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34 AM
19
打完疫苗的murmur
聽說最近高端疫苗又開新戰場
講良率退貨率的問題⋯⋯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35 AM
媒體報導量產疫苗品質堪憂 高端委託律師提刑事告訴 | 產經 | 中央社 CNA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35 AM
高端疫苗獲EUA 蔡英文講話了:請黨公職幫忙闢謠 | 政治 | 新頭殼 Newtalk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36 AM
Re: [新聞] 82%遭退貨 高端疫苗量產品質堪憂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38 AM
我要講一下
現在食藥署跟藥廠的品質把關流程
不過我接觸的還是原料藥部分
我講的不代表疫苗或製劑藥品
只是來說明一下放大批量的時候會遭遇的事情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39 AM
我今天還是要講便當工廠《-喂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43 AM
今天我們研究一個製程的時候
通常會在實驗室做前端小批量研究
然後寫一個製程的批次紀錄出來
大家可以當做在自家廚房煮菜
所以鍋碗瓢盆都是小的
一開始一次做一個便當
後來就一次做十個便當
最後在家到了產能上限的時候
你一天做一百個便當
所以你就寫了一個一百個便當的批次紀錄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57 AM
之後我們會去工廠做Trial batch 試製批
這時候我沒辦法做研究
而是拿著一百個便當的操作流程
靠經驗跟現場設備
還有公司要求的年產量
這三個要素下去做調整
寫一個可能一千個便當
或是一萬個便當的批次紀錄出來
例如說公司要求年產量6萬個 我們就會想說 一年做三批 一批兩萬個
但是現場槽體算一算 大型槽體 一批做二十萬 中型槽體 一批做五萬 小型槽體 一批做一萬
因為一年有六萬的需求 可是這個六萬是預測值 所以考量到可能 1. 需求變少(明年病毒變種 今年的就不適用) 2. 試製可能出錯整批會不能用(你以為從家裡廚房變成軍中廚房大鍋炒,中間沒有差別嗎? 3. 製造出來的成品有效期限(一個便當只能放一餐喔 4. 批量送審後,可以做一定程度內放大製程改良再確效,但是送審資料跟藥證沿用(三十倍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1:58 AM
所以就會做一個 一萬的製程
資料備齊 送審 取得藥證
happy happy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03 AM
Sat, Jul 24, 2021 2:03 AM
之後 取得藥證
結果需求變高了
所以跟客戶簽了大批的訂單
一年的需求量 變成 60萬
既然客戶都下訂單了
那老闆就說
不要客氣
快點買料
我們來試製二十萬的吧
這樣我們可以用一樣的人工
一年做三批 把六十萬的訂單完成✅ (不然一萬的批量要做六十批 一批要做兩個禮拜的話,做不完)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05 AM
Sat, Jul 24, 2021 3:18 AM
然後我們就會再去備料
做大批量試製確效
有些主管會覺得
一次做二十萬也很抖
會叫我們
雖然我們最終目標是要做二十萬
不過 五萬的也做一下吧
這樣一年12批
也是能做完
而且二十萬的試製批 可以試製三次五萬的還有剩 但是以試驗跟收集數據來說 是一次跟四次的區別
而且取得五萬的生產批許可之後也可能用得到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09 AM
所以我們就做一做
五萬跟二十萬的批量
把生產批次紀錄跟檢驗資料整理整理
通通送進去食藥署
希望對方核准我們藥證內
新增五萬跟二十萬批量的生產方式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2 AM
那問題來了
為什麼藥廠覺得品質合格的東西
送資料進去食藥署
結果會被覺得品質不合格
被退貨
其實沒有被退貨
而是這個生產方式本來就沒有被批准前
也不能送貨啊⋯⋯
要生產方式被核可才可以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3 AM
舉例來說
這個檢驗項目啊
評分方式 跟 結果判定方式
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4 AM
這好比
有一個考試 標準60分及格
你只要考超過60分就合格
這是一般的人的想法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6 AM
Sat, Jul 24, 2021 3:15 AM
藥廠品質管制不是這樣的
藥廠是標準60分以上
我做三批確效
前面兩批 70 分 71 分
第三批出現 63分
就會被判定有問題
明明在標準之內
結果被判定有問題
也有可能是兩批 65分 67分 第三批出現80分
這個第三批也會被判定品質有問題
只要有不合群的分數 不管是變好還是變差 都會被判品質需要調查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7 AM
