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3:45 AM
Tue, Aug 10, 2021 3:46 AM
5
原創
分鏡
@nannnnka - 很多分鏡教學都會教你要在第一格展示主角的全身,但看漫畫的時候常常覺得如果不給一格...
昨天看到這噗,就隨手畫畫看正在準備的原創漫畫嘗試分鏡
是一對日本兄妹在走廊上對話 &妹妹虧正經哥哥的片段。
平板換成紙膜之後真的好畫多了!不太會亂滑(?)了好開心
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3:57 AM
我一直都有被那種「第一頁要讓主角破格」的分鏡概念綁架
每一本同人的第一頁都是主角破格!!或是主角特別大張,一定會放出全身 或是放大臉部/上半身
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4:08 AM
昨天半夜試畫之後,就覺得這種標準日式分鏡規則是不是不太適合我
如果能全用長方格來走分鏡畫面的話,說不定還比我原本的畫法更能表現人物行動/場景?
(還沒思考出結論)
秋秋🥀果醬餅乾魔女
@hinatsu_aki
Tue, Aug 10, 2021 5:43 AM
我好像反而沒有第一頁就讓主角破格的方式(翻自己的漫
我個人偏好那種從背景或是小地方開始的開頭方式
單論哈尼貼的這幾頁的話
我喜歡噗首的兄妹那種有點慢慢鋪成的感覺
&類紙膜真的好好畫 雖然我現在用的感覺很磨筆尖
但手感就很好
(?
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6:03 AM
lily3082012006
: 從背景和小地方開頭的方式想像起來也還蠻像電影式分鏡的(思考)
我自己畫完 自己也覺得比較喜歡噗首的
也許秋秋跟我看漫畫分鏡的喜好還蠻相近
我也覺得慢慢鋪成的感覺好像比較好!思考電影運鏡的話,也很少有什麼一開頭就是全身特寫的,應該通常是類似從場景到人,或是從某人正在做什麼事情而不是直接正面拍主角全身
就比較少從臉部特寫開始。但是商業日式分鏡規則卻會這麼做
邏輯上來說 從「人物正在做什麼事情」開始,應該比「表現主角整個人長什麼樣子」開始,還要能吸引人去看吧,畢竟通常能讓人看得下去的漫畫 應該是內容有趣,而不是單純主角長著一副好看的皮?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
(自我懷疑)
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6:05 AM
lily3082012006
: 對!!!我才用第一天紙模,就深深的感受到他消耗筆尖的手感!!!(?)
但質感很好手感也很好,各方面的品質提升 只犧牲了筆尖還蠻划得來的
秋秋🥀果醬餅乾魔女
@hinatsu_aki
Tue, Aug 10, 2021 6:15 AM
這麼一想也確實很像電影分鏡
我自己在腦內構思的畫面,比起說是漫畫畫面不如說更象電影拍攝畫面。
而且我最近分鏡上的方式也越來越趨向一頁只有2~3格的方式,感覺整體頁面比較不會這麼擁擠吧,步調也會比較慢,比較能去感覺畫面的場景氛圍之類的。
雖然說我也確實很喜歡畫臉就是了
(顏控#
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6:31 AM
lily3082012006
: 對!!!腦中的畫面更像電影拍攝畫面真的
我曾經畫一本用日系分鏡的原創,當時一頁大概最多只有五格 非常少格數,完成後一看覺得很不滿意,以為是因為畫面塞得不夠滿。(導致後來漫畫一頁都會塞到6-8格)
但有一次畫歐美題材同人,每一頁格數也很少、大概都是3-5格,但是我就是用類似電影式分鏡的思維去畫的(畢竟是電影的同人),結果完成之後效果完全不一樣 真的就是:步調雖慢、但氣氛營造變得更好,有時候用上一些破格也變得很有力度。
當時沒有想過可能是思考模式跟運鏡手法的差異⋯現在我知道了⋯
(太慢了)
哈尼🤍CWT_D2_N69
@LSC_hani82
Tue, Aug 10, 2021 6:35 AM
日系如果不是文青型分鏡(大量留白+意識流),基本上好像就很需要把畫面塞滿塞爆才能看起來和諧(憑感覺的理論,不懂原因)(幹)
但如果拋開日系商業分鏡的規則,用拍攝一部影片/電影的模式來思考,就完全會產生另一種進入場景的閱讀錯覺,閱讀的觀感上也會比較有層次(從場景到人物行動給的鋪陳感?)
