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冒業)
@faker102
Sat, Jun 5, 2021 6:42 AM
1
在重讀《軌道之雲》,大概是這幾年看多了技術書和文章,內容變得很好懂。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kuramihuhu
Sat, Jun 5, 2021 6:46 AM
裡面的方式是真的可行嘛!(其實很想知道XD)
Faker(冒業)
@faker102
Sat, Jun 5, 2021 6:52 AM
說來,明利用三個草莓派(Raspberry Pi)建立平行運算系統去處理太空數據,其實我不太能理解,一般應該會用GPU跑吧。
略為Google了一下,其實真的有人在做,但看不出有什麼優勢,可能是好玩吧。
Build a Raspberry Pi cluster computer — The MagPi ma...
Faker(冒業)
@faker102
Sat, Jun 5, 2021 6:55 AM
親友組和雷射胖達罷免欸的K拉米
: 這部不少地方技術宅真的會看到熱血沸騰(「原來我可以做出這麼帥氣的東西!」),還有會很想住在美國天天跑DIY區掃貨。
Faker(冒業)
@faker102
Sat, Jun 5, 2021 7:01 AM
翻譯污染那部分外掛也開很大,雖然我不知道Bing和Google的機器學習機制是不是真的建立了接收蜘蛛程度資料的管道(data pipline),會自動把網絡取得的內容塞進去訓練。
雖然那部分又是很爽啦。
Faker(冒業)
@faker102
Sat, Jun 5, 2021 9:55 AM
看來用草莓派主要是省電。
A Low-Cost Energy-Efficient Raspberry Pi Cluster for...
Faker(冒業)
@faker102
Sun, Jun 6, 2021 2:05 AM
科學人雜誌
太空纜索,其實我比較納悶的是它的「撞擊機制」,《軌道之雲》寫得它們不直在衝撞信使三號第二節也不會喪失動量、完全不會減速似的,而且很堅硬。
載入新的回覆
略為Google了一下,其實真的有人在做,但看不出有什麼優勢,可能是好玩吧。
雖然那部分又是很爽啦。
太空纜索,其實我比較納悶的是它的「撞擊機制」,《軌道之雲》寫得它們不直在衝撞信使三號第二節也不會喪失動量、完全不會減速似的,而且很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