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里×薰嗣戀愛中×
Facebook
Facebook

【專屬嚮導訪談-深夜QA-TIME】part1.

嗨,我是本期 〈全人類復育計劃〉 的主辦方之一, PLAN×MN 組織裡頭的鄭里。 PLAN×MN 是我和好(損)友 韓立彰 在2019年,成立的以促進網路寫作者合作與交流的聯合創作組織。今年也迎來了第三期的創作企劃(前兩期企劃成品歡迎下面直走,留言區參觀)。自07/01報名開跑以來,未達一週已經收到過半的申請資料,報名狀況比預想中踴躍許多,真的很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喜歡,與支持。(……下收)

https://images.plurk.com/33OTqL7L6aYIV9BM9JbZrk.jpg
鄭里×薰嗣戀愛中×
最初與韓構思這個寫作企劃時,一方面正面臨疫情的險峻時候,想著或許我們能夠透過一起寫作,回應、抒發、反思人與社會,或者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係;另一方面,我們期待,並且希望這個企劃使參與的作者們,以及閱讀的讀者們試想,在失去情感的設定之下,如何發現個體或群體對話的嶄新意義。
鄭里×薰嗣戀愛中×
由於這次的企劃帶有實驗性質,也是第一次公開招募比以往數量龐大的作者們,在意料之中地,陸續收到許多參與作者們提問。為了好好替大家解惑,今晚我們邀請到來自 「全人類復育計劃執行機構」 ,負責引導倖存者們完成旅途的兩位 「嚮導」 ——潘(Pan)與彌修斯(Metheus),在此逐一回覆大家的問題。(everybody掌聲噪起來~!👏👏👏👏)
鄭里×薰嗣戀愛中×
彌:😌 各位晚上好,彌修斯在此為大家服務。
潘:嗯,所以回答那邊大字報的問題就可以了嗎?
  
(那麼就開始叭:#全人類復育計劃 QA part 1)
鄭里×薰嗣戀愛中×
【#關於企劃創作 】
  
1️⃣ 故事的主角必須得是作者本身嗎?
彌: 🤔🤔☺️無法判別內容,無法回覆。
潘: 看不懂問題,請嘗試新的問題。
里: 等等等等!這題我來回答!故事的主角「不一定」得是作者本身。「倖存者」可以是任何人,甚至不必是「主角」或者「主述者」。本企劃避免限制作者的創作與想像,歡迎大家打破固有規範,自由創作。
鄭里×薰嗣戀愛中×
2️⃣ 一定要做出選擇(是否交付情感)嗎?
彌: 😌😌嗯,關於這個提問,雖然本機構致力於全人類的復育,並且願意盡力協助每一位「倖存者」,但我們並不會干涉,或者限制「倖存者」的決定,各位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未來。
鄭里×薰嗣戀愛中×
3️⃣若我的作品中出現複數角色——假設我另創造出一名「倖存者」,他是否也會收到來自機構的訊息?如若會,他也同樣可以決定是否得以交付,並申請全新的情感性質嗎?如若不會,是否代表世界觀設定中,並不是所有倖存者皆會被「找到」?
里: 如果故事中有其他倖存者,作者可以自行決定他們會不會被機構「找到」,然而這些角色將不會在「潘」與「彌修斯」這兩名嚮導的協助範圍內,當然,如果要在故事中,另外替角色們設計自己筆下的嚮導,也是沒問題的喔。
鄭里×薰嗣戀愛中×
4️⃣可以在繳交的數據(故事)裡面寫到抵達機構的事情嗎?也許再加上一些抵達後可能發生的對話的想像?能否在記錄中留下一些想對未來可能閱讀到這份紀錄的人說的話呢?
彌: 以上的提問,答案皆為:「可以的」。「全人類復育計劃執行機構」是實體存在的建物,我們盡可能在所有可及的時空及世界線中設立據點,大多皆由像我與潘這樣的人工智能運作。另外,關於「在記錄中留下想要對未來世代說的話」這件事情,當然非常歡迎。☺️☺️☺️💗💗💗對於人類的復育也具有相當程度的貢獻。
鄭里×薰嗣戀愛中×
5️⃣當我提出申請,機構會尋找完全符合我描述的情感性質,或者尋找相似的性質呢?換言之,我提出的申請是否只能從固定的情感性質中選擇?
潘: 倖存者們提出申請時,本機構會盡可能找到相似度最高的情感性質,交付給倖存者。也就是說,申請的內容不必限制在框架中,可以自由進行選擇,唯一的限制是——只能選擇一項情感性質喔。🤫🤫😉
鄭里×薰嗣戀愛中×
【#關於世界觀 】
  
