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說
Wed, Jul 7, 2021 1:16 PM
12
2
立繪過分精緻、背景大還要更大...談談中國二次元遊戲的美術困境 | udn遊戲角落
今天早上本來想聊這個話題,但是身體實在撐不住,功課做到一半就廢了,現在回頭直接講結論吧——如果中國立繪市場的現況,真如原文所言
(雖然對我來說是一篇不夠全面的分析
:『既然在風格上怎麼都拉不開差距,有些廠商就計劃從「內容」找差距。』這部分我是無法接受的
這表示,中國遊戲立繪市場中,業界嚴重缺乏企劃與畫家之間,設計學的溝通能力或是足以扮演溝通橋樑的設計師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Wed, Jul 7, 2021 1:16 PM
最好的例子其實文章中也自己提出了,這張出自《偶像大師》:
我不知道文章的範例夠不夠全面性代表中國立繪市場,但以其列舉的作品,跟這張《偶》圖作比較,甚至是其他列舉的日系作品,差別都只是在構圖問題而已
而構圖這件事,絕對跟畫家的風格無關,但與知識有關。畫家風格歸畫家風格,構圖影響的是故事性,企劃端如果可以提供畫家構圖上的技術支援,中國畫家一定也端得出日系水準的作品,而不是眼前過分精緻與背景過大的畫面——換言之,中國流行插畫界,缺乏構圖技術與資源的開發和探討,但這個現象很不可思議,因為我還沒看過哪個繪畫業界講不出構圖這種事了,這簡直就是你吃飯至少也得先要有副碗筷的事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Wed, Jul 7, 2021 1:16 PM
Wed, Jul 7, 2021 1:18 PM
我做了構圖輔助線來看,《偶》圖使用了向心構圖法,在橘色輔助線可以看出,背景的投射燈光、舞台延伸,不只是正好符合透視的輻射線,同時也是視線的凝聚,可是這個視線引領的終點卻不是在愛豆身上,是在他那緊握的拳頭上
綠色輔助線分析的是人物動作,原本是愛豆的舞臺動作,用輔助線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四邊形的幾何構圖,就是一個拉弓的姿勢
所以整體看下來,《偶》圖先利用向心構圖法,強調了愛豆左手拳頭的力量,再以拉弓的姿勢做引導構圖,將力量從右手指尖一鼓作氣的釋放出去,如下圖箭頭: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Wed, Jul 7, 2021 1:16 PM
如此就能充分展現出,一個擁有巨星氣勢的愛豆舞台魅力,他一人就能指揮全場的力量,該何去何從
Miku也有可愛的小指尖
這個表現方式,跟畫家的風格無關,更與畫技等級無關,單純是觀念問題,任何一個畫技還搬不上檯面的菜逼八,跟著這個構圖去畫,都能有一定程度的力量展現
這不是什麼很難的知識,美術史上這種畫法也很常見,根本就是教科書裡的經典示範,原文中在《偶》圖之後的下一張畫,則是大量採用圓角幾何與線條完成的作品,同樣在背景採用了力量放射法來呈現。但是中國畫家與市場的困境,卻沒辦法用這種方式去攻略的話,那還是要歸咎到我一開始認為的,原文中沒有分析到的市場因素:
流行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Wed, Jul 7, 2021 1:16 PM
中國立繪困境來自於『這樣的商品才好賣』的問題,也就是說這是現在消費市場的流行,與畫家風格、企劃選擇,甚至是我提到的設計學觀點,全都無關,單純是買賣問題
我不會覺得中國立繪品質很糟,如果這種買賣選擇,要算得上是一種負評的話,那這就是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惡性循環,而這篇原文的評論,則代表了物極必反的省思,展露了中國市場忽略了提供更多樣化商品選擇的可能性,更甚至是害怕脫離這個舒適圈,因為很有可能一跨出去,公司就會面臨GG的風險,是一個競爭力更加異常緊迫且非常脆弱的產業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Wed, Jul 7, 2021 2:57 PM
那阿咧你要看一下另外一棚偶大的圖嗎
這是預覽圖
這是點開的大圖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Wed, Jul 7, 2021 3:12 PM
