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Fri, May 21, 2021 3:30 PM
1
韓劇-信號
坦白講,這是我活ㄌ20年來第一次認真追完一部韓劇
真ㄉ是瘋了超好看ㄉ欸沒有在跟你開玩笑
恆什麼時候……出第二季…………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Fri, May 21, 2021 3:31 PM
Sat, May 22, 2021 7:05 PM
報備一件事情,昨天下午開始看,今天追完。
請不要讓營火追劇,我等等要去看遺物整理師,原因是主演之一是信號主角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Fri, May 21, 2021 3:36 PM
偷偷透露,第一次看韓劇是原來是美男,是不是好久之前ㄉwwwwwww
但是我真ㄉ完全拒絕任何戀愛戲碼ㄟ,雖然我覺得信號超好看,但是看到戀愛部分真的會忍不住快轉(
說真ㄉ,看這部真的會很傷心,我真ㄉ一直哭,為什麼我最近看ㄉ劇都讓我狂哭。
我覺得我也許可以一集一集做心得,但是我又覺得我做不到;)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Fri, May 21, 2021 3:45 PM
對於韓國財閥集團這件事情我相對比較無感,因為這是血淋淋的事實,甚至無法動搖。
看韓國的加濕氣案就知道了,那些該獲得賠償的民眾有幾個拿到了?還要提供在使用加濕氣前的肺部照片,確認不是纖維化後再誣陷公司?我是不太知道一般人平時會不會去確認自己的肺部有沒有纖維化這件事情啦。
雖然都只是看HI A DAY知道的,但這應該也只是冰山一角。
甚至很多韓劇/電影都也有出現ㄅ,其實各國都有吧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Fri, May 21, 2021 3:48 PM
權利地位我們都無法撼動,我認為這是一半的事實,沒有往上爬,就是在這裡,在這個剛好的位置。
卡在不上不下的地方很難受,想改變卻無法動彈。可能最多或是最應該去變化的,是人民的想法。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Fri, May 21, 2021 3:53 PM
印象深刻ㄉ幾個案件(用戲裡案名稱呼)
洪源洞連續殺人、仁州女學生案,大概是這兩個,這邊不說到真實案件上,單純以劇情設計的部分做討論。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Sat, May 22, 2021 3:03 PM
Sat, May 22, 2021 3:04 PM
洪源洞讓我很深刻的原因是兇手(好像有點奇怪)
題外話我個人覺得車刑警在逃的時候的拍攝方式真的會讓人敢到害怕(
該怎麼說呢,就像是朴海英說的:「要是有人教導他愛,他也許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了。」
是因為幼時受到的暴力對待以及不恰當教育,導致心理扭曲,甚至在他愛上別人之後,連「愛」是什麼都無法明白。
環境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這有點就像是高風險家庭的孩子,我們知道他存在,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在哪存在,想給予幫助感覺也有一定的難度。
不過韓國對於孩童受虐相關的法律存在著漏洞,像是社福機構必須拿到孩童父母的簽名才能將孩童帶走,但是如果父母簽名就代表他們承認虐待兒童此事存在,所以或多或少都有那種想帶走卻帶不走的情況發生。
不過我不確定現在的韓國法律是否有進行相對的修改,我記得好像有在漆谷虐童案提前,當時候還未有改善。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Sat, May 22, 2021 3:17 PM
不能否定可能有人就是天生有殺戮的基因(?),但是對於後天造成的,那便是我們有辦法改善的地方。
雖然這又扯到案簿錄,但就像我一直覺得的,當時候如果有人給予蘇彰愛,他也不會走到殺人這條路,社會以及法律沒辦法給他應該獲得的保障,所以他做出這樣的行為。
