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月半❄
@rox8819
寫
Wed, May 12, 2021 8:12 AM
Wed, May 12, 2021 10:25 AM
10
惡靈古堡8
我流角色剖析
來寫一些關於Lady Dimitrescu的角色剖析給自己看,絕對會有劇情討論,緩慢更新
討論的材料:
貓康、名字隨時改Idle兩人對餐哥、嬌兔還有Qttsix直播進行的剪輯
Gab Smolders經過編輯的實況紀錄,她的編輯不會剪掉太多片段,因為Gab的風格就是會很仔細地把地圖整個搜尋過一遍,編輯最多只有去掉趕路/迷路的部分
討論內收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8:15 AM
Thu, May 13, 2021 1:21 AM
大概要討論的主題
●如何藉由玩家對Lady Dimitrescu的第一印象將她塑造成代表權力的角色
●Lady Dimitrescu的弱點
●Ethan Winters和Lady Dimitrescu兩人的動機衝突
●Heisenberg和Lady Dimitrescu的角色比較
目前先討論這幾點,想到再加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8:30 AM
Thu, May 13, 2021 1:24 AM
如何藉由玩家對Lady Dimitrescu的第一印象將她塑造成代表權力的角色
在四貴族之中,目前可以確定Lady Dimitrescu應該是母神米蘭達家的大姊,Heisenberg是么弟,Donna跟Moreau的排名不明。
從進入城堡時看到Dimitrescu(以下簡稱Dimitri)跟Heisenberg為了誰能處置伊森吵架的那幕,其實就能看出Dimitri對於自己的身分帶有過分的驕傲。打從在村莊的生存戰結束時,Heisenberg就已經在注意Ethan了,米蘭達把Ethan判給Heisenberg是很合理的決定。
所以在大廳裡發生的是:Dimitri仗著自己是大姊,硬要和Heisenberg搶Ethan。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8:42 AM
Wed, May 12, 2021 10:09 AM
但是,卡普空故意不讓Heisenberg馬上顯露他的意圖,只有在抓住Ethan時才露面,讓初見的玩家以為Heisenberg是碰巧遇到Ethan,隨手把他抓回城堡。
為什麼要這樣做?有幾個可能性,一是如果這段做得太過明顯,玩家對Dimitri的第一印象可能會直接變成單純的驕縱,覺得她故意佔海森堡便宜,這個角色的魅力和威脅性就會大打折扣。二是假如玩家(Ethan)開頭就發現Heisenberg一直在放水,可能會剝離伊森的立場去支持Heisenberg,再糟糕一點還可能反對故事的發展。這在一些強調角色魅力的作品中,是常常發生的狀況。
把Heisenberg的出場往前提還有個理由是避免玩家忽略他的存在。因為他的關卡在後半,早點強調這個角色,才不容易被忘記。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9:50 AM
這兩張圖片擷取自
AMU的遊玩影片
,除了手上的槌子和Heisenberg的槌子造型有點類似之外,這隻大型Lycan也有在大廳逃脫戰裡出場,明顯是海森堡的手下。因此可以推測,這場對伊森的狩獵是海森堡主導,而不是Dimitri女士。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10:04 AM
