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 地球圖輯隊
傳統文化講求以和為貴,回嘴是「沒大沒小」,隱忍才「不傷和氣」。
和爸媽吵架是不孝嗎?心理學家剖析青少年親子衝突的內心小劇場 | DQ 地球圖輯隊
孩子即便有不同的自我期待,在孝道壓力下也可能壓抑自我,不敢正面溝通。

避免衝突是糟糕的和諧,那要怎麼達到「合而不同」的境界?
 
研之有物 文/陳子萱;美術/林洵安
-----
掌握世界大小事,就從追蹤地球圖輯隊開始!
@DQnews
DQ 地球圖輯隊
贊助DQ 您的支持,能讓DQ成就更好的內容
愛地球不要等!DQ 需要你的贊助
尼亞/十年睦粉
父不慈 子不孝 儒家思想可笑可笑
DQ 地球圖輯隊
其實敬老尊賢也有點妙,倚老賣老的那種人何必給予敬重,尊賢的話無論年紀再小都可以是學習的對象
阿虛(キョン)
只尊賢不敬老
羽縫零夜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明明華人社會政治上推崇儒家 卻沒有得其精髓 也沒有負起帶動社會風氣的責任
歌月🎤神誕日快樂
你怎麼知道我剛剛在跟我爸吵架!
DQ 地球圖輯隊
疫情期間如果是跟家人同處的話,吵架機率想見 (ry
Jyaki
(創傷發作)
DQ 地球圖輯隊
掱.?
看來是大家都遇到的情況呢
昭寧✧廚子不足
前兩天才跟家人吵架耶,我爸罵我頭殼壞掉,我罵回去你才頭殼壞掉,然後躲回房間哭哈哈哈哈哈哈哈
妹吉 💫 地球
吵架就像大掃除,在變乾淨以前總是會經歷髒污都被清掃出來看似混亂的狀態。掃除的過程很辛苦,生理累,心理更是有如何取捨、如何重新整理歸位的掙扎
但,整理完之後,面對全新的/乾淨整潔的空間,也會有說不出的成就感,生活起來也會更舒適
大掃除的朋友們辛苦了
妹吉 💫 地球
很多憤怒背後真正的情緒其實是哀傷
每個大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小孩,很多大人身體長大了,心中那個小孩卻沒跟著成長。「心中小孩有成長的小孩」可以的話 就包容一下「心中小孩沒長大的大人」
當面溝通會很火爆的情況下也許可以試試用寫信的方式(雖然住一起),先寫下心中的感受,因為用寫的,會有思考琢磨的空間,寫完後檢視一下,看有沒有要修改之處。可以的話,最好不要用罵的,因為用罵的表達出去,對方心力就全部花在對抗那個罵,就沒有多餘能量解決該解決的問題。(我們這代心理比較成熟的小孩就包容一下上一代心理不成熟的大人)
但可以表達「你罵我XXX,讓我很難過,讓我感覺000(寫下心中感受)」
瑜子(´・ω・`)
內文很棒,但也要對方有要聽/理解/思考的意思
不然只是一個人自嗨而已
Jyaki
題外話,昨天正好看到一位外國Ytber分享自己成年後才明白自己生長環境很糟、受了多年虐待,做心理治療、跟病態父親對質後申請禁制令的過程。
對不成熟的家人包容是個人依能力進行,但如果家人只會帶給你身心的傷害、負面影響,而且看不到有溝通改變的可能,最好保護自己徹底遠離他們,在有毒家庭(Toxic family)一直忍耐也等不到希望。
DQ 地球圖輯隊
Jyaki : 這種無法改變的案例真的是要先保護自己的身心,過好自己的生活比較重要
妹吉 💫 地球
因為噗首是在講「溝通」,所以我提出了上面的"溝通方式"
包容≠忍讓,包容是一種理解/同理(利於溝通),而不是無底線的忍讓/縱容(消極逃避,無法解決問題)
如果訴諸「(理性+感性)-罵」去溝通後還是無效,那麼就是已經努力過,那就無須罣礙,不必再為難彼此了
"拉開距離"也是一種"積極的處理方式",而非逃避(隱忍才是真正的逃避)
我們要如何對待一個人,應該是取決於他如何對待你,而非位階
推薦還在掙扎的朋友幾本書《家庭會傷人》《父母會傷人》《4%的人毫無良知 我該怎麼辦?》
Jyaki
妹吉 💫 地球 : 最近看新聞總覺得不止4%,什麼逃跑砍醫護還要提告之類的……(揉臉
謝謝推書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