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激進組織神學士(Taliban,或譯塔利班)已奪取阿富汗境內24個省會,第二大城至第四大城坎達哈(Kandahar)、赫拉特(Herat)、馬薩里沙利夫(Mazar-i-Sharif)皆已淪陷。由於神學士控制各地主要幹道及邊境關口,阿富汗民眾唯一能逃出國的途徑僅剩下位於首都喀布爾的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Hamid Karzai International Airport),導致許多試圖搭機逃難的民眾蜂擁而至。」
但無論是哪一方贏了鬥爭,這個勝利都不會持久──因為阿富汗先天位置使它永遠處在多個強權中間,always in between。總有一個強權會在某個時間點干涉阿富汗政局。這種被干涉的恐懼,會促使新的阿富汗政府在新的世界中緊抱新強權的大腿,並想辦法讓自己的文化與對方接軌,直到再度被另一個強權介入推翻為止。
「《紐約時報》指出,官員們完全清楚政府軍實際員額遠低於帳面的『吃空餉』現象卻選擇無視,任由貪腐形同公開秘密般橫行,讓阿富汗軍、警早對政府領導階層深懷憤恨。當塔利班趁美國撤軍發起攻勢,只是讓軍警『不值得為總統甘尼政府賣命』信念更堅定。
在坎達哈淪陷前,上週當地一處前線歷經數週激戰後,卻接連好幾天只收到一箱髒兮兮的馬鈴薯作為配給,此外什麼都沒有,重擊糧彈告盡、兵疲馬乏的官兵士氣。阿富汗空軍飛行員也抱怨,冒著敵火執行數不完的疏散任務後,長官居然只關心飛機的狀況而非他們。
阿富汗陸軍217軍團總部所在的昆都茲11日淪陷。軍團司令塔瓦寇里說:『最不幸的是,一堆國會議員與政客彷彿在為敵人助陣。沒有一個地方是真正戰敗淪陷,都是輸在心理戰。』」
「阿富汗激進組織神學士(Taliban,或譯塔利班)已奪取阿富汗境內24個省會,第二大城至第四大城坎達哈(Kandahar)、赫拉特(Herat)、馬薩里沙利夫(Mazar-i-Sharif)皆已淪陷。由於神學士控制各地主要幹道及邊境關口,阿富汗民眾唯一能逃出國的途徑僅剩下位於首都喀布爾的哈米德·卡爾扎伊國際機場(Hamid Karzai International Airport),導致許多試圖搭機逃難的民眾蜂擁而至。」
然後最慘的就是人民
女性要受害了
反而透過宗教狂熱的塔利班神權政權比較有凝聚力..
伊斯蘭國家的共業啊...
你要世俗就必須像土耳其凱莫爾那樣,
獨裁軍頭的能力夠強,不然就只能靠宗教,
最後變伊朗神權政治
恐怖分子挺恐怖分子咩
「Mazar-i-Sharif的一名居民向BBC講述他在塔利班橫掃這座城市時的恐懼。
『他們挨家挨戶的搜索,我們在家裡,不幸的是我們根本無能為力,我們很害怕, 我的孩子很害怕,我的妻子現在在哭, 我們明天該怎麼辦?』
塔利班現在控制著阿富汗幾乎所有的土地, 喀布爾是唯一受阿富汗政府控制的城市。逃離塔利班攻勢的人們幾乎無能為力,只能恐懼地等待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有人說其他地方的激進指揮官會要求他們交出未婚女孩和婦女,讓他們成為戰士的妻子。
一位35歲的單身女子和她兩個姐妹從帕爾萬逃到喀布爾,她說她寧願自殺也不願讓塔利班強迫她結婚。
『我幾乎是日夜哭泣。』」
阿富汗婦女害怕塔利班的歸來
「聯合國難民署估計,自今年五月底起,大約二十五萬名阿富汗人逃離他們的家園,其中80%是婦女及小孩。
塔利班對伊斯蘭律法無情且嚴格的解釋,尤其是對婦女權利的剝奪。
即便阿富汗社會還是相當保守,且被男性主導,但是女性的地位在過去二十年來,已經有很大的變化:小女孩可以去上學,而女人可以進到議會、政府以及商業部門。
《國際關懷(CARE International)》的副主席Marianne O'Grady認為,即使塔利班重新掌權,事情也不會變成以前那樣。幾百萬人民的教育不會倒退,如果女性被迫關在家裡,至少她們還可以用25年前不可能的方式教育自己小孩和鄰居。」