1️⃣故事文案提及:「瘟疫蔓延200年」,那麼最初的人們生活的狀態,還是和現世一般正常,並且擁有一切情感;直到瘟疫襲來,多數人類受到感染而死亡,因此漸漸地只留下體內仍留存一項「情感性質」的「倖存者」,是不是這樣呢?
彌: 😳😳😳☺️是的!您好棒呀!
潘: 彌修斯?你在自嗨什麼?🤨🤨
彌: 潘總是好兇呢。☺️
鄭里×薰嗣戀愛中×
2️⃣故事文案提及:「瘟疫蔓延200年」的時間,意味著200年後,人類文明即將復甦,或者毀滅?
彌: 每個時空、世界線皆存在無數不同的變相與可能性,很抱歉彌修斯無法正確地為您解答。😔😔因為最終,生與滅皆是有可能發生的。
人類是神奇,並且是無法由我們「嚮導」所理解的物種,或許這場瘟疫結束之後會如何,亦只有生在瘟疫中的人類更為清楚了……
鄭里×薰嗣戀愛中×
3️⃣請問除了瘟疫蔓延的設定之外,主辦單位是否還有其他更加詳細的世界觀設定,或者創作規範呢?(例如:科技發展、社會背景、地域特色等)
里: 關於世界觀的詳情,可以由創作者自行定義,只要符合設定之「瘟疫」,「倖存者」,「決定與機構申請交換或不交換情感」即可,歡迎自行發揮創意。
鄭里×薰嗣戀愛中×
4️⃣一旦我提出申請,我需要做什麼呢?該世界觀有可互動的NPC嗎?
彌: ——什麼NPC?😳😳😳
里: (NPC就是你和潘啊……)沒事,這題我來答。其一,向機構提出交換情感性質的申請之後,您的「嚮導」將會將您體內原有的情感登錄儲存至「情感資料庫」;同時開始為您尋找您所想要的新的情感。您可以等待,以及繼續您的旅行。其二,本企劃設計「嚮導」這個角色,主要希望藉由他們輔助作者創作,以及解疑在旅途中遇見的困境,除兩位「嚮導」之外,不存在由官方塑造的其他角色。希望作者自行在自己的作品裡面發揮,讓筆下的主角不要太受「嚮導」影響。
鄭里×薰嗣戀愛中×
5️⃣倖存者將如何收到來自機構的訊息呢?(手機簡訊?信件?雷射投影?)
潘: 🤔😏😏根據各個時空的科技發展不同,我們會以各種可能的方式,與倖存者聯繫,但為了能確保能隨時隨地幫助倖存者,我們會盡量選擇方便且能緊密聯絡的媒介。……至於其他更詳細的部分,嗯,就屬於本機構的高級機密了。
鄭里×薰嗣戀愛中×
【#關於倖存者 】
  
