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Sun, Jun 13, 2021 2:44 PM
6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高雄唯一稱得上偷跑的頂多就短時間選了三次,逼得基層已經對人口造冊這種事相當熟練(基層眼神死)
不過如果可以,這種事最好是不要再發生啦乾XDD
@chenchimai - 今天全國個案有174 例,高雄市是0本土個案。 #疫苗施打狀況 住宿型機構,...
抱歉了台北市,在你們搞長者線上預約的時候,我們這邊已經連居家護理跟完全臥床病患都造冊完了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Sun, Jun 13, 2021 2:46 PM
而且明明就有現有的系統不造冊,要高齡者線上預約,這麼反人性的設計真的太讚了XDDDDDDD
灰萄土臉 🍽
@sumi_lin0511
Sun, Jun 13, 2021 2:56 PM
高雄這才叫突襲好嗎(欸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Sun, Jun 13, 2021 3:08 PM
灰萄土臉 🍽
: 各種突襲XDDDDDDD
魯蛋❆初老的初手審神者
@net74120
Sun, Jun 13, 2021 3:11 PM
我聽到台北這樣該該
我整個傻眼……
如果高雄是突襲,那台北是特權
1000多劑,毫不猶豫給沒在造冊名單內的民眾
哈囉,第一線人員沒打到喔
而且邁邁真的比別人還要狠,知道有些第一線人員還在猶豫,想挑莫德納施打,他直接下命令,非資格符合者,直接打AZ,若不配合則以傳染病防治法處理
魯蛋❆初老的初手審神者
@net74120
Sun, Jun 13, 2021 3:14 PM
我挺支持這樣的做法啦
雖然我們都知道
莫德納比AZ好
但礙於現在的局勢,有疫苗可以打就要偷笑了
即便我們很氣笨疫苗
AZ
所造成的副作用,但還是要施打
但還是有第一線人員堅持不打疫苗,明明不符合資格,卻還想打莫德納
有時候亂世就要用重典啦
大家強制打疫苗,至少不會再擴散疫情
只是你們鳳山真的很扯,到現在還是有人在聚賭,我快瘋了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Sun, Jun 13, 2021 3:17 PM
那種個人行為我就沒辦法了,之前太相信台灣人會自我管理真的是太天真(躺)
我倒是覺得強制打疫苗大概醫護會不爽,所以對這部分到底好不好有點難判斷
但畢竟就是戰爭已開打確實也沒有讓人猶豫的空間,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還挑哪把槍比較好用,是要被敵人打死嗎orz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Sun, Jun 13, 2021 3:18 PM
Sun, Jun 13, 2021 3:19 PM
所以我覺得台北之前放任佩琪在那邊543,結果疫情一來搞得兵荒馬亂,真的是自業自得
魯蛋❆初老的初手審神者
@net74120
Sun, Jun 13, 2021 3:32 PM
Sun, Jun 13, 2021 3:36 PM
強制施打,確實造成不少醫護不爽
只是敵人在你面前,你還全身赤裸的面對他
是想跟covid-19合意性交嗎?