「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公佈他與三名年幼女兒的影片,他表示,他留在喀布爾,要求塔利班保障人民的安全:『我們正在試著與塔利班高層,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阿富汗的問題。』影片的背景,有直升機飛過的聲音。」
「阿富汗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 Airfield)約關押5000名囚犯,其中包括神學士份子及伊斯蘭國(IS)聖戰士,今日該基地向神學士(Taliban,或譯塔利班)投降,政府軍一交出控制權,神學士就釋放了部分囚犯,不過尚不清楚究竟有哪些人被釋放。
綜合外媒報導,隨著喀布爾交出政權,神學士也取得巴格蘭空軍基地的掌控權,巴格蘭空軍基地為一座監獄的所在地,可容納5000名囚犯,裡面關押著神學士份子以及伊斯蘭國成員,巴格蘭地區的官員勞菲(Darwaish Raufi)證實,喀布爾投降後,已經將這曾經的美軍基地交給神學士。」
【美國努力20年的阿富汗成空,塔利班如何快速攻城掠地?】#關鍵圖表
「阿爾巴尼亞與科索沃今天表示,同意美國的請託,將暫時收容等待簽證前往美國的阿富汗難民。
阿爾巴尼亞總理拉瑪(Edi Rama)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曾詢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會員國阿爾巴尼亞可否評估作為中轉國,暫時收容目的地是美國的阿富汗難民。
拉瑪在臉書發文說:『我們沒有說「不」,並非只因我們的重要盟友請託我們,而是因為我們是阿爾巴尼亞。』
科索沃總統奧斯曼尼(Vjosa Osmani)說,有關於收容阿富汗難民,自7月中以來,政府與美方一直保持聯繫。
奧斯曼尼在臉書發文說:『毫不猶豫而且…無條件我同意這項人道任務。』」
「在大陸知乎平台上關於『為什麼最近部分網絡輿論存在支持塔利班的傾向?』的提問下,一個回答道破了這種劇變的思想邏輯:『……很多中國人討厭恐怖主義,憎恨美國,但是喜愛對付美國的恐怖主義。』
與此同時,美國則有很多人認為從阿富汗撤軍有利於向台灣集中力量遏制中國,因此是明智之舉。彭博社的一篇評論的標題很有代表性:『從阿富汗抽身不是災難(除了對阿富汗人來說),拋棄台灣將會是歷史錯誤』。」
「塔利班政治辦公室發言人昨天表示,阿富汗戰爭已經結束,統治和政權形式很快就會明朗化;塔利班官員說,很快就會在喀布爾總統府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發言人納伊姆(Mohammad Naeem)說,沒有外交機構或其任何總部成為攻擊目標,還說這個組織可以向所有人保證,他們將為公民和外交使團提供安全保障。」
難怪直接被人家攻到首都==
那麼有錢卻能搞成這樣
「在外媒捕捉到的塔利班部隊照片中,出現大量南韓舊式軍服,這些軍服多半來自退伍軍人丟進回收箱或賣到中古市場的舊衣。
朝鮮日報今天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德國明鏡周刊(Der Spiegel )等外媒近期報導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現況時刊登的照片中,出現大量穿著南韓軍方戰鬥服行軍或拿著步槍等武器的塔利班人員,這些軍服甚至還繡有韓文標誌及名字。
報導指出,塔利班穿著的是南韓軍方在1990年至2014年間使用的舊型迷彩戰鬥服,部分隊服上還帶有南韓陸軍部隊標誌及名牌。雖然南韓軍服早就全面換新,不致影響實際作戰識別,但還是有許多南韓民眾表示不希望看到武裝團體穿著自己國家的軍服。
南韓國防安保論壇秘書長申鍾宇(譯音)分析,可大量取得的南韓軍服有助於塔利班統一戰鬥服裝,營造正規軍形象,對塔利班來說是最方便的選擇。
為解決軍服外流問題,南韓國防部今年3月就曾召集環境部、警察廳、關稅廳等部會,與國內4大線上中古市場業者商討對策。當時討論出的措施包括限制退伍時每人僅能攜出最多2套軍服。」