證明開場的局勢主要是由Heisenberg主導後,回到正題。Dimitrescu沒有正當理由跟她的弟弟爭奪獵物,但是她作為權力的代表,當然渴望獲得特別的獵物(Ethan)來彰顯自己的地位。這就是玩家接收到的第一印象。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3:58 PM
第二次見到Dimitrescu女士時,伊森是呈現平躺狀態,讓女士顯得更高,她跟她的女兒們不需溝通,只要稍微抬手就能命令她們,也是權力的展現手法之一。
而當伊森被吊起來的時候看似危險(而且又痛),但在這時候,他的位置比女士高了,因此產生可以逃跑的機會。Dimitrescu女士的權力來源之一是高度,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看到這樣的暗示。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4:06 PM
Dimitrescu女士的弱點
看到高度這個暗示,我想有些玩家可能馬上就想通了:Dimitrescu女士的弱點就是失去她所有的權力。這聽起來很奇怪,為什麼權力的代表本身會失去權力?答案在大廳的爭吵中也已經知曉了:真正統治這個家族的是母神米蘭達,Dimitrescu女士擁有的權力,管理的酒莊、迷宮、永生不死的身軀和女兒都是母神米蘭達賜給她的,相關的敘述可以在她房間的日記本裡看到。這也是她和海森堡爭執的原因,因為她認為母神偏愛海森堡,激起她對失去權力的恐懼。
以前我在上歐洲文學課的時候,老師曾經提過這麼一句話:「愈渴望權力的人,愈容易被操弄。」Dimitrescu女士所處的情境,恐怕和這句話形容的相去不遠。
兢兢月半❄
@rox8819
Wed, May 12, 2021 4:17 PM
Thu, May 13, 2021 1:30 AM
伊森在城堡中破壞了酒莊,還殺掉女士的女兒們,又一次次從女士手下逃脫,這些行為都在削弱女士對城堡的控制。在這之中,真正讓女士處於劣勢的戰鬥,其實是切斷伊森右手的那次,因為她試圖讓伊森「墜落」到比她更低的位置,以為這樣可以扳回一城。
結果伊森逃脫之後,又回到了高於女士的位置,也就是地面上。
從這一刻開始,女士就已經失去用權力壓制伊森的能力,之後注定要失敗。
後來她在被匕首刺傷時試圖將伊森推下樓,在高塔之間抓著伊森亂撞,這些都還圍繞著她身上因高度和權力產生的連結。
最後一次,在女士即將死去的時候她還是不放棄,抓著伊森和她一起墜落。但是伊森和女士不一樣,他並不渴望權力,從高處墜落的衝擊殺不死他。所以代表權力的女士從高樓墜落後死去,伊森卻還能活下來。
兢兢月半❄
@rox8819
Thu, May 13, 2021 1:28 AM
Thu, May 13, 2021 1:28 AM
啊不好意思,開頭就岔去講海森堡……但是講女士就又會想講她跟海森堡的對比,愈講愈長
大叔控不小心發作就會這樣子
兢兢月半❄
@rox8819
Thu, May 13, 2021 1:53 AM
Ethan Winters和Lady Dimitrescu兩人的動機衝突
前面講到伊森並不像女士那樣依賴權力生存,但是看過劇情的玩家應該也知道,最後伊森同樣失去了他活下去的動力。因為這篇文章主要是講Dimitrescu的剖析,所以簡單提一下我的理論:伊森發現自己早就變成菌屍時,他因為一直以來對抗的威脅都是菌屍,所以將他們一家還有別人遇到的危險都歸咎在自己身上,才會決定毀滅自己。由和海森堡的辯論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很頑固,完全不考慮為了情勢假裝與海森堡合作。恐怕是因為受了太多的衝擊,讓他瞬間陷入巨大的絕望,才會在救出蘿絲之後和菌主同歸於盡。
有網友覺得他這麼在乎家人,沒有在死前緬懷一下他們很奇怪。對於這個細節,我認為這正好反映了伊森死意有多堅決。他知道家族是他的動力,所以連一線生機都不留給自己。
兢兢月半❄
@rox8819
Thu, May 13, 2021 2:10 AM