有的醫護是因為疫苗還沒到貨,想打打不到
但有的就在那邊挑來挑去的
像我有一個同學,明明不是專責病房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懷孕,卻吵著非莫德納不打
然後他的單位照顧的病患,都是一些臥床長者為主,我真的覺得他這樣的行為真的讓人不舒服
如果莫德納都不留給前線,給前線他們施打AZ,不就等於前鋒拿爛槍,後援拿大砲,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根本就是要讓前線送死
還在挑來挑去的,還在等莫德納到貨,在等待過程中,可能就會被covid-19弄死了
紅衣|
@hongyi696
Sun, Jun 13, 2021 5:08 PM
這兩天一直有人在以雙北確診數比較多高雄比較少這點在攻擊首批日本AZ疫苗分配數量的問題,就覺得很問號,確診數少是因為防堵措施和各種策略做得好,不代表他們不需要疫苗啊,再說疫苗是打在第一線醫護人員身上又不是打在確診者身上,當疫苗是治癒藥劑嗎...(雖然就算這樣說我弟還是會跳針不懂疫苗如何分配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Sun, Jun 13, 2021 5:34 PM
而且高雄部分分配是要給軍人施打的,雖然國軍專案確實不是只有高雄有,但海軍基地就在高雄,說高雄拿比較多是覺得可以再來一次磐石艦喔(躺)
不過如果是跳針就算,對,說的都對,高雄人不配要有那麼多的疫苗,最好全台灣的疫苗通通都優先給台北用,等台北都打完了再輪到其他縣市打(微笑棒讀)
milkmother
@milkmother
Mon, Jun 14, 2021 4:18 AM
台北也是有發紙本通知單的
Re: [新聞] 北高疫苗通知比較!社會局長忍不住批判了
只是先開放線上預約,減少群聚。就像有跟銀行申請電子帳單就不會寄紙本來,郵差與村里長與民眾的接觸就會少一些。
saluti-けい
@saluti
Mon, Jun 14, 2021 4:30 AM
到時候沒預約到的人全部跑去他說的指定場所...
為什麼要分兩種型式不乾脆直接都用安排的就好?
灰萄土臉 🍽
@sumi_lin0511
Mon, Jun 14, 2021 5:00 AM
台北的紙本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Mon, Jun 14, 2021 5:13 AM
milkmother
:
認真回一下為什麼會被罵爆好了
他的預約系統是靠網址跟QRCODE,但85歲以上的年齡層,真的是擅長操作線上系統的年齡層嗎,柯文哲說這樣設計是預設了子女會幫忙處理,但要是身旁沒有子女留置,或是子女也是年齡層是6、70歲不擅長操作網路系統的人呢?
這會造成一個問題:老人家看到要上網很麻煩>那不如去排現場好了>造成地方群聚失去線上預約分流的意義
然後一個城市8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絕對有造冊資料可以拿(因為會有重陽禮金或是相關的福利會造冊),也就是說就算不透過讓民眾登記也能靠造冊掌握需要施打的人口,到時候就依名冊安排時間施打,不需要預約也能降低在那邊現場等待注射的群聚風險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Mon, Jun 14, 2021 5:19 AM
並不是有沒有發那張紙的問題,而是發了那張紙還是要一個85歲的長者在那邊打網址或是掃QRCODE,不會用沒關係你可以現場來排隊施打,預約分流意義何在?
一樣是寄一張紙,其他縣市就是直接幫你分流通知說你什麼時候來某某地方施打就可以了
紅衣|
@hongyi696
Mon, Jun 14, 2021 5:21 AM
而且只要有先後順序,就會有人擔心落後,擔心排在後面打不到怎麼辦,能搶先預約當然要搶,然後就造成擠破頭…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Mon, Jun 14, 2021 5:26 AM
就連那個要自己採買疫苗的台東縣長也知道長者不會用網路特別弄電話專線預約
台東配8000劑AZ疫苗 採完全預約制攜雙證件接種 | 地方 | 中央社 CNA
milkmother
@milkmother
Mon, Jun 14, 2021 7:30 AM
Mon, Jun 14, 2021 7:37 AM
各地人口結構與資源不同啊,台北只要有一萬兩萬人可以自己(或靠家人)DIY再處理剩下的就好了。
不考慮各地人口因素的話,我國友邦帛琉現在已經全面接種完畢,6/15還要接國民回去打針,那正在預約的全台灣縣市不都是(ry
milkmother
@milkmother
Mon, Jun 14, 2021 7:30 AM
灰萄土臉 🍽
: 這是里長自己發的通知單,不是正式的版本吧。
milkmother
@milkmother
Mon, Jun 14, 2021 8:00 AM
Mon, Jun 14, 2021 8:48 AM
我不曉得你有沒有看到通知單最下面,符合資格但無法上網預約者是6/16及6/17(註明了地點與時段)開始施打,上網預約的才是6/15跟16,這就是把人群分散開來進行作業。
還是要說高齡者都不識字呢?
