。現在新的實驗室資料顯示,也許對變種病毒像Delta有一定功效,有待詳細資料提供與驗證,會請衛福部中醫藥司詳細評估研讀。
默克藥物如同指揮官所說,已經在進行採購的談判跟評估,有消息再說明。
羅一鈞:5、6月就已經看到初步二期臨床的資料顯示口服藥可能效果不錯,透過一些管道,指揮中心跟藥廠直接面對面討論,研議在台灣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可行性,後來促成臨床試驗的開展。現在看到藥物可能有更不錯的報告,我們樂觀其成。每個藥物都有特色,如果是口服藥能有效降低新冠重症、死亡風險,會比針劑更方便,也能夠普及。病患可能不住院或在醫療場所注射,在家口服的話,後續照顧模式改變,可能有重要的影響
陳副:第5批BNT疫苗27萬劑在今天(10/4)上午抵台,有效時間到明年2/10。我們很感謝台積電、鴻海、慈濟,一直持續協助政府疫苗施打。
陳副:最近發生幾件民眾出於善意提醒,無論是營業場所或一般民眾,提醒未配戴口罩的民眾,產生一些暴力行為,對於這些施暴者給予嚴厲的譴責。希望大家在疫情間彼此體諒、互相尊重。別人好心提醒,請務必配合,盡量配戴口罩,尊重大家的健康安全。
民視:實名制口罩在雙十節後畫下句點,對台灣有什麼樣的特別意義?
陳副:實名制口罩其實從去年一直到現在,發揮了非常重大的功能。第一個是穩定國內,國人採購口罩不用慌張,不會在生活上慌亂,讓每個人都可以公平取得防疫需要的口罩。從去年防疫一直穩定到今年,甚至走過前一階段疫情比較緊張的狀況。
實名制其實每一期都慢慢在減少,我們也做過統計分析每個國人手頭上備用口罩的量,指揮中心才逐步檢討,完成階段性實名制的任務。
藉這個機會感謝從去年一直到現在,無論是從製造、物流配送到第一線給民眾、醫藥界、物流業、宅配業者、中華郵政、製造工廠、口罩國家隊等等。大家都一起努力完成這件事,代表指揮中心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