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15 PM
76
42
【20210528疫情記者會】
新唐人:指揮官提到確診數平穩不是好情況,從5月中疫情爆發至今2個禮拜,分析確診人數沒有下降的原因?
陳時中:把病例校正回歸,看到病例數是趨平,沒有往下降。原因大概是,原來社區就已經有潛藏病人,陸續被檢驗出來,沒有下降表示仍然還有一些。
應該在熱區篩檢速度要加快,如果病人還留在社區裡面,可能再造成傳染。盡速把他們找出來,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但趨勢也沒有突然往上升,看起來三級的管制,戴口罩、勤洗手,社區防疫有一定成效。
所以兩者形成一個平衡,後續要看哪一個的效果走得更快。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16 PM
問:目前重症有多少個案使用呼吸器?
張上淳:昨天為止重症病人當中,使用呼吸器有159人。
註①:今日公布555例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10例,茶藝館相關9例,某社團相關1例,已知感染源181例,關聯不明143例,疫調中110例。
註②:至今累計死亡78人,本土71人,境外7人。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17 PM
問:目前有多少居家檢疫者,要去加強版集檢所?
羅一鈞:集檢所目前有1188人,陸續有200名民眾解隔。據統計每天新增個案,雙北大概3成安排住院,其他大概7成,等候收往安排集檢所,或地方加強版防疫旅館。台北、新北都有,且新北還在陸續開設中。地方衛生局會努力安排大巴士到指定場所安置。
專責病房陸續開設,安排住院比之前順利。集檢所和加強版防疫旅館都還有空位,安置上比較花在聯絡和運送過程,不是床位不足。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19 PM
問:雙北醫療量能充足,可以公布集中在某幾家醫院嗎?7380張空床集中中南部,EOC作北中南調度,配對醫學中心,有多少病患被轉送到中南部醫院?
石崇良次長:過去高規格1人1室收治疑似個案,初期量能不足。現在確診才入院,不能混住,只有確診個案才能同室收治,量能有所提升。
台灣加護病房多數設計開放式,沒有單一隔間。醫院動線安排和感控措施,需進行空間調整。所以醫學中心搭配資源,往中南部轉送。主要是重症需要加護病房甚至呼吸器病人才會轉診,一般中度在北部安置。
各醫院有些調整,原本病人需挪移、等候出院、硬體調整,剛開始難免有集中現象。大家都很努力收治病人,不需要在這時候強調誰收得多,誰收得少。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19 PM
問:中央院基因體中心每天可處理10萬個基因體樣本,為何不徵用?
陳時中:基因體中心是台灣整體資料庫的架構建置,基礎是很重要的,未來精準醫療等等,都要仰賴這些資料庫的建置,停止下來很可惜。
其他單位現在不是檢驗量能已經完全沒有,主要還是程序上的問題。現在補助比較自動化、高通量的儀器,應該能解決塞車情況。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19 PM
問:之前有兩批AZ疫苗,其中一批19.92萬劑在5/31到期,11.7萬劑在6/15到期,剩餘數量?
陳時中:前段時間大家都煩惱注射不完,那當然不可能,現在都沒有剩了!昨天打7697劑,總共接種是33萬3716人次。那兩批加起來31萬多,當然是沒有啦!
非常謝謝醫療界的朋友,在打的時候都非常撙節,平均一瓶都會打到10.5人。因為裝填比較多,預期有一些消耗量,但大家都把消耗減到最低,每1劑都使用到很完整,打的效率很高。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20 PM
問:部長早上提到六成民眾在10月底以前可以打到第1劑?
陳時中:是根據那時候會進來的量,如果大家火力全開把它打完,一定會達到。如果第1劑普遍打的話,大概有達到6成。以前學者推估疫苗效力,6成以上有社區防護力。
我觀察這段時間其他國家施打疫苗進程,大概2成以下還看不出效果,2~4成漸漸看出有一點味道,4成以上其實效果就蠻好的,6成真的好像有把疫情壓抑住。所以4~6成就有成效,但希望能盡速達6成以上。不同廠牌進貨的速度,還有民眾施打意願,都會影響廠牌的分配。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20 PM
問:莫德納班機延誤1個小時,聽說是為了繞開大陸領空?
莊人祥:其實按照飛行航線,因為加油的關係,延誤1個小時。
註:第一批15萬劑Moderna疫苗已抵達台灣。
小英臉書▶️
蔡英文 Tsai Ing-wen - 第一批15萬劑的 #Moderna疫苗 已經抵達台灣了! 今天,剛...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21 PM
台視:台灣防疫出現破口,外界質疑是3+11政策導致,決策過程是否有專家支持?
陳宗彥:去年開始就秉持邊境嚴守措施,對於機組員的防疫措施,去年就經過專家小組的研議,有機上防護、外站強化管理機制。初期是採取5+9,不斷滾動處理。
邊境管理、機組員防護措施,都會徵詢專家小組的意見,也有防疫醫師參與,共同做出防疫機制的討論。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21 PM
彩蛋①:雙北棋心。
Q、雙北進行4級兵推,做法和中央不太一致?
阿中部長:大家要做兵推、下下棋。做量能分配考慮,心中有個譜,也不是壞事情啦!