路過的殘陽君
: ㄍ這操作太惡意了啦!!!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Wed, Jul 7, 2021 5:07 PM
當初的P們的反應:以前只是把角色放到角落,現在終於連人都看不到了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Wed, Jul 7, 2021 5:08 PM
看這張圖你覺得這張是誰的卡片?沒錯,最左邊趴著睡的那位
冰寒之府‧追與逃之地
@unfamiliar
Thu, Jul 8, 2021 12:09 AM
我看了半天覺得哪裡不太對,於是又重看了好幾次,原來作者文章就講的兩件分開的事了,啊咧你又發散思維到了第三件事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Thu, Jul 8, 2021 12:27 AM
冰寒之府‧追與逃之地
: 因為我覺得他講的都不對,我認為這個現象還要看市場因素,但他觸及很少,文裡只看到現象的發展,沒有看到市場與這個現象的互動影響,更微妙的是也只提及日系作品而沒有歐美(人家歐美在構圖學上的分工與工程展現更強),應該更全面的來探討到底有沒有真的捲起來。所以最後才說加入市場討論的話,這不是什麼對不對、捲不捲或困不困境的事,流行也不會是永久的,像是這樣的反思出現,通常也代表下一波試圖改變現狀的新動機與動能的開始
冰寒之府‧追與逃之地
@unfamiliar
Thu, Jul 8, 2021 12:42 AM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 就他本身文章講到的其實是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的兩件事,立繪外包其實就跟顧客向裁縫訂製衣服一樣,總不能顧客要求褲子裁縫出給他裙子還說他覺得裙子比較好吧?中國遊戲市場的單一化純粹就是企業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市場問題,和繪師本身並沒有多大關係。
冰寒之府‧追與逃之地
@unfamiliar
Thu, Jul 8, 2021 12:43 AM
然後偶像大師那張真的是立繪嗎?我怎麼覺得像是CG......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Thu, Jul 8, 2021 12:50 AM
冰寒之府‧追與逃之地
: 對啊,但他說是一種困境,就不懂困在哪裡啊
不只是他列舉的日系畫作看起來都像是故事插畫,他在一開始說明立繪背景發展時,原本是人物與背景比例逐漸懸殊,但最後突然丟了一張『
背景似乎沒有再大下去的必要了,在圖片多加幾個人也是一種選擇。
』時,我整個腦子都WTF了一下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Thu, Jul 8, 2021 12:54 AM
是卡圖cg沒錯,角色立繪是另外的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Thu, Jul 8, 2021 12:59 AM
寫這篇也是因為看到其他業內夥伴說:『歐美卡牌本來就要含背景,這樣算捲嗎?』才跳進去看他到底在講什麼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Thu, Jul 8, 2021 1:02 AM
Thu, Jul 8, 2021 1:03 AM
路過的殘陽君
: 概念上都是有人物、有背景,但日系的比例比較平衡的意思
((((((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Thu, Jul 8, 2021 1:07 AM
拿CG擷取人物圖當立繪的,同樣的是CY的公連就有,然後出現了無論何時何地都拿劍威脅別人的偶像迷因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Thu, Jul 8, 2021 1:08 AM
後來總算有正常立繪了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Thu, Jul 8, 2021 1:11 AM