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要懲罰而已。
在看洪源洞的時候內心感觸特別多,大家生活周遭都應該會有一些沒辦法過得好的人,迫於生活的壓力或是環境的缺失,他們必須去風險的活著,或著用另一種極端的方式證明自己。
提到這個讓我想到逆風劇團的核心價值,我打從心底佩服以及感動這樣的一個存在。
也許洪源洞案的兇手跟什麼高風險家庭關連度低,但我認為,他們的根本都是相似的。
兩文營火
@silentmo1222
Mon, May 31, 2021 1:20 PM
仁洲我想到的是誤判冤獄跟國賠
真的不得不說財團能給的壓力真的很大很大,現實有時候不是光有熱血就能勝出的。
這個無力感太大太大了,我甚至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能夠改變。
就算證實了是冤獄,那那些已經被執行的人該怎麼辦,宣判冤獄後呢,就算再怎麼求清白,人都沒辦法再回來了。臺灣我記得也不少冤案的存在,在早些年還能夠逼供的時候。
載入新的回覆
坦白講,這是我活ㄌ20年來第一次認真追完一部韓劇
真ㄉ是瘋了超好看ㄉ欸沒有在跟你開玩笑
恆什麼時候……出第二季…………
請不要讓營火追劇,我等等要去看遺物整理師,原因是主演之一是信號主角
但是我真ㄉ完全拒絕任何戀愛戲碼ㄟ,雖然我覺得信號超好看,但是看到戀愛部分真的會忍不住快轉(
說真ㄉ,看這部真的會很傷心,我真ㄉ一直哭,為什麼我最近看ㄉ劇都讓我狂哭。
我覺得我也許可以一集一集做心得,但是我又覺得我做不到;)
看韓國的加濕氣案就知道了,那些該獲得賠償的民眾有幾個拿到了?還要提供在使用加濕氣前的肺部照片,確認不是纖維化後再誣陷公司?我是不太知道一般人平時會不會去確認自己的肺部有沒有纖維化這件事情啦。
雖然都只是看HI A DAY知道的,但這應該也只是冰山一角。
甚至很多韓劇/電影都也有出現ㄅ,其實各國都有吧
卡在不上不下的地方很難受,想改變卻無法動彈。可能最多或是最應該去變化的,是人民的想法。
洪源洞連續殺人、仁州女學生案,大概是這兩個,這邊不說到真實案件上,單純以劇情設計的部分做討論。
題外話我個人覺得車刑警在逃的時候的拍攝方式真的會讓人敢到害怕(
該怎麼說呢,就像是朴海英說的:「要是有人教導他愛,他也許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了。」
是因為幼時受到的暴力對待以及不恰當教育,導致心理扭曲,甚至在他愛上別人之後,連「愛」是什麼都無法明白。
環境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這有點就像是高風險家庭的孩子,我們知道他存在,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在哪存在,想給予幫助感覺也有一定的難度。
不過韓國對於孩童受虐相關的法律存在著漏洞,像是社福機構必須拿到孩童父母的簽名才能將孩童帶走,但是如果父母簽名就代表他們承認虐待兒童此事存在,所以或多或少都有那種想帶走卻帶不走的情況發生。
不過我不確定現在的韓國法律是否有進行相對的修改,我記得好像有在漆谷虐童案提前,當時候還未有改善。
雖然這又扯到案簿錄,但就像我一直覺得的,當時候如果有人給予蘇彰愛,他也不會走到殺人這條路,社會以及法律沒辦法給他應該獲得的保障,所以他做出這樣的行為。
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要懲罰而已。
在看洪源洞的時候內心感觸特別多,大家生活周遭都應該會有一些沒辦法過得好的人,迫於生活的壓力或是環境的缺失,他們必須去風險的活著,或著用另一種極端的方式證明自己。
提到這個讓我想到逆風劇團的核心價值,我打從心底佩服以及感動這樣的一個存在。
也許洪源洞案的兇手跟什麼高風險家庭關連度低,但我認為,他們的根本都是相似的。
真的不得不說財團能給的壓力真的很大很大,現實有時候不是光有熱血就能勝出的。
這個無力感太大太大了,我甚至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能夠改變。
就算證實了是冤獄,那那些已經被執行的人該怎麼辦,宣判冤獄後呢,就算再怎麼求清白,人都沒辦法再回來了。臺灣我記得也不少冤案的存在,在早些年還能夠逼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