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狗傑
@JimHawkins
Sun, May 23, 2021 4:05 PM
Sun, May 23, 2021 6:07 PM
1
這次
Powerwolf
把十八世紀被視為天罰的赫沃丹之獸直接跟耶穌的
苦路
連結起來:
POWERWOLF - Beast Of Gévaudan (Official Video) | Nap...
熱沃當怪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iber9155 - 【復活節通識四】— 拜錯苦路朝錯聖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12:56 AM
POWERWOLF - Beast Of Gévaudan LYRICS | camlyrics
BGs
@bernardily
說
Mon, May 24, 2021 1:11 AM
是在暗諷耶穌自導自演嗎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1:25 AM
BGs
: 照聖經的情節,上帝一直都在自導自演啊。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1:50 AM
耶和華是人類(原本只有以色列人,後來有基督徒,現在簡直可以預示全人類)憤怒的投射:他會故意忍,以沉默試探,告訴自己「我不說話。我等他們自己去發覺」,但他們不會發覺的。於是他就藉機發怒了。
我昨天對這樣想藉機發怒的時刻就有感覺:我自己想運動的時間到了,本來想拿家裡的槓鈴運動,但我爸佔著我在家時會運用的陽台不曉得在做甚麼。我胸中一股怒氣上來。我發現我想放棄運動,然後把我必須放棄的憤怒都推到我爸身上。最後我解決找理由憤怒的方法是:拿啞鈴回房間重訓。
狼狗傑
@JimHawkins
寫
Mon, May 24, 2021 2:39 AM
[詩詞] 【新詩】耶和華 - 野性城邦
狼狗傑
@JimHawkins
想
Mon, May 24, 2021 7:33 AM
所謂的罪,就是惹上帝生氣(O
如果上帝不跟你計較,你就不會有事
看看大衛王
上帝如果喜歡你(「悅納」),你被寬恕/包容的空間就會比一般人多。反過來說,上帝還會自命寬容,而給自己設「規則」:我不會對大衛之子所羅門發怒,因為我愛大衛--我會慢慢釋放自己對所羅門子孫的不滿,直到我終於受不了,讓他們亡國,這就是我的寬容(
為什麼佛教對於罪的意識與亞伯拉罕宗教如此不同?
耶和華還有憤怒作為罪的標準。
佛陀卻提倡消解憤怒,消解人的慾望及慾望推動的行動造成的「業」。
沒有憤怒,沒有慾望,就沒有會引起衝突的行動,沒有會引發毀滅慾望的情緒,就沒有罪業……?
沒有耶和華那樣的愛憎分明,沒有要對方時時把自己擺第一、覺得自己沒被對方擺第一就想對對方生氣發怒的執念,也就不會執意要把某些事認定為「對方傷害了自己的利益」。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7:46 AM
天主教講七宗罪的憤怒與善功
佛教講貪嗔癡與正見解、正思惟、正語言、正行為、正生活……
八聖道分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其實多少都有「矯正自己的意念,以消解愚蠢的憤怒,做真正對人對己有益處的事」的意思在裡面(像我昨天改拿啞鈴,消解想找理由對自己父親生悶氣的憤怒慾望,也完成原本想用槓鈴重訓的目的:完成原本自己就想做的事,比目的沒完成只對沒完成發怒卻沒做實事更有益處)。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7:50 AM
上帝卻把自己的感情都浪費在「愛」人類、對人類發怒、後悔了、補償人類、再對人類發怒、後悔了、把自己長子耶穌給全人類獻祭然後覺得自己這樣對人類做得夠多了、但人類又有糟蹋的所以降災報復人類之類的事情上(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7:57 AM
照佛陀的意思,大概是你根本不必自以為為誰著想,對一個人好不該執著他/她一定要回報不然就覺得他/她傷你的心然後想生氣報復各種勒索。
有些「罪」的概念是一種情緒勒索。沒有那種「你是我的唯一所以你一定要為我怎麼樣」的執念,才能比較看得清你到底有沒有被對方傷害,他又傷你多深的「業」。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8:02 AM
身為爸媽,子女不照爸媽的期望活,爸媽覺得子女有罪,這是情緒勒索。
身為伴侶,伴侶出軌,按出軌的事實說分手,這是業報。
身為恐怖情人,不准已經說分手的人離開,這是執念,因此犯下的罪行是真實的,而他妄想「不該離開」的人「對他犯罪」都是假的,腦子業障重(O
狼狗傑
@JimHawkins
Mon, May 24, 2021 11:29 AM
POWERWOLF - The Sacrament Of Sin (Official Lyric Vid...
狼狗傑
@JimHawkins
Wed, Jun 2, 2021 2:21 PM
幕後:
POWERWOLF - Beast Of Gévaudan (Behind The Scenes)
載入新的回覆
是在暗諷耶穌自導自演嗎我昨天對這樣想藉機發怒的時刻就有感覺:我自己想運動的時間到了,本來想拿家裡的槓鈴運動,但我爸佔著我在家時會運用的陽台不曉得在做甚麼。我胸中一股怒氣上來。我發現我想放棄運動,然後把我必須放棄的憤怒都推到我爸身上。最後我解決找理由憤怒的方法是:拿啞鈴回房間重訓。
如果上帝不跟你計較,你就不會有事
看看大衛王上帝如果喜歡你(「悅納」),你被寬恕/包容的空間就會比一般人多。反過來說,上帝還會自命寬容,而給自己設「規則」:我不會對大衛之子所羅門發怒,因為我愛大衛--我會慢慢釋放自己對所羅門子孫的不滿,直到我終於受不了,讓他們亡國,這就是我的寬容(
為什麼佛教對於罪的意識與亞伯拉罕宗教如此不同?
耶和華還有憤怒作為罪的標準。
佛陀卻提倡消解憤怒,消解人的慾望及慾望推動的行動造成的「業」。
沒有憤怒,沒有慾望,就沒有會引起衝突的行動,沒有會引發毀滅慾望的情緒,就沒有罪業……?
沒有耶和華那樣的愛憎分明,沒有要對方時時把自己擺第一、覺得自己沒被對方擺第一就想對對方生氣發怒的執念,也就不會執意要把某些事認定為「對方傷害了自己的利益」。
佛教講貪嗔癡與正見解、正思惟、正語言、正行為、正生活……
其實多少都有「矯正自己的意念,以消解愚蠢的憤怒,做真正對人對己有益處的事」的意思在裡面(像我昨天改拿啞鈴,消解想找理由對自己父親生悶氣的憤怒慾望,也完成原本想用槓鈴重訓的目的:完成原本自己就想做的事,比目的沒完成只對沒完成發怒卻沒做實事更有益處)。
有些「罪」的概念是一種情緒勒索。沒有那種「你是我的唯一所以你一定要為我怎麼樣」的執念,才能比較看得清你到底有沒有被對方傷害,他又傷你多深的「業」。
身為伴侶,伴侶出軌,按出軌的事實說分手,這是業報。
身為恐怖情人,不准已經說分手的人離開,這是執念,因此犯下的罪行是真實的,而他妄想「不該離開」的人「對他犯罪」都是假的,腦子業障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