雙北最重要的事,是張教授常常在提醒的,篩檢量能要夠。第二個是在家中的移出時間能快一點。這兩件事情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拾柒
@april17tw
Fri, May 28, 2021 5:22 PM
彩蛋②:TO國際仲介。
阿中部長:一向都是這樣,要談的一定要有原廠授權書,談到最後還是跟原廠簽。對後續品質跟安全才會有保障,或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
不管是什麼單位、什麼進展,都要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做疫苗分配。
🍚我愛米飯🍚
@singsky
Fri, May 28, 2021 6:38 PM
謝謝您辛苦費時地整理資訊
kosan_yj
@kosan_yj
Fri, May 28, 2021 9:06 PM
雙北巿長不是在下棋,是在選舉造勢
YF睡不飽
@yufion
說
Fri, May 28, 2021 11:48 PM
檢驗量的問題已經看到在徵召大學實驗室的機器,中研院也發聲明那個什麼十萬檢體的消息根本亂七八糟
@.tw.
@DanDaiSan
Sat, May 29, 2021 12:41 AM
若無下降,這個暑假可能要泡湯了
沒有梗
@windmill7611
Sat, May 29, 2021 1:54 AM
Sat, May 29, 2021 1:54 AM
謝謝您整理
@.tw.
: 依據外國的狀況參考,建議自主防護居家至少到七月底,國外是封城》疫情壓下〉解封》疫情又爆,反覆,直到像紐澳直接封城一到三個月才安全。
載入新的回覆
新唐人:指揮官提到確診數平穩不是好情況,從5月中疫情爆發至今2個禮拜,分析確診人數沒有下降的原因?
陳時中:把病例校正回歸,看到病例數是趨平,沒有往下降。原因大概是,原來社區就已經有潛藏病人,陸續被檢驗出來,沒有下降表示仍然還有一些。
應該在熱區篩檢速度要加快,如果病人還留在社區裡面,可能再造成傳染。盡速把他們找出來,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但趨勢也沒有突然往上升,看起來三級的管制,戴口罩、勤洗手,社區防疫有一定成效。
所以兩者形成一個平衡,後續要看哪一個的效果走得更快。
張上淳:昨天為止重症病人當中,使用呼吸器有159人。
註①:今日公布555例中,萬華活動史相關110例,茶藝館相關9例,某社團相關1例,已知感染源181例,關聯不明143例,疫調中110例。
註②:至今累計死亡78人,本土71人,境外7人。
羅一鈞:集檢所目前有1188人,陸續有200名民眾解隔。據統計每天新增個案,雙北大概3成安排住院,其他大概7成,等候收往安排集檢所,或地方加強版防疫旅館。台北、新北都有,且新北還在陸續開設中。地方衛生局會努力安排大巴士到指定場所安置。
專責病房陸續開設,安排住院比之前順利。集檢所和加強版防疫旅館都還有空位,安置上比較花在聯絡和運送過程,不是床位不足。
石崇良次長:過去高規格1人1室收治疑似個案,初期量能不足。現在確診才入院,不能混住,只有確診個案才能同室收治,量能有所提升。
台灣加護病房多數設計開放式,沒有單一隔間。醫院動線安排和感控措施,需進行空間調整。所以醫學中心搭配資源,往中南部轉送。主要是重症需要加護病房甚至呼吸器病人才會轉診,一般中度在北部安置。
各醫院有些調整,原本病人需挪移、等候出院、硬體調整,剛開始難免有集中現象。大家都很努力收治病人,不需要在這時候強調誰收得多,誰收得少。
陳時中:基因體中心是台灣整體資料庫的架構建置,基礎是很重要的,未來精準醫療等等,都要仰賴這些資料庫的建置,停止下來很可惜。
其他單位現在不是檢驗量能已經完全沒有,主要還是程序上的問題。現在補助比較自動化、高通量的儀器,應該能解決塞車情況。
陳時中:前段時間大家都煩惱注射不完,那當然不可能,現在都沒有剩了!昨天打7697劑,總共接種是33萬3716人次。那兩批加起來31萬多,當然是沒有啦!
非常謝謝醫療界的朋友,在打的時候都非常撙節,平均一瓶都會打到10.5人。因為裝填比較多,預期有一些消耗量,但大家都把消耗減到最低,每1劑都使用到很完整,打的效率很高。
陳時中:是根據那時候會進來的量,如果大家火力全開把它打完,一定會達到。如果第1劑普遍打的話,大概有達到6成。以前學者推估疫苗效力,6成以上有社區防護力。
我觀察這段時間其他國家施打疫苗進程,大概2成以下還看不出效果,2~4成漸漸看出有一點味道,4成以上其實效果就蠻好的,6成真的好像有把疫情壓抑住。所以4~6成就有成效,但希望能盡速達6成以上。不同廠牌進貨的速度,還有民眾施打意願,都會影響廠牌的分配。
莊人祥:其實按照飛行航線,因為加油的關係,延誤1個小時。
註:第一批15萬劑Moderna疫苗已抵達台灣。
小英臉書▶️
陳宗彥:去年開始就秉持邊境嚴守措施,對於機組員的防疫措施,去年就經過專家小組的研議,有機上防護、外站強化管理機制。初期是採取5+9,不斷滾動處理。
邊境管理、機組員防護措施,都會徵詢專家小組的意見,也有防疫醫師參與,共同做出防疫機制的討論。
Q、雙北進行4級兵推,做法和中央不太一致?
阿中部長:大家要做兵推、下下棋。做量能分配考慮,心中有個譜,也不是壞事情啦!
雙北最重要的事,是張教授常常在提醒的,篩檢量能要夠。第二個是在家中的移出時間能快一點。這兩件事情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阿中部長:一向都是這樣,要談的一定要有原廠授權書,談到最後還是跟原廠簽。對後續品質跟安全才會有保障,或是法律上的權利義務。
不管是什麼單位、什麼進展,都要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做疫苗分配。
@.tw. : 依據外國的狀況參考,建議自主防護居家至少到七月底,國外是封城》疫情壓下〉解封》疫情又爆,反覆,直到像紐澳直接封城一到三個月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