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31 PM
2
一樣安噗嚕(各種避檢索好好玩)
就剛好看到托托ㄉ分析,也有點想講講(?)
不過觀點可能不一樣(我不知道怎麼講那種不一樣,但不是要吵架(好))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32 PM
想貼托托ㄉ上來,我覺得寫得蠻完整ㄉ,但是他沒開放轉噗我就先不放ㄌ!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35 PM
Wed, Aug 18, 2021 3:52 PM
關於爛尾一事跟第二季說教味太重
我個人、
我個人超不滿意言東風失憶。
這件事情我說過超多次ㄌ我想大家也知道原因,我就不再說ㄌ
(然後我找到我之前說過ㄉ東東ㄌ)
第二季ㄉ爛尾對我來說只有這個(對),關於爛尾我沒什麼想說ㄉ因為我覺得還好,有可能是我記憶太久遠
對ㄌ,因為我真的很久沒看,所以不對劇情安排做討論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39 PM
再來是關於說教
我覺得這點比較有趣,像前陣子的【火神的眼淚】也有被說說教意味太重,思想呈現太過片面化。
這件事情追根究底大概可能跟「劇本的發想」有關係。同理,寫故事也可能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其實當時我看到那篇批論火神的文章我滿生氣的,但並非是對於他所提出的討論生氣,而是他的言語帶給我的尖銳感。
那回到主題,作為一個編輯或是任何一種創作者,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43 PM
Wed, Aug 18, 2021 3:44 PM
傳遞思想,讓接受者思考。
這是我上次聽劇本講師講的東西才感受到的,當時的我也是問了有關於劇本發想的順序選擇是否會影響故事、是否會讓故事太過僵化。
而講師給我了很有趣的東西,他跟我說就是要把想傳達的東西表現出來,不管他是不是僵化還是怎樣,最重要的,就是
「傳達」
。
那、今天這個故事的僵化思考/說教式思想傳達到了接受者身上,接受者的反應為何?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48 PM
不管是全盤接受,或是進行反思,那都達到了作為傳達的目標。
我們會對於說教式思想感到不適且能夠說出,那代表我們進行了思考,去推敲出自己的想法。
我給了你一個東西,你會怎麼解讀他,這才是創作的有趣之處。
書帶給我們說教的感覺,那是作者想傳達的,但是該怎麼去思考說教這件事情以及思考後的後續,我覺得那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東西。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52 PM
不覺得很有趣嗎?我們可以從一個作品之中窺探作者的思緒,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呀。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55 PM
Wed, Aug 18, 2021 3:56 PM
怎麼辦大家會不會以為我超討厭言東風失憶
這件事情我真的太多東西可以講ㄌ,但也不是那麼片面的不喜歡,最近也有在想,就當作這是上天欠他的,這麼溫柔的孩子怎麼能經歷過這一切,還不如讓他好好的體會過一次應該屬於他的溫柔。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57 PM
言東風應該好好體會過沒有那些破事的人生。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57 PM
不然怎麼對得起我們蘇彰就這樣離他而去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3:59 PM
大概是這樣,而且我覺得第二部ㄉ主體性很好玩我蠻喜歡ㄉ(好)
我還是覺得作為創作者來看這部作品,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都很有趣(還是傳播者)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4:02 PM
關於說教ㄉ觀點跟我看到的蠻不一樣的,所以想說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Wed, Aug 18, 2021 4:11 PM
我居然忘記紀錄當時候ㄉ演講
我怎麼可以忘記
載入新的回覆
一樣安噗嚕(各種避檢索好好玩)
就剛好看到托托ㄉ分析,也有點想講講(?)
不過觀點可能不一樣(我不知道怎麼講那種不一樣,但不是要吵架(好))
我個人、我個人超不滿意言東風失憶。
這件事情我說過超多次ㄌ我想大家也知道原因,我就不再說ㄌ
第二季ㄉ爛尾對我來說只有這個(對),關於爛尾我沒什麼想說ㄉ因為我覺得還好,有可能是我記憶太久遠
對ㄌ,因為我真的很久沒看,所以不對劇情安排做討論
我覺得這點比較有趣,像前陣子的【火神的眼淚】也有被說說教意味太重,思想呈現太過片面化。
這件事情追根究底大概可能跟「劇本的發想」有關係。同理,寫故事也可能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
其實當時我看到那篇批論火神的文章我滿生氣的,但並非是對於他所提出的討論生氣,而是他的言語帶給我的尖銳感。
那回到主題,作為一個編輯或是任何一種創作者,我們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我上次聽劇本講師講的東西才感受到的,當時的我也是問了有關於劇本發想的順序選擇是否會影響故事、是否會讓故事太過僵化。
而講師給我了很有趣的東西,他跟我說就是要把想傳達的東西表現出來,不管他是不是僵化還是怎樣,最重要的,就是「傳達」。
那、今天這個故事的僵化思考/說教式思想傳達到了接受者身上,接受者的反應為何?
我們會對於說教式思想感到不適且能夠說出,那代表我們進行了思考,去推敲出自己的想法。
我給了你一個東西,你會怎麼解讀他,這才是創作的有趣之處。
書帶給我們說教的感覺,那是作者想傳達的,但是該怎麼去思考說教這件事情以及思考後的後續,我覺得那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東西。
這件事情我真的太多東西可以講ㄌ,但也不是那麼片面的不喜歡,最近也有在想,就當作這是上天欠他的,這麼溫柔的孩子怎麼能經歷過這一切,還不如讓他好好的體會過一次應該屬於他的溫柔。
我還是覺得作為創作者來看這部作品,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都很有趣(還是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