在我家藥廠就會被品保部門經理退貨
不准出貨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8 AM
但是這不代表這批貨真的不能用
而是我們需要去找出科學解釋
為什麼其他批都這麼優秀
這批居然如此愚蠢
如果有合理解釋
那這批在標準範圍之內的產品
就能用
沒有合理解釋
這批就算在標準範圍內的產品
就會是不合格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19 AM
看起來 高端的藥廠有給出
科學驗證的合理解釋
所以才會本來不行的部分
又通過了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30 AM
喔 對了
講一下怎麼會產生時好時壞的問題
通常都是操作人員
以下例子不是我公司的
是我同事去聽製程放大課程
講師說的(就不說那個公司了)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32 AM
某製藥公司
發現他們做了三批之後
那個產率時好時壞
經過調查
老鳥生產的時候
產率很差
菜鳥做的時候
產率變好
他們研發人員就請現場操作人員來講他們怎麼操作的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32 AM
他們講 就照批次紀錄做啊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35 AM
研發人員就沒辦法了
生產時間過去現場看
操作人員怎麼做的
經過幾天的
埋伏
觀察之後發現
菜鳥在投料的時候
怕怕的 所以都慢慢丟 動作很慢
可能丟20公斤的料 要花兩個小時
老鳥沒有在怕的 直接全部倒下去
10分鐘做完
這個在研究室階段其實觀察不出來
你丟2克的東西跟丟20克的東西 在實驗室都是一秒鐘跟一分鐘的事情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37 AM
然後就發現
慢慢丟產率比較好
但是菜鳥會變成老鳥
久了他們也學會10分鐘結束這一回合
因為你慢你就會被公幹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39 AM
但是產率高 對公司來說 當然比較好
所以那個公司就購買了定量投料機
可以設定投料速度
讓研究人員可以在批次上寫每次操作設定投料速度多少
後來聽說這個事情就解決了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42 AM
可是 那個喔
產率高低
其實跟產品能不能使用沒有關係
這些產率不管高或低的產品
檢驗過後都在合格分數之內
都是能用的
但是如果只要有不合群的數據跑出來
藥廠就要展開調查
直到找到科學根據的合理解釋之後
才能放行產品
(這也為什麼產品批號很重要 這次不是有在吵疫苗卡要註明批號)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48 AM
再說明一下
那為什麼藥廠判斷ok
到食藥署判斷不ok
我講一個很小很小的例子
發生我們公司裡面的
其實是研究人員認為的常識判斷
不一定別人也認為是常識判斷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50 AM
藥品都要做元素分析 重金屬檢驗
假設我製程有用到 鈀金屬做催化劑
我產品成品檢驗就要做
鈀金屬含量檢測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2:52 AM
但是成品檢驗之後
藥品還要做安定性檢驗
就是每個生產批號
在藥廠都要留存
做n年的安定性檢驗
就是過三個月、半年、一年、一年半...
拿出來再做檢驗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3:03 AM
Sat, Jul 24, 2021 3:06 AM
有一次 我們就
成品檢驗項目 寫了10個檢驗項目
安定性檢驗 寫了6個檢驗項目
然後就送去品保
品保就退件
叫a寫
為什麼檢驗項目安定性比成品檢驗少的理由
A來問我們
我們就給他
白眼
1. 重金屬含量不會增減 因為包裝好好的 他又不是在裡面核融合、核分裂 碳不會變成鈀好嗎⋯⋯ 2. 有機溶劑含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他們是包裝好的 空氣裡面也不會沒事有溶劑 所以他只會飄走 不會增加
以上兩點我們就會覺得是常識 不過想想 對一個普通人 解釋碳不會變成鈀 所以本來鈀有多少 放5年他一樣是多少這個事情 可能要白紙黑字寫下來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3:04 AM
至於品保單位
為什麼不自己用常識通過而是退件
就是因為
呃 他不能幫我們做任何判斷
要我們自己寫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3:05 AM
就算品保知道1+1等於2
他都不能幫我們寫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3:09 AM
啊 像是水分就會在安定性裡面驗
因為空氣裡面有水分
藥品可能吸水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科學根據的合理理由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3:13 AM
講完了
土龍.