伊森的動機中,他個人的地位低於他的家人。相對而言,Dimitrescu(還有其他貴族)都剛好相反,僅僅是為了滿足私慾而勉強待在這個家族裡。母神米蘭達表面上組織了家族,但由她親口說那些只是「假的孩子」,可以知道她和其他貴族沒有差別。
那麼,RE8其實是個強調父慈子孝的遊戲嗎?我不喜歡講藍色窗簾這種帶有貶義的說法,在大部分時候,講出「藍色窗簾」不只否定作家在寫作時應該盡可能仔細安排細節,有時還被當成自己分析能力不足時的擋箭牌,或者企求「正確答案」未果時搪塞用的藉口。作者無意識地安排,不代表這個安排沒有意義,而是作者本身經歷和知識的潛移默化,希望各位特別注意這一點。
兢兢月半❄
@rox8819
Thu, May 13, 2021 2:30 AM
又離題了
總之,家庭只是RE8的元素之一。除了全作的動機和與RE7承接的連結,以及伊森本人的生命線之外,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擔任恐懼的來源。
遊玩RE7的玩家應該都曾把貝克一家叫作爸媽,這個本來還算和平的小家庭在受感染後一夕變調,互相廝殺,這是RE7的恐懼來源。而RE8的恐懼來源是一個重組(沒有血緣)的家庭展現出凌駕於傳統家庭的力量。在Michael Ryan寫的文化研究概論中,也討論過異形以男性生育作為恐懼來源的現象。這並不代表作者必定恐同或性別歧視,但幾乎必定是一個衝擊傳統價值的元素。伊森的家庭被米蘭達破壞,因此他前去和米蘭達的家族戰鬥,結果卻發現自己(可能)才是米婭和蘿絲最大的威脅。這就是伊森的動機從形成到毀滅的過程。
兢兢月半❄
@rox8819
Thu, May 13, 2021 2:48 AM
接著講Lady Dimitrescu,前面講到她和海森堡的衝突,因為她希望成為米蘭達最愛的孩子。然而這個動機卻被米蘭達否定了,因為米蘭達眼中始終沒有四貴族的存在。這又是Dimitrescu輸給伊森的另一個理由,她的動機始終沒有完成的一天,而伊森至少完成了拯救蘿絲的任務。
兢兢月半❄
@rox8819
Mon, May 17, 2021 7:38 AM
Heisenberg和Lady Dimitrescu的角色比較
最後來講Heisenberg跟Lady Dimitrescu這兩人的差別。為什麼在開頭和女士吵架的不是唐娜或Moreau,而是海森堡?因為他們兩人都有著本作中數一數二強烈的動機,強度僅次於伊森。米蘭達在關卡設計上是最終boss,但是她跟伊森的衝突太過強烈,導致玩家難以同理她的動機,因此才會被弱化。玩家如果覺得最終boss很蠢或很廢,很可能就是因為對主角的同理心重導致的。要如何平衡反派的形象和主角的形象,是編劇很重要的課題之一。
兢兢月半❄
@rox8819
Mon, May 17, 2021 8:04 AM
首先,Heisenberg跟Lady Dimitrescu兩人的關卡中都有著高度設計,Lady Dimitrescu的城堡中除了門檻(她沒辦法時時刻刻都抬頭挺胸,代表她的權力有著瑕疵)外的一切都很高聳,而Heisenberg工廠則是有大部分都處在地下,最高處就是地表。這樣的設計剛好對應這兩人的邏輯:Dimitrescu認為自己的家族高人一等,而Heisenberg認為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比他弱的都必須臣服於他。
兢兢月半❄
@rox8819
Mon, May 17, 2021 8:29 AM
再來要特別講的是Heisenberg對伊森的態度。在四貴族之中,他是唯一一個試圖和伊森合作的敵人,但是他的理由除了知道米蘭達本來就不打算留下四貴族外,還帶有對其他貴族的輕蔑,以及他一貫的弱肉強食理論。然後就如前面所提到的,伊森偏偏又非常頑固,連假裝和Heisenberg合作都不願意,導致Heisenberg把他丟進工廠自生自滅。相較於Dimitrescu對自己的能力頗有自信,Heisenberg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因此才會產生利誘伊森的意圖。
