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先不論這一篇的真實性,就單純討論我想到的事情。

1922 1999 疾管署 衛生局本來就是四個系統,其實還有健保局,如果要完全統一系統的話其實只有健保局的資料是統一的。這個時候個資法真的就是一個雞肋的問題了,如果要用一個超大的單一醫療資訊系統的話第一個問題就是個資法。

沒有 PCR 陽性的話就不會當成確診者看待這是目前資訊可以做的判斷,也因為這樣資料不會進入疫情相關的管控系統。說個我說過好幾次的風涼話,沒事情的大家都覺得政府很煩,有事情的時候又覺得政府什麼都要管,這一篇就是這種狀況的表現。

[爆卦] 希望我家能讓你們有所警惕
掰噗~
李組長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 (p-nerd)
david
疫苗的問題,所有的疫苗嚴格來說都是二期做完,所有的歐美國家都是在博弈,加上風險計算上本來就是醫護人員要承擔最大風險,沒有疫苗的人非常多,除非自費 AZ 有打到,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後非高風險可以打到。

中國防疫守的好這個事情是有待討論,資訊相對不透明加上守不好的訊息你根本看不到。

檢查陰性但是有肺炎症狀這個問題,其實我目前也很擔心,因為我爸現在 PCR 陰性但是肺炎的原因不曉得為什麼,我今天才有機會找主治醫生問看看,假設我找的到的話。

說到無助的現實,我的感受是沒辦法待在自己家裡要待在戶外,方圓三公尺沒有人的通風環境要帶著口罩這個事情真的很累,但是規則就是規則,彈性怎麼樣個人心證了。
david
我上週就是一個人陪我爸搭可以上輪椅的計程車,一個人推我爸的輪椅跟拉著快 30 公斤的氧氣瓶到醫院,轉診的醫生看到我爸低血壓跟呼吸困難直接被要求進急診室,然後叫原來的計程車載我去中醫附醫急診室,然後待了一天進病房,然後病房被徵用又換大樓,還好我爸不會咳嗽所以還有計程車跟看護願意接,不然我連在家工作跟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被轉診的醫生的判斷是對的,因為急症看的是整體的生命跡象,所以可以做跨科別的判斷,不急的事情家醫科可以處理,急的事情就是急診,平常看的門診都是身體跡象還沒有到緊急狀況才能處理的。
david
但是我在醫生趕我爸去急診的那個當下我的心情只有怨恨跟無助,大概跟這一篇的內容差不多,只是還好我媽走的早,我沒有小孩,我擔心室友跟我們的兩隻貓。如果今天我爸突然 PCR 確診了,這八天我去過的地方跟接觸的人有多少真的很恐怖。

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有事不關己的感覺,不過一切的恐懼感會從你必須踏入急診室開始,然後所有住院病患都要快篩加 PCR 檢測開始,而且這個時間要等待,等待的過程中,急診室還有很多類似的人等著住院,旁邊還有人不懂或者不在意這樣的問題在急診室吃便當。
david
說個很多人沒有想過的問題。

年紀超過 60 歲,有多重疾病,沒有工作能力,不能自理生活,沒有很多錢沒有權利,靠社會福利補貼收入過生活的人們。

台灣是民主法治的國家,每個人都有基本的權利,因為是法律保障的,也因為法律有很多限制,所以效率不太好,你要做一個快速的處置方式就會有人跟你說這個觸犯個人隱私權利。

在中國這樣的人基本上有沒有救到都無所謂,沒有工作能力就代表沒有生產能力,沒有辦法為黨奉獻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反正危及黨存續的言論跟存在都可以被抹煞,這就是中國共產黨最高指導原則,所以怎麼會有人覺得自己是被黨寵愛的那一群人,就算是好了,這個條件隨時可割可棄。

隨時可以封城就是一個好例子,先封城有沒有東西吃可以慢慢來,不然中國人怎麼一個風吹草懂就逃難搶東西。
MGdesigner
作為一個有送過得病家人(同一個人,流行性感冒重症數次、糖尿病發作)去醫院好幾次的人,我得說…如果原文這個案例是真的,那麼他對傳染病的態度非常輕忽。工作>親情>自家傳染病防治。
FL社監督x通靈編劇
多數人有一個很妙的心態,又要你大政府包山包海,又要你小政府什麼都不管。
david
其實就國家對自己人民負責的立場來說,美國超買疫苗這個事情沒有錯,然後自己國家的國民照顧好了,開始照顧友邦的國民這個事情也沒有問題。

台灣的狀況比較尷尬,花大錢買貴一點可以快速取得疫苗,但是這樣公務員可能有貪瀆或者失能的問題,沒有買到足量疫苗又讓大家覺得打不到。

但是台灣的國際現實還是必須自己用高成本取得戰略物資,所以政府必須保留一定的市場額度讓自己國內廠商有發揮的空間,但是疫苗這種產品需要大量的人體試驗驗證,結果台灣的生技產業規模跟疫情狀況剛好都沒有辦法滿足。

現況如果不是高風險人員還是只能加強個人清潔工作,戴口罩,注意血氧濃度,主要自己身體的異常狀況,我可以預見猝死的病例越來越多,因為當高風險人員都取得疫苗之後,病毒會造成重症的就是低風險人員了。
david
注意自己身體的異常狀況
david
SAMSUNG SPO2 感測器,用指尖壓在感測器上面連續量測就可以有 3% 誤差了,智慧手錶智慧手環這種每個人配戴鬆緊度都不一樣的裝置要怎樣維持誤差值我實在是不懂,要準確度的話還是需要夾式的血氧計才夠。
david
社交 app 還要新增在那邊接觸的功能?

