ひので
@mirroringstar
Sun, Sep 5, 2021 3:25 PM
9
2
不讀會死
【當時無法說出口】by Uwe Boeschemeyer / 伍衛=波薛麥爾
介紹意義療法在德國的治療方式,以及分享一些個案的簡單故事,還有讀者如何嘗試意義療法的自我詢問。我終於看完惹。()
ひので
@mirroringstar
Sun, Sep 5, 2021 3:33 PM
其實這本很普通啦,完全沒講什麼很難的術語,就只是很單純地分享他碰到的個案,無論是已解決、未解決、聽來的,全都分門別類地鋪陳出來,架構是本篇主題-個案故事-省思-可以自問的問題。
如同書名,這些個案都有著難以啟齒的過去,無法與另一半分享的秘密,或者是內心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偷情、收養親子、戰後RTSD、被強制性行為、墮胎、社交上的焦慮等等。
作者盡可能簡化個案的故事,把整個故事符號化,著重在個案「說與不說」的掙扎之間,有時候會變成伴侶諮商,有時則否。
但重點還是在誘導個案去思考事件對自己的意義,做與不做的意義,伴侶或是其他家人對自己的意義,然後在省思提到像是個案這樣的情況時,其他人可以做什麼,或者自己可以做什麼。
最後面的自問很有趣,或者說很銳利,有時候是引文,有時候是每天想一想的問題,
ひので
@mirroringstar
Sun, Sep 5, 2021 3:40 PM
透過這些問題詢問意義,然後去找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沒有意義的東西,正面意義的東西,負面意義的東西,盡可能用正面的方式去賦予自己意義,以及,停止對愛你的人沉默,讓他們分享自己長久以來說不出口的秘密。
我還蠻喜歡這本的,淺入淺出,唰唰唰就看完了,我剛剛還不敢相信我已經看完了,各種「欸?就這樣?」不過對於個案來說,絕對不是就這樣的事情。
少女懷孕,小孩出生就被送走,小孩後來才知道自己是收養的,那一晚對他的養父母大發雷霆「為什麼不告訴我」;有個男的長達多年都找同一個妓女卻不敢告訴老婆,害怕他會離開他;有個教授教書著教書著就搞了婚外情;有個男的覺得自己被上司說了是膽小鬼而產生社交焦慮,覺得自己被輕視卻又說不出口。
這本滿滿八點檔劇情,當然不是所有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但至少這名諮商師試著去幫助他能幫助的人了。
ひので
@mirroringstar
Sun, Sep 5, 2021 3:41 PM
總之不要被這本書看起來太沉重嚇到,其實還蠻好懂的,淺白簡單,如果在書店看到,隨手翻翻,可能還會找到一些對自己生活上的啟發也不一定。
我寫完了。
載入新的回覆
【當時無法說出口】by Uwe Boeschemeyer / 伍衛=波薛麥爾
介紹意義療法在德國的治療方式,以及分享一些個案的簡單故事,還有讀者如何嘗試意義療法的自我詢問。我終於看完惹。()
如同書名,這些個案都有著難以啟齒的過去,無法與另一半分享的秘密,或者是內心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偷情、收養親子、戰後RTSD、被強制性行為、墮胎、社交上的焦慮等等。
作者盡可能簡化個案的故事,把整個故事符號化,著重在個案「說與不說」的掙扎之間,有時候會變成伴侶諮商,有時則否。
但重點還是在誘導個案去思考事件對自己的意義,做與不做的意義,伴侶或是其他家人對自己的意義,然後在省思提到像是個案這樣的情況時,其他人可以做什麼,或者自己可以做什麼。
最後面的自問很有趣,或者說很銳利,有時候是引文,有時候是每天想一想的問題,
我還蠻喜歡這本的,淺入淺出,唰唰唰就看完了,我剛剛還不敢相信我已經看完了,各種「欸?就這樣?」不過對於個案來說,絕對不是就這樣的事情。
少女懷孕,小孩出生就被送走,小孩後來才知道自己是收養的,那一晚對他的養父母大發雷霆「為什麼不告訴我」;有個男的長達多年都找同一個妓女卻不敢告訴老婆,害怕他會離開他;有個教授教書著教書著就搞了婚外情;有個男的覺得自己被上司說了是膽小鬼而產生社交焦慮,覺得自己被輕視卻又說不出口。
這本滿滿八點檔劇情,當然不是所有故事都有圓滿的結局,但至少這名諮商師試著去幫助他能幫助的人了。
我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