兢兢月半❄
@rox8819
Mon, May 17, 2021 8:47 AM
不過,海森堡感覺不大信任家族這個觀念。他的工廠裡除了伊森、克里斯的小隊和公爵外沒有出現過活人,證明他不像Dimitrescu那樣希望擁有女兒及米蘭達這名母親。表面上這讓他擁有反抗米蘭達的意志,對家庭的輕視卻讓他在說服伊森的過程中激怒伊森,最後才會敗在伊森手下。與其說這兩人無法合作很可惜,倒不如說這兩人的立場完全相反,打從一開始就沒辦法理解對方。
兢兢月半❄
@rox8819
Mon, May 17, 2021 9:26 AM
最後比較這兩人落敗的情景,Dimitrescu從高處墜落,Heisenberg一直以來相信的弱肉強食論則被伊森打破,伊森來到地表上並擊敗了他。他們的動機和伊森衝突的結果是由伊森獲勝,然而要再次強調的是,這不代表編劇認為伊森比他們優越,畢竟伊森最後也在發覺真相之後,失去了活下去的動力。
兢兢月半❄
@rox8819
Mon, May 17, 2021 9:42 AM
目前想的大概就到這邊。結論:惡靈古堡8依舊存在著家族元素,一個是即將由完整走向毀滅,另一個則是在重組之後,受到真相的衝擊而再度破碎。在伊森結束主角的任務之後,卡普空可能會再尋找新的元素,這就讓人拭目以待了。
載入新的回覆
來寫一些關於Lady Dimitrescu的角色剖析給自己看,絕對會有劇情討論,緩慢更新
討論的材料:
貓康、名字隨時改Idle兩人對餐哥、嬌兔還有Qttsix直播進行的剪輯
Gab Smolders經過編輯的實況紀錄,她的編輯不會剪掉太多片段,因為Gab的風格就是會很仔細地把地圖整個搜尋過一遍,編輯最多只有去掉趕路/迷路的部分
討論內收
●如何藉由玩家對Lady Dimitrescu的第一印象將她塑造成代表權力的角色
●Lady Dimitrescu的弱點
●Ethan Winters和Lady Dimitrescu兩人的動機衝突
●Heisenberg和Lady Dimitrescu的角色比較
目前先討論這幾點,想到再加
在四貴族之中,目前可以確定Lady Dimitrescu應該是母神米蘭達家的大姊,Heisenberg是么弟,Donna跟Moreau的排名不明。
從進入城堡時看到Dimitrescu(以下簡稱Dimitri)跟Heisenberg為了誰能處置伊森吵架的那幕,其實就能看出Dimitri對於自己的身分帶有過分的驕傲。打從在村莊的生存戰結束時,Heisenberg就已經在注意Ethan了,米蘭達把Ethan判給Heisenberg是很合理的決定。
所以在大廳裡發生的是:Dimitri仗著自己是大姊,硬要和Heisenberg搶Ethan。
為什麼要這樣做?有幾個可能性,一是如果這段做得太過明顯,玩家對Dimitri的第一印象可能會直接變成單純的驕縱,覺得她故意佔海森堡便宜,這個角色的魅力和威脅性就會大打折扣。二是假如玩家(Ethan)開頭就發現Heisenberg一直在放水,可能會剝離伊森的立場去支持Heisenberg,再糟糕一點還可能反對故事的發展。這在一些強調角色魅力的作品中,是常常發生的狀況。
把Heisenberg的出場往前提還有個理由是避免玩家忽略他的存在。因為他的關卡在後半,早點強調這個角色,才不容易被忘記。
這兩張圖片擷取自 AMU的遊玩影片 ,除了手上的槌子和Heisenberg的槌子造型有點類似之外,這隻大型Lycan也有在大廳逃脫戰裡出場,明顯是海森堡的手下。因此可以推測,這場對伊森的狩獵是海森堡主導,而不是Dimitri女士。
而當伊森被吊起來的時候看似危險(而且又痛),但在這時候,他的位置比女士高了,因此產生可以逃跑的機會。Dimitrescu女士的權力來源之一是高度,接下來我們還會繼續看到這樣的暗示。
