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轉化🌿莫脩
父母就是屬於這種不想要有邊界的類型,不管做什麼都想要影響子女
還有以前只要是出門的時候就非得「一起」出門,吃飯的時候最好也要「一起」,如果不一起的話就會很生氣...這種不管做什麼都要綁一起的感覺,都只會讓我想窩在房間獨處
靈活轉化🌿莫脩
如果獨處太久還會被唸...以前比較常唸,但現在疫情的關係倒是變少了 雖然前幾天還是會被問說要不要一起去爬山(當然是瘋狂拒絕)
冽〃八月愛人
我媽以前比較嚴重.....這感覺也有點像是華人群體的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想要"一家人"一起的想法
🏹巴🏹
邊界超級重要ㄉ..........一直都要被綁在一起會很累ㄉ啦......
靈活轉化🌿莫脩
冽〃八月愛人 : 對,長輩都比較有這種觀念...都不知道是因為觀念的關係還是因為他們其實很不能自處
靈活轉化🌿莫脩
🏹巴🏹 : 沒有自己的空間真的會很窒息...剛好我又是很需要獨處的類型,一直綁一起真的會想逃走
Kay/叔公™
媽啊我家那兩個也是這樣,是直到我媽走了我又受不了我爸,才漸漸分開行動
不然他們真的做什麼都一定要大家一起
🏹巴🏹
然後有些不只得要綁在一起還得要聽他們的話....他們想拋好意給我 我拒絕他們反而生氣 真ㄉ不懂
冽〃八月愛人
Kiesy: 因為觀念的關係導致他們不能自處(O
靈活轉化🌿莫脩
Kay/叔公™ :真的都會一定要一起 常常這樣覺得很耗能
靈活轉化🌿莫脩
🏹巴🏹 : 對…典型的:我是為了你好!這種好意,覺得這可能是他們關表達心和找到自己的價值,但是我真的不需要
靈活轉化🌿莫脩
冽〃八月愛人 : 好像真的是這樣…像我爸如果一個人睡會很焦慮
鶴|੯‧̀͡u\
我是在想,有的父母是沒有體驗過距離感,或者是沒有意識到「沒距離」是選項之一(意指他們可以有別的選擇)。父母跟祖父母那一輩通常都是親戚家族共處一室,可能學生時代一直都是與他人共處,然後工作婚嫁生子,是完全沒有自己空間甚至也沒有自己時間的,很多父母一輩子沒有體驗過與自己相處的時間……看到獨身的人就擅自認為那種人注孤生很寂寞等等。
鶴|੯‧̀͡u\
我是從小就表態不想跟別人共享我的空間跟物品,我父母其實到現在也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我出去跟丟掉一樣,或者是在家裡為什麼不跟他們說話等等(我完全不會主動找他們www)。但我本身就是不太去跟父母交流的人,所以不會有「需要跟他們溝通清楚」的焦慮跟需求。
我認為有些人為什麼費這麼大勁還在跟父母爭執,是因為他們身為兒女的那個身份訴求或者是責任感還在運作。
鶴|੯‧̀͡u\
我覺得現在的話,家庭結構是一部分,觀念是一部分,時代趨勢是一部分,金錢問題也是一部分,我認為人際跟社會方式已經完全跟父母的時代不同了……就跟手機一樣,在40年前它不流行或是根本不存在。父母也不是憑空就能理解這樣從無到有的事物的,要是單純的判定他們跟不上時代就會是很粗暴的說法,我感覺觀念也好,學習自處也好,這是需要學習、需要仿效對象的事情……
靈活轉化🌿莫脩
鶴|੯‧̀͡u\ : 就像你說的父母以往的個人、設會生活經驗沒有「邊界/距離」的體驗和概念,身邊也沒有可以參照的對像,自己組了家庭之後能做的也只是把自己的經驗如法炮製,跟兒女的想法有衝突的食後當然會無法理解。
靈活轉化🌿莫脩
關於爭執要看是為了什麼(thinking)我想不只是因為身為兒女的身分訴求或責任感,有部分是從小想法和行為被父母誤解、刻意放大,那份被誤解變成類似心結的存在,希望被父母認同、證明父母是錯的、也可能是仍然需要父母的物質資源提供...諸如此類,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同。家庭的心結是最難解的,這算是一輩子的課題吧。
靈活轉化🌿莫脩
有些父母的觀念還可以與世推移,有些寧可留在原地、熟悉的舒適圈,因為這讓他們才有安全感。
就算要改變也只能看當事人什麼時候遇到發自內心要改變的契機,如果本身就沒有改變的打算,兒女能做的也只有保持距離了。
鶴|੯‧̀͡u\
有時候難點是兒女想保持距離,但是父母不讓或不諒解……有時家族成員會採取或改變成其他的控制方式。
說起來,整體而言在噗浪同溫層,我覺得大家比較宅(宅),或比較內向,或是比較高敏,相對來說宅圈比較能夠理解或認同「我想保持距離」的訴求,而不會把對方的距離當成沒禮貌或沒教養。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