@dasog
Sat, Jul 24, 2021 4:17 AM
便當講師今天的課程也很好懂XD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4:18 AM
土龍.
: 因為你不是普通人
你懂為什麼碳不會變成鈀
土龍.
@dasog
Sat, Jul 24, 2021 4:20 AM
頂多鈀變成碳,不會碳變成鈀啊
要幾年我就不算了
土筆 θωθ
@tsukushicain
Sat, Jul 24, 2021 4:35 AM
土龍.
:
如果可以放個幾年變鈀的話
根本搖錢樹
我們每次都這樣說
因為鈀超貴
拜託鈀變多吧
我們都不用做事
等他在倉庫自己變就賺翻了
土龍.
@dasog
Sat, Jul 24, 2021 5:16 AM
十七夜★ 願良善看顧臺灣
@hitoubaninman
說
Sat, Jul 24, 2021 10:44 AM
又上了一課,感謝便當講師。
載入新的回覆
聽說最近高端疫苗又開新戰場
講良率退貨率的問題⋯⋯
現在食藥署跟藥廠的品質把關流程
不過我接觸的還是原料藥部分
我講的不代表疫苗或製劑藥品
只是來說明一下放大批量的時候會遭遇的事情
通常會在實驗室做前端小批量研究
然後寫一個製程的批次紀錄出來
大家可以當做在自家廚房煮菜
所以鍋碗瓢盆都是小的
一開始一次做一個便當
後來就一次做十個便當
最後在家到了產能上限的時候
你一天做一百個便當
所以你就寫了一個一百個便當的批次紀錄
這時候我沒辦法做研究
而是拿著一百個便當的操作流程
靠經驗跟現場設備
還有公司要求的年產量
這三個要素下去做調整
寫一個可能一千個便當
或是一萬個便當的批次紀錄出來
例如說公司要求年產量6萬個 我們就會想說 一年做三批 一批兩萬個
但是現場槽體算一算 大型槽體 一批做二十萬 中型槽體 一批做五萬 小型槽體 一批做一萬
因為一年有六萬的需求 可是這個六萬是預測值 所以考量到可能 1. 需求變少(明年病毒變種 今年的就不適用) 2. 試製可能出錯整批會不能用(你以為從家裡廚房變成軍中廚房大鍋炒,中間沒有差別嗎? 3. 製造出來的成品有效期限(一個便當只能放一餐喔 4. 批量送審後,可以做一定程度內放大製程改良再確效,但是送審資料跟藥證沿用(三十倍
資料備齊 送審 取得藥證
happy happy
結果需求變高了
所以跟客戶簽了大批的訂單
一年的需求量 變成 60萬
既然客戶都下訂單了
那老闆就說
不要客氣
快點買料
我們來試製二十萬的吧
這樣我們可以用一樣的人工
一年做三批 把六十萬的訂單完成✅ (不然一萬的批量要做六十批 一批要做兩個禮拜的話,做不完)
做大批量試製確效
有些主管會覺得
一次做二十萬也很抖
會叫我們
雖然我們最終目標是要做二十萬
不過 五萬的也做一下吧
這樣一年12批
也是能做完
而且二十萬的試製批 可以試製三次五萬的還有剩 但是以試驗跟收集數據來說 是一次跟四次的區別
而且取得五萬的生產批許可之後也可能用得到
五萬跟二十萬的批量
把生產批次紀錄跟檢驗資料整理整理
通通送進去食藥署
希望對方核准我們藥證內
新增五萬跟二十萬批量的生產方式
為什麼藥廠覺得品質合格的東西
送資料進去食藥署
結果會被覺得品質不合格
被退貨其實沒有被退貨
而是這個生產方式本來就沒有被批准前
也不能送貨啊⋯⋯
要生產方式被核可才可以
這個檢驗項目啊
評分方式 跟 結果判定方式
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樣
有一個考試 標準60分及格
