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胖
【台灣文學29日】

上一日,我們簡單談了1950年代中期「現代主義」小說的浮現。接下來,我們具體來讀一位學者、一位作家的文章,直接感受他們所規劃、所創作出來的「現代小說」是怎麼回事。

學者,當然是我重複提了好幾次的夏濟安。他的〈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可以說是戰後現代主義小說最重要的一篇評論,幾乎可以說是「手把手教大家寫現代小說」的程度。台灣戰後的現代主義小說不像新詩,它沒有自己的宣言,最接近宣言地位的文獻,或許就是這篇了。

而作家,我們將選讀陳映真早期的作品。陳映真躍上文壇的「新人年」,就是他的第一個「爆發年」。他在《筆匯》上新作連發,更有許多已成台灣文學的經典,那是往後的他自己也難以超越的。

台灣文學29日丨早星的天空如此孤冷:陳映真「現代主義」時期選讀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