去年台北平均壽命將近84歲,其他縣市的高齡者人數相對少一些,做法不同很正常。
我國發振興券有分紙本跟電子,紓困也有線上跟紙本辦理,人多的地方推出多種作業方式給民眾自由選擇,人少的地方可以統一辦理,只要能順利作業就好了。
紅衣|
@hongyi696
Mon, Jun 14, 2021 8:08 AM
比較各縣市疫苗施打服務 吳思瑤:台北拜託請跟上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milkmother
@milkmother
Mon, Jun 14, 2021 8:46 AM
其實現在很多業者都有推乘車優惠,也不一定要政府給補貼
疫情 | 大都會計程車是出門最佳防疫工具,專屬空間,不必人擠人,社交距離夠,司機戴口罩,勤消毒,風險最低...
用 Uber App 叫車安全往返疫苗接種 兩趟五折乘車優惠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高雄市計程車業者真的面臨很大的困境,市政府設法媒合運輸跟宅配工作是很好的
影/小黃掀「退租潮」 高雄計程車行哭快倒閉了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Mon, Jun 14, 2021 9:56 AM
Mon, Jun 14, 2021 9:57 AM
我有看到分日期,但問題不是出在網路跟現場分流這部分,他有做到分流,但現在大家討論是有更好的方法,他選了一個沒有那麼貼心的方案
這種讓民眾自己決定是要網路還是實際跑一趟而非政府造冊安排,會讓接種院所很難估算在某個時段實際會有多少人去施打,你估太多空置醫療量能,你估太少來不及消化施打人潮就容易造成無謂群聚
還有台北市明明能拿出這張圖表
他們公布的資料還比高雄公布的資料更精準,表示他們絕對能有掌握台北長者名冊的能力,但他們要民眾自己DIY...
如果你覺得只要有做到分流就好了,那,對,他做到分流了很棒。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Mon, Jun 14, 2021 10:19 AM
還有都扯到人口結構,如果台北老人人口太多無法消化,他可以、不要、一口氣、就打85歲以上的人。
高雄是優先施打87歲以上之後再慢慢打下來,人口不同是事實,但也有解方的。
但你覺得他很棒的話那就好。
忙到病軌/病
@virusann
Tue, Jun 15, 2021 3:17 AM
更:
有更多資料出來了,我非台北市民只能看人雲操作
網路分流的意義在要利用數據分析更精準的分化人潮、節省人事上的工作,如果一個系統只會讓人要花更多的力氣在那邊對名單發簡訊,根本沒有省下人工的系統,就是花拳繡腿,讓已經很緊繃的醫療人力又要花一堆時間在那個破系統上orz
載入新的回覆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高雄唯一稱得上偷跑的頂多就短時間選了三次,逼得基層已經對人口造冊這種事相當熟練(基層眼神死)
不過如果可以,這種事最好是不要再發生啦乾XDD
高雄這才叫突襲好嗎(欸
我整個傻眼……
如果高雄是突襲,那台北是特權
1000多劑,毫不猶豫給沒在造冊名單內的民眾
哈囉,第一線人員沒打到喔
而且邁邁真的比別人還要狠,知道有些第一線人員還在猶豫,想挑莫德納施打,他直接下命令,非資格符合者,直接打AZ,若不配合則以傳染病防治法處理
雖然我們都知道
莫德納比AZ好但礙於現在的局勢,有疫苗可以打就要偷笑了
即便我們很氣笨疫苗
AZ所造成的副作用,但還是要施打但還是有第一線人員堅持不打疫苗,明明不符合資格,卻還想打莫德納
有時候亂世就要用重典啦
大家強制打疫苗,至少不會再擴散疫情
只是你們鳳山真的很扯,到現在還是有人在聚賭,我快瘋了
我倒是覺得強制打疫苗大概醫護會不爽,所以對這部分到底好不好有點難判斷
但畢竟就是戰爭已開打確實也沒有讓人猶豫的空間,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還挑哪把槍比較好用,是要被敵人打死嗎orz
只是敵人在你面前,你還全身赤裸的面對他
是想跟covid-19合意性交嗎?