你只要考超過60分就合格
這是一般的人的想法
藥廠是標準60分以上
我做三批確效
前面兩批 70 分 71 分
第三批出現 63分
就會被判定有問題
明明在標準之內
結果被判定有問題
也有可能是兩批 65分 67分 第三批出現80分
這個第三批也會被判定品質有問題
只要有不合群的分數 不管是變好還是變差 都會被判品質需要調查
不准出貨
而是我們需要去找出科學解釋
為什麼其他批都這麼優秀
這批居然如此愚蠢
如果有合理解釋
那這批在標準範圍之內的產品
就能用
沒有合理解釋
這批就算在標準範圍內的產品
就會是不合格
科學驗證的合理解釋
所以才會本來不行的部分
又通過了
講一下怎麼會產生時好時壞的問題
通常都是操作人員
以下例子不是我公司的
是我同事去聽製程放大課程
講師說的(就不說那個公司了)
發現他們做了三批之後
那個產率時好時壞
經過調查
老鳥生產的時候
產率很差
菜鳥做的時候
產率變好
他們研發人員就請現場操作人員來講他們怎麼操作的
生產時間過去現場看
操作人員怎麼做的
經過幾天的
埋伏觀察之後發現菜鳥在投料的時候
怕怕的 所以都慢慢丟 動作很慢
可能丟20公斤的料 要花兩個小時
老鳥沒有在怕的 直接全部倒下去
10分鐘做完
這個在研究室階段其實觀察不出來
你丟2克的東西跟丟20克的東西 在實驗室都是一秒鐘跟一分鐘的事情
慢慢丟產率比較好
但是菜鳥會變成老鳥
久了他們也學會10分鐘結束這一回合
因為你慢你就會被公幹所以那個公司就購買了定量投料機
可以設定投料速度
讓研究人員可以在批次上寫每次操作設定投料速度多少
後來聽說這個事情就解決了
產率高低
其實跟產品能不能使用沒有關係
這些產率不管高或低的產品
檢驗過後都在合格分數之內
都是能用的
但是如果只要有不合群的數據跑出來
藥廠就要展開調查
直到找到科學根據的合理解釋之後
才能放行產品
(這也為什麼產品批號很重要 這次不是有在吵疫苗卡要註明批號)
那為什麼藥廠判斷ok
到食藥署判斷不ok
我講一個很小很小的例子
發生我們公司裡面的
其實是研究人員認為的常識判斷
不一定別人也認為是常識判斷
假設我製程有用到 鈀金屬做催化劑
我產品成品檢驗就要做
鈀金屬含量檢測
藥品還要做安定性檢驗
就是每個生產批號
在藥廠都要留存
做n年的安定性檢驗
就是過三個月、半年、一年、一年半...
拿出來再做檢驗
成品檢驗項目 寫了10個檢驗項目
安定性檢驗 寫了6個檢驗項目
然後就送去品保
品保就退件
叫a寫
為什麼檢驗項目安定性比成品檢驗少的理由
A來問我們
我們就給他
白眼1. 重金屬含量不會增減 因為包裝好好的 他又不是在裡面核融合、核分裂 碳不會變成鈀好嗎⋯⋯ 2. 有機溶劑含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他們是包裝好的 空氣裡面也不會沒事有溶劑 所以他只會飄走 不會增加
以上兩點我們就會覺得是常識 不過想想 對一個普通人 解釋碳不會變成鈀 所以本來鈀有多少 放5年他一樣是多少這個事情 可能要白紙黑字寫下來
為什麼不自己用常識通過而是退件
就是因為
呃 他不能幫我們做任何判斷
要我們自己寫
他都不能幫我們寫
因為空氣裡面有水分
藥品可能吸水
所以這就是所謂的科學根據的合理理由
你懂為什麼碳不會變成鈀
要幾年我就不算了如果可以放個幾年變鈀的話
根本搖錢樹
我們每次都這樣說
因為鈀超貴
拜託鈀變多吧
我們都不用做事
等他在倉庫自己變就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