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leahahaha
Sun, Apr 25, 2021 3:44 PM
Mon, Oct 25, 2021 9:48 AM
2
[電影史]
@leahahaha on Plurk
/
事隔幾年,上週總算開始讀《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電影史真有趣。
leahahaha
@leahahaha
Sun, Apr 25, 2021 3:55 PM
Mon, Apr 26, 2021 12:29 AM
正看到第四章,全書架構並非順時間,而是同時剝N個大小不一的洋蔥。進度上有的剝比較多,有的剝到表皮就放棄留待後頁再剝,導致後頁讀者要跟上的時候,已然忘記前面發生了什麼事必須無限翻頁(但電子書翻頁有夠煩,還不如自己手寫筆記對照一下),而且有的故事前面已剝了一些,後面又再從別的事件特徵視角或是不同人類視角再剝一次。
(覺得是胡攪蠻纏的寫法⋯⋯不是太喜歡。雖說書中資料檔案蒐集之完整齊全用心叫人驚嘆佩服。但既然如此,為什麼寫作上要糊成這樣⋯⋯對一般讀者來說應該不是很好吸收。
是否該直接去看碩論算了⋯⋯
不過一想到日曜日式散步者的跳躍,毋甘願的電影史好像也就還好可接受了的樣子。待我看完再說。)
leahahaha
@leahahaha
Mon, Jun 14, 2021 2:57 PM
Mon, Jun 14, 2021 2:58 PM
===
事隔將近兩個月,總算看完第一遍了⋯⋯
leahahaha
@leahahaha
Mon, Jun 14, 2021 3:07 PM
Mon, Jun 14, 2021 3:41 PM
不喜歡的地方除了架構,更不喜歡的地方是斷定的語氣。要不是作者實在用心彙整資料,我真的很難看完。這種擅自斷言(台語片就是可憐受打壓是政策犧牲者是受害者)、加入自己價值觀去解釋史料的語氣,實在很逼人。
尤其是像我不會說台語,一直感到生活中不會說台語就會有點
吃虧
不便利(想想倒不是真的吃了虧,只是內心自己多少會感到動搖而已,因此修改用語),稍微比較熟悉的客家腔也幾乎不會在客家電視台播報新聞的時候聽過的人,作者的語氣真的會讓我感到好像只會說國語的人或是《劇場》文藝青年,都是台灣外來者的樣子。
當然可能是我多心了吧。
leahahaha
@leahahaha
Mon, Jun 14, 2021 3:10 PM
Mon, Jun 14, 2021 3:11 PM
另外要裝得趣味講故事的語氣,也是讓我很不耐。讀者不是小孩。
但一樣,只是口味不同而已。或許有人很喜歡這樣的寫法吧⋯⋯
leahahaha
@leahahaha
Mon, Oct 25, 2021 9:48 AM
===
@leahahaha - 刊出日期 2021/10/23 文字 李泳泉 攝影 張家瑋 圖片提供/國家人權...
leahahaha
@leahahaha
Sat, Sep 24, 2022 1:04 PM
Sat, Sep 24, 2022 1:05 PM
@leahahaha - 看完林摶秋1965年的 。
@leahahaha - 玉峯、林摶秋
leahahaha
@leahahaha
Sat, Dec 17, 2022 4:35 PM
沒想到可以以舞台劇的方式繼續傳遞給不同群眾
@leahahaha - 下週六晚上會去看音樂劇《台灣有個好萊塢》-不同返享版~ 12/17看完!很享受...
載入新的回覆
/
事隔幾年,上週總算開始讀《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電影史真有趣。
(覺得是胡攪蠻纏的寫法⋯⋯不是太喜歡。雖說書中資料檔案蒐集之完整齊全用心叫人驚嘆佩服。但既然如此,為什麼寫作上要糊成這樣⋯⋯對一般讀者來說應該不是很好吸收。
是否該直接去看碩論算了⋯⋯不過一想到日曜日式散步者的跳躍,毋甘願的電影史好像也就還好可接受了的樣子。待我看完再說。)事隔將近兩個月,總算看完第一遍了⋯⋯
尤其是像我不會說台語,一直感到生活中不會說台語就會有點
吃虧不便利(想想倒不是真的吃了虧,只是內心自己多少會感到動搖而已,因此修改用語),稍微比較熟悉的客家腔也幾乎不會在客家電視台播報新聞的時候聽過的人,作者的語氣真的會讓我感到好像只會說國語的人或是《劇場》文藝青年,都是台灣外來者的樣子。當然可能是我多心了吧。
但一樣,只是口味不同而已。或許有人很喜歡這樣的寫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