看到高度這個暗示,我想有些玩家可能馬上就想通了:Dimitrescu女士的弱點就是失去她所有的權力。這聽起來很奇怪,為什麼權力的代表本身會失去權力?答案在大廳的爭吵中也已經知曉了:真正統治這個家族的是母神米蘭達,Dimitrescu女士擁有的權力,管理的酒莊、迷宮、永生不死的身軀和女兒都是母神米蘭達賜給她的,相關的敘述可以在她房間的日記本裡看到。這也是她和海森堡爭執的原因,因為她認為母神偏愛海森堡,激起她對失去權力的恐懼。
以前我在上歐洲文學課的時候,老師曾經提過這麼一句話:「愈渴望權力的人,愈容易被操弄。」Dimitrescu女士所處的情境,恐怕和這句話形容的相去不遠。
結果伊森逃脫之後,又回到了高於女士的位置,也就是地面上。從這一刻開始,女士就已經失去用權力壓制伊森的能力,之後注定要失敗。後來她在被匕首刺傷時試圖將伊森推下樓,在高塔之間抓著伊森亂撞,這些都還圍繞著她身上因高度和權力產生的連結。
最後一次,在女士即將死去的時候她還是不放棄,抓著伊森和她一起墜落。但是伊森和女士不一樣,他並不渴望權力,從高處墜落的衝擊殺不死他。所以代表權力的女士從高樓墜落後死去,伊森卻還能活下來。
大叔控不小心發作就會這樣子前面講到伊森並不像女士那樣依賴權力生存,但是看過劇情的玩家應該也知道,最後伊森同樣失去了他活下去的動力。因為這篇文章主要是講Dimitrescu的剖析,所以簡單提一下我的理論:伊森發現自己早就變成菌屍時,他因為一直以來對抗的威脅都是菌屍,所以將他們一家還有別人遇到的危險都歸咎在自己身上,才會決定毀滅自己。由和海森堡的辯論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很頑固,完全不考慮為了情勢假裝與海森堡合作。恐怕是因為受了太多的衝擊,讓他瞬間陷入巨大的絕望,才會在救出蘿絲之後和菌主同歸於盡。
有網友覺得他這麼在乎家人,沒有在死前緬懷一下他們很奇怪。對於這個細節,我認為這正好反映了伊森死意有多堅決。他知道家族是他的動力,所以連一線生機都不留給自己。
那麼,RE8其實是個強調父慈子孝的遊戲嗎?我不喜歡講藍色窗簾這種帶有貶義的說法,在大部分時候,講出「藍色窗簾」不只否定作家在寫作時應該盡可能仔細安排細節,有時還被當成自己分析能力不足時的擋箭牌,或者企求「正確答案」未果時搪塞用的藉口。作者無意識地安排,不代表這個安排沒有意義,而是作者本身經歷和知識的潛移默化,希望各位特別注意這一點。
總之,家庭只是RE8的元素之一。除了全作的動機和與RE7承接的連結,以及伊森本人的生命線之外,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擔任恐懼的來源。
遊玩RE7的玩家應該都曾把貝克一家叫作爸媽,這個本來還算和平的小家庭在受感染後一夕變調,互相廝殺,這是RE7的恐懼來源。而RE8的恐懼來源是一個重組(沒有血緣)的家庭展現出凌駕於傳統家庭的力量。在Michael Ryan寫的文化研究概論中,也討論過異形以男性生育作為恐懼來源的現象。這並不代表作者必定恐同或性別歧視,但幾乎必定是一個衝擊傳統價值的元素。伊森的家庭被米蘭達破壞,因此他前去和米蘭達的家族戰鬥,結果卻發現自己(可能)才是米婭和蘿絲最大的威脅。這就是伊森的動機從形成到毀滅的過程。
最後來講Heisenberg跟Lady Dimitrescu這兩人的差別。為什麼在開頭和女士吵架的不是唐娜或Moreau,而是海森堡?因為他們兩人都有著本作中數一數二強烈的動機,強度僅次於伊森。米蘭達在關卡設計上是最終boss,但是她跟伊森的衝突太過強烈,導致玩家難以同理她的動機,因此才會被弱化。玩家如果覺得最終boss很蠢或很廢,很可能就是因為對主角的同理心重導致的。要如何平衡反派的形象和主角的形象,是編劇很重要的課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