秋秋🥀果醬餅乾魔女
@hinatsu_aki
Tue, Aug 10, 2021 6:55 AM
我自己有一部分是因為喜歡看電影比看漫畫來得多
加上比較有在看理論的部分也是電影看的比漫畫多
好像就自然而然的比較容易用電影的角度去思考劇情
啊不過我覺得日系漫畫裡那種,一頁裡要有不同遠近和角度的方式蠻好的。
我自己雖然是用電影畫面來構思,但在畫的時候還是會去注意一整頁的協調感。
之前看過有作者每一頁的畫面都編排的像一幅畫,但每一格又能各自順暢的閱讀,我就覺得太棒了吧好漂亮,我也想達成這種感覺
(?
秋秋🥀果醬餅乾魔女
@hinatsu_aki
Tue, Aug 10, 2021 6:59 AM
換個方式說,我在畫單張彩圖的時候也比較偏向用攝影畫面的方式去思考,所以大部分的日系色彩理論,或是繪畫配色概念,跟我畫圖的方式差太多,我的腦袋很難吸收進去#
反而是去看修照的教學,或是跟攝影構圖比較有關的東西我才吸的進去。
我覺得就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很好, 畢竟適合自己的方式也比較能把劇情裡想表達的情感放進去
載入新的回覆
平板換成紙膜之後真的好畫多了!不太會亂滑(?)了好開心
每一本同人的第一頁都是主角破格!!或是主角特別大張,一定會放出全身 或是放大臉部/上半身
如果能全用長方格來走分鏡畫面的話,說不定還比我原本的畫法更能表現人物行動/場景?
我個人偏好那種從背景或是小地方開始的開頭方式
單論哈尼貼的這幾頁的話
我喜歡噗首的兄妹那種有點慢慢鋪成的感覺
&類紙膜真的好好畫 雖然我現在用的感覺很磨筆尖
但手感就很好
我自己畫完 自己也覺得比較喜歡噗首的
我也覺得慢慢鋪成的感覺好像比較好!思考電影運鏡的話,也很少有什麼一開頭就是全身特寫的,應該通常是類似從場景到人,或是從某人正在做什麼事情而不是直接正面拍主角全身
就比較少從臉部特寫開始。但是商業日式分鏡規則卻會這麼做
邏輯上來說 從「人物正在做什麼事情」開始,應該比「表現主角整個人長什麼樣子」開始,還要能吸引人去看吧,畢竟通常能讓人看得下去的漫畫 應該是內容有趣,而不是單純主角長著一副好看的皮?
我個人認為⋯應該是這樣?
但質感很好手感也很好,各方面的品質提升 只犧牲了筆尖還蠻划得來的
我自己在腦內構思的畫面,比起說是漫畫畫面不如說更象電影拍攝畫面。
而且我最近分鏡上的方式也越來越趨向一頁只有2~3格的方式,感覺整體頁面比較不會這麼擁擠吧,步調也會比較慢,比較能去感覺畫面的場景氛圍之類的。
雖然說我也確實很喜歡畫臉就是了
我曾經畫一本用日系分鏡的原創,當時一頁大概最多只有五格 非常少格數,完成後一看覺得很不滿意,以為是因為畫面塞得不夠滿。(導致後來漫畫一頁都會塞到6-8格)
但有一次畫歐美題材同人,每一頁格數也很少、大概都是3-5格,但是我就是用類似電影式分鏡的思維去畫的(畢竟是電影的同人),結果完成之後效果完全不一樣 真的就是:步調雖慢、但氣氛營造變得更好,有時候用上一些破格也變得很有力度。
當時沒有想過可能是思考模式跟運鏡手法的差異⋯現在我知道了⋯
但如果拋開日系商業分鏡的規則,用拍攝一部影片/電影的模式來思考,就完全會產生另一種進入場景的閱讀錯覺,閱讀的觀感上也會比較有層次(從場景到人物行動給的鋪陳感?)
加上比較有在看理論的部分也是電影看的比漫畫多
好像就自然而然的比較容易用電影的角度去思考劇情
啊不過我覺得日系漫畫裡那種,一頁裡要有不同遠近和角度的方式蠻好的。
我自己雖然是用電影畫面來構思,但在畫的時候還是會去注意一整頁的協調感。
之前看過有作者每一頁的畫面都編排的像一幅畫,但每一格又能各自順暢的閱讀,我就覺得太棒了吧好漂亮,我也想達成這種感覺
反而是去看修照的教學,或是跟攝影構圖比較有關的東西我才吸的進去。
我覺得就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很好, 畢竟適合自己的方式也比較能把劇情裡想表達的情感放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