有的醫護是因為疫苗還沒到貨,想打打不到
但有的就在那邊挑來挑去的
像我有一個同學,明明不是專責病房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懷孕,卻吵著非莫德納不打
然後他的單位照顧的病患,都是一些臥床長者為主,我真的覺得他這樣的行為真的讓人不舒服
如果莫德納都不留給前線,給前線他們施打AZ,不就等於前鋒拿爛槍,後援拿大砲,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根本就是要讓前線送死
還在挑來挑去的,還在等莫德納到貨,在等待過程中,可能就會被covid-19弄死了
不過如果是跳針就算,對,說的都對,高雄人不配要有那麼多的疫苗,最好全台灣的疫苗通通都優先給台北用,等台北都打完了再輪到其他縣市打(微笑棒讀)
Re: [新聞] 北高疫苗通知比較!社會局長忍不住批判了
只是先開放線上預約,減少群聚。就像有跟銀行申請電子帳單就不會寄紙本來,郵差與村里長與民眾的接觸就會少一些。
為什麼要分兩種型式不乾脆直接都用安排的就好?
台北的紙本
認真回一下為什麼會被罵爆好了
他的預約系統是靠網址跟QRCODE,但85歲以上的年齡層,真的是擅長操作線上系統的年齡層嗎,柯文哲說這樣設計是預設了子女會幫忙處理,但要是身旁沒有子女留置,或是子女也是年齡層是6、70歲不擅長操作網路系統的人呢?
這會造成一個問題:老人家看到要上網很麻煩>那不如去排現場好了>造成地方群聚失去線上預約分流的意義
然後一個城市8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絕對有造冊資料可以拿(因為會有重陽禮金或是相關的福利會造冊),也就是說就算不透過讓民眾登記也能靠造冊掌握需要施打的人口,到時候就依名冊安排時間施打,不需要預約也能降低在那邊現場等待注射的群聚風險
一樣是寄一張紙,其他縣市就是直接幫你分流通知說你什麼時候來某某地方施打就可以了
不考慮各地人口因素的話,我國友邦帛琉現在已經全面接種完畢,6/15還要接國民回去打針,那正在預約的全台灣縣市不都是(ry
還是要說高齡者都不識字呢?
去年台北平均壽命將近84歲,其他縣市的高齡者人數相對少一些,做法不同很正常。
我國發振興券有分紙本跟電子,紓困也有線上跟紙本辦理,人多的地方推出多種作業方式給民眾自由選擇,人少的地方可以統一辦理,只要能順利作業就好了。
高雄市計程車業者真的面臨很大的困境,市政府設法媒合運輸跟宅配工作是很好的
這種讓民眾自己決定是要網路還是實際跑一趟而非政府造冊安排,會讓接種院所很難估算在某個時段實際會有多少人去施打,你估太多空置醫療量能,你估太少來不及消化施打人潮就容易造成無謂群聚
還有台北市明明能拿出這張圖表
他們公布的資料還比高雄公布的資料更精準,表示他們絕對能有掌握台北長者名冊的能力,但他們要民眾自己DIY...
如果你覺得只要有做到分流就好了,那,對,他做到分流了很棒。
高雄是優先施打87歲以上之後再慢慢打下來,人口不同是事實,但也有解方的。
但你覺得他很棒的話那就好。
有更多資料出來了,我非台北市民只能看人雲操作
網路分流的意義在要利用數據分析更精準的分化人潮、節省人事上的工作,如果一個系統只會讓人要花更多的力氣在那邊對名單發簡訊,根本沒有省下人工的系統,就是花拳繡腿,讓已經很緊繃的醫療人力又要花一堆時間在那個破系統上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