終於發現不能讓迷因繼續下去,所以才要另外製作立繪的意思嗎?這是課本上名人頭像等級的迷因吧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Thu, Jul 8, 2021 1:14 AM
不過提到背景元素越來越豐富的,我直覺想到的是碧藍幻想啦,不過一開始抽到角色就真的只是立繪,要解放/終解後才會再追加像是一幅大張CG那樣,又或者是整張可以放在遊戲主頁的SKIN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Thu, Jul 8, 2021 1:17 AM
初期
解放
終解
路過的殘陽君
@zan800920
Thu, Jul 8, 2021 1:18 AM
某種意義上符合該文提出的演化論啦(笑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kastru
Thu, Jul 8, 2021 1:26 AM
不過原文是說到後來,已經沒有在分初、中、final的程度了,每一張都是大圖
但是《白夜極光》的例圖,那個背景根本就沒什麼好說的
載入新的回覆
(雖然對我來說是一篇不夠全面的分析:『既然在風格上怎麼都拉不開差距,有些廠商就計劃從「內容」找差距。』這部分我是無法接受的這表示,中國遊戲立繪市場中,業界嚴重缺乏企劃與畫家之間,設計學的溝通能力或是足以扮演溝通橋樑的設計師
我不知道文章的範例夠不夠全面性代表中國立繪市場,但以其列舉的作品,跟這張《偶》圖作比較,甚至是其他列舉的日系作品,差別都只是在構圖問題而已
而構圖這件事,絕對跟畫家的風格無關,但與知識有關。畫家風格歸畫家風格,構圖影響的是故事性,企劃端如果可以提供畫家構圖上的技術支援,中國畫家一定也端得出日系水準的作品,而不是眼前過分精緻與背景過大的畫面——換言之,中國流行插畫界,缺乏構圖技術與資源的開發和探討,但這個現象很不可思議,因為我還沒看過哪個繪畫業界講不出構圖這種事了,這簡直就是你吃飯至少也得先要有副碗筷的事
我做了構圖輔助線來看,《偶》圖使用了向心構圖法,在橘色輔助線可以看出,背景的投射燈光、舞台延伸,不只是正好符合透視的輻射線,同時也是視線的凝聚,可是這個視線引領的終點卻不是在愛豆身上,是在他那緊握的拳頭上
綠色輔助線分析的是人物動作,原本是愛豆的舞臺動作,用輔助線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四邊形的幾何構圖,就是一個拉弓的姿勢
所以整體看下來,《偶》圖先利用向心構圖法,強調了愛豆左手拳頭的力量,再以拉弓的姿勢做引導構圖,將力量從右手指尖一鼓作氣的釋放出去,如下圖箭頭:
如此就能充分展現出,一個擁有巨星氣勢的愛豆舞台魅力,他一人就能指揮全場的力量,該何去何從
Miku也有可愛的小指尖這個表現方式,跟畫家的風格無關,更與畫技等級無關,單純是觀念問題,任何一個畫技還搬不上檯面的菜逼八,跟著這個構圖去畫,都能有一定程度的力量展現
這不是什麼很難的知識,美術史上這種畫法也很常見,根本就是教科書裡的經典示範,原文中在《偶》圖之後的下一張畫,則是大量採用圓角幾何與線條完成的作品,同樣在背景採用了力量放射法來呈現。但是中國畫家與市場的困境,卻沒辦法用這種方式去攻略的話,那還是要歸咎到我一開始認為的,原文中沒有分析到的市場因素:流行
我不會覺得中國立繪品質很糟,如果這種買賣選擇,要算得上是一種負評的話,那這就是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惡性循環,而這篇原文的評論,則代表了物極必反的省思,展露了中國市場忽略了提供更多樣化商品選擇的可能性,更甚至是害怕脫離這個舒適圈,因為很有可能一跨出去,公司就會面臨GG的風險,是一個競爭力更加異常緊迫且非常脆弱的產業
那阿咧你要看一下另外一棚偶大的圖嗎這是預覽圖
這是點開的大圖
當初的P們的反應:以前只是把角色放到角落,現在終於連人都看不到了看這張圖你覺得這張是誰的卡片?沒錯,最左邊趴著睡的那位
不只是他列舉的日系畫作看起來都像是故事插畫,他在一開始說明立繪背景發展時,原本是人物與背景比例逐漸懸殊,但最後突然丟了一張『背景似乎沒有再大下去的必要了,在圖片多加幾個人也是一種選擇。』時,我整個腦子都WTF了一下
後來總算有正常立繪了終於發現不能讓迷因繼續下去,所以才要另外製作立繪的意思嗎?這是課本上名人頭像等級的迷因吧解放
終解
但是《白夜極光》的例圖,那個背景根本就沒什麼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