1️⃣所謂的「倖存者」具體是什麼樣的存在呢?例如他們感染了瘟疫,之後得幸存活下來;或者他們從未被感染?他們是生病,或者是病癒的狀態呢?
潘: 根據機構目前掌握的資料,「倖存者」是受到瘟疫的病毒感染後,發生情感消失的症狀,然而最後尚留下一種情感性質,因而沒有死亡的人類。若要定義的話,倖存者皆是處於「染病中」的狀態。目前資料中尚無例外的個案。
鄭里×薰嗣戀愛中×
2️⃣只存在一項情感特質的「倖存者」僅能夠不斷經歷同樣的感覺/情緒嗎?情感特質是否僅限喜、怒、哀、樂;或者也包含人類的其他個性?
彌: 可以這麼說,即使身為「嚮導」,我們也無法真正理解人類所謂的情感,據本機構多年研究,「倖存者」照理而言只會感受到一種情感性質,又或者某些時候沒有任何感受。而所謂「情感性質」並不只包含情緒——而是所有身為人類的,所有可能擁有的「情感性質」,「個性」,甚至偶一瞬間的「心情」。
鄭里×薰嗣戀愛中×
3️⃣僅存的一項「情感特質」在「倖存者」體內,是否有被消耗殆盡的可能呢?
潘: 🤔🤔🤔嗯……很意想不到的問題,就目前機構找到的倖存者中,不曾發生這樣的案例,不過也不排除類似的可能,如果情感耗盡,應該也是會死的。😉
里: 你在這句眨眼很恐怖欸。
鄭里×薰嗣戀愛中×
… OFF AIR …
鄭里×薰嗣戀愛中×
里: 好的,那我們感謝兩位嚮導替我們解答,至於這則貼文中沒有回答到的問題,之後會在第二回的QA中回答,明天同一時間敬請鎖定粉絲專頁這邊叭!無論是已參與,或者有意參與 全人類復育計劃 文手聯合創作企劃 的作者,以及對這個寫作企劃感到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將你們的提問直接放在留言區,相信兩位嚮導都會加以詳盡解說。 請盡量避免私訊留言,以利主辦方順利進行企劃流程
鄭里×薰嗣戀愛中×
彌: 沒有問題,我們會盡力協助大家的。☺️☺️
潘: 嗯,雖然工作增加很麻煩,看來今天又要加班了……但能幫上「倖存者」的忙才是最重要的。
鄭里×薰嗣戀愛中×
里: (人工智慧也會怕麻煩嗎……)咳,最後提醒大家,這個企劃的參與人數僅限20個名額,目前作者們的報名狀況相當踴躍,如果提早徵得足夠人數的作者,也可能會提早結束報名喔。建議還在觀望中的朋友緊來卡位,那我們就下回的QA見!😆😆👋👋
鄭里×薰嗣戀愛中×


【活動須知】
• 徵集名額:20名文字創作者
• 字數規範:字數三萬字以內
• 作品體裁:短文,小說,散文皆可
• 特別注意:本企劃不徵收新詩作品
•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07/16
• 稿件繳交:完成報名~08/16
  
※ 本企劃不接受同人/二次創作等作品
※ 為維護企劃品質,主辦方保有篩選報名者之權利
鄭里×薰嗣戀愛中×


【報名方式】
Step1️⃣ 點擊連結取得報名表
Step2️⃣ 私訊通關密語: 全人類復育計劃 取得報名表
Step3️⃣ 填寫報名表完成後,私訊粉絲專頁回報。
Step4️⃣ 請注意,報名完成不等於已加入此寫作企劃,請耐心等候主辦單位審閱您的資料。
  
⭐ 已填寫報名表的作者們,我們將主動向您通知結果;如有其他疑問,歡迎在本貼文留言區提出。
為維持流程順暢,請勿以私訊的方式提問
鄭里×薰嗣戀愛中×


【主辦單位】plan × MN
→由創作者 鄭里韓立彰 於19年成立的寫作企劃組織,腦洞大開,或者特別想要虐待自己時,便會召集各路優秀文手共襄盛舉。主旨為增進寫作互動。

→過往企劃作品:
2020 來自異域
2019 死亡現場書寫

Facebook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