(你要去跟 google apple 說唷!還是你去中國生活比較快。)
david
david
台北市政府沒有人知道隱私權的定義嗎?
david
我爸今天出院回安養中心了,早上跟醫生確認狀況的時候,他說早點出院避免交叉感染比較好,然後我看看同一邊的病室好幾間有空床,大概能出院的都被要求先出院了吧。
david
柯文哲的問題就是沒有曝光率就會癢,但是你要曝光的事情是要讓市民公評的,如果你想要選總統更是要讓全台灣人民公評,結果搞了一個簡訊裡面包含店家名稱,讓電信業者可以把店家名稱跟使用者手機號碼連結,擺明就是帶頭違法不尊重隱私權,說什麼這樣比較有效率,結果疫情調查好像看不到動靜,菜市場分流連個指引都被給不出來,希望市民自動自發。

我以前在二十公尺的距離看你選上台北市長,現在看你擺爛。
david
https://images.plurk.com/18Kj7xr4SewgPBxVAooJN1.jpg

我想打 AZ 呀!
david
如果今天不用簡訊功能跟代碼功能,自己用應用程式收集使用者的回報訊息,會產生的問題是什麼。

之前我提問過目前的簡訊實聯制是中心化的,還是去中心化的,大家都覺得是中心化的。

問題是這個代碼回報本身沒有明文讓電信業者查詢這個商店行號是什麼,CDC 也不會直接取得使用者的代碼回傳記錄,而且簡訊本身本來就是會保存在電信系統資料庫一段時間,只是現在變成有一個專用的簡訊服務號碼在儲存這些代碼記錄。而且連應用程式都不用裝,你的手機有內建相機功能。

如果 CDC 沒有辦法直接取得使用者簡訊資料的簡訊實聯系統是中心化的系統,那麼讓使用者裝應用程式,回傳商店代碼跟商店明文名稱,然後進入單一資料庫,同時這個系統也掌握商家的代碼資料庫的狀況下,要稱之為超級中心化系統嗎?
david
政府機關在自己的轄區裡面做應用程式進行使用者的行為分析,而且這樣已經是實名制的狀態了,你有沒有想到一個很熟悉的感覺,改天這個應用程式更新之後會有紅黃綠三個顏色要意外嗎?

幫這個政府機關做這個服務的外包軟體公司的隱私權控管,資料安全控管問題,這個政府機關有稽核能力嗎?或者是有請第三方安全稽核公司做公開資訊揭露嗎?這個都還是要繼續關心的問題。

我不想說明是哪個政府機關了,如果社交距離應用程式的源碼開放是只對 CDC 開放,那地方政府實名制應用程式的資料是誰可以合法看到,管理規則跟方法是什麼,怎麼都沒公開說明。
david
今天早上的第一趟救護車剛剛經過,不過等一下要去公司機房裝設備所以沒辦法算幾趟救護車。
david
還沒出門第二台救護車過去了。
david
歡迎來到民主社會。

你要做的事情是確認自己最近足跡有那些,然後確認自己的生理跡象跟居家隔離 14 天,如果沒問題就沒事,如果有問題你就通知 1922 自己可能是確診者。

過了居家隔離 14 天沒事要找驗證碼解除都還來得及。

然後你跟我說這個東西有沒有用,你是覺得疫情調查開始之後一兩天被通知,還是看到這個訊息就自己開始居家隔離 14 天跟高密度監控自己的生理數值確定自己要不要打 1922,運氣不好的時候疫情調查還沒找到人人就走了,要移除就移除吧,早點走可以節省醫療人員的負擔。

[討論] 被官僚制度自廢武功的 臺灣社交距離 APP
david
我爸肺炎的原因是肺積水,肺積水的原因是心臟衰竭。我爸出院的時候靜止狀態的血氧有 99,比我還高。

我只能說中高齡多重急重症慢性病的人在這次 COVID-19 大概走掉比較輕鬆,真的救起來了能不能脫離氧氣管還是一個大問題。

我爸幾次急診消耗了很多健保資源,我一直在想的事情是安樂死的法規我們還是沒辦法正面處理,結果這次 COVID-19 就強制帶走很多中高齡多重急重症慢性病的人,這樣有比較輕鬆嗎?

我覺得沒有。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