軍服竟然還會外流到阿富汗
「一名塔利班官員告訴路透社,之所以開始收集阿富汗人民的武器,是因為人民不再需要武器來保護自己。『我們了解人民為了個人安全而持有武器。他們如今可以感到安全。我們不是要來傷害無辜百姓。』
阿富汗私人媒體公司莫比集團(Moby Group)的執行長莫赫塞尼(Saad Mohseni)在推特(Twitter)發文表示,塔利班的士兵已到過他們位在喀布爾(Kabul)的辦公區詢問武器下落。
他寫道:『目前為止,他們有禮貌地詢問我們(安全團隊)的武器。他們也同意會讓(我們的)辦公區保持安全。』莫比集團旗下的阿富汗最大民間廣播公司《黎明新聞(Tolo News)》,過去幾年有若干名記者死於塔利班的攻擊。」
中共:
唉
法國:
德國:
歐盟:
這比那個總統好太多
「對《無規則遊戲》的作者安薩里來說,阿富汗一直都存在兩個世界的戰爭,是以喀布爾為中心的進步城市對抗西南方的傳統鄉村,是兩種不同文明想像、兩種不同的伊斯蘭觀點的鬥爭。至少兩種。
但無論是哪一方贏了鬥爭,這個勝利都不會持久──因為阿富汗先天位置使它永遠處在多個強權中間,always in between。總有一個強權會在某個時間點干涉阿富汗政局。這種被干涉的恐懼,會促使新的阿富汗政府在新的世界中緊抱新強權的大腿,並想辦法讓自己的文化與對方接軌,直到再度被另一個強權介入推翻為止。
扣掉修辭,美國的目標並不是拯救這個國家,或是幫助這個國家現代化──那是兩種阿富汗想像自己要面對的責任。」
到底是不是真的還要看他們之後的作為啊
英國:
荷蘭:
歐盟:
伊朗:
紐時報導:
看來俄媒訊息有誤
「事實上,伊斯蘭國與塔利班關係不睦,早已不是新聞。在伊斯蘭國眼中,塔利班不僅願意與美國談判,行事風格帶有明顯務實主義色彩,且他們實施伊斯蘭教法時,也不夠嚴格、徹底。
1990年代,塔利班與聯合國和西方國家接觸時,也遭受過類似批評。本次塔利班攻下喀布爾前,還曾在境內與伊斯蘭國的附屬組織爆發激烈戰鬥。」
美國:
奧地利:
???
中共:
柯爾說:「『我是你』正是現在發生在阿富汗的事情。這是關於一個年輕男孩、一個懷孕25歲女孩和一個老人因為受到不同威脅,被迫離開阿富汗的故事。」
在巴基斯坦境內,一輛輛裝滿地毯、寢具、衣物甚至還有山羊的卡車上,大約200名阿富汗難民望著地平線以外、故國南部的史賓波達克方向,滿心期盼重返家園。
這個畫面與喀布爾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塔利班迅速接管阿富汗之後,成千上萬民眾因害怕即將來臨的嚴厲統治,拚命試圖逃離當地,喀布爾機場因此陷入嚴重混亂。
儘管許多民眾渴望逃離阿富汗,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塔利班將為這個飽受戰亂蹂躪的國家帶來穩定,所以選擇此時踏上返鄉之路。
「阿富汗對抗民兵組織塔利班(Taliban)的反抗勢力領袖小馬樹德,在巴黎《競賽雜誌(Paris Match)》今天刊出的專訪中誓言絕不投降,但願與阿富汗的新統治者和談。
小馬樹德(Ahmad Massoud)與阿富汗前副總統沙雷(Amrullah Saleh)退守至位於首都喀布爾(Kabul)北方的龐吉夏河谷(Panjshir Valley)。龐吉夏河谷是小馬樹德的故鄉,他的父親是阿富汗知名反塔利班戰士老馬樹德(Ahmed Shah Massoud)。」
唉
英國、西班牙:
對中國:
「 🇺🇸🇦🇫『82空降師的師長——多納休少將(Chris Donahue)——是最後一個離開阿富汗的美國大兵。)美國在阿富汗大撤退行動的最後一架軍機C-17『全球霸王』運輸機,30日深夜23時59分終於自喀布爾國際機場(KBL)起飛,載走了美國駐阿大使與親自上陣『壓陣斷後』的陸軍少將多納休。自此對於美國而言,這場耗時20年(美國史上最久)、耗盡2兆4,050億美金(美國史上最貴)的『無盡之戰』,終於在多納休少將踏上軍機的那一刻,象徵性地黯淡落幕。」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