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有雷心得
醉好的時光DRUK

「丹麥人嗜酒如命的天性,以酒為引,既歌頌酒的美妙,也直視殘酷而沉鬱的生活原貌,據實呈現出丹麥中產階級的忸怩作態。」

https://images.plurk.com/5sLcqtnzllv94MpLyWp1jk.jpg https://images.plurk.com/59SLbvnwzfY2e7j27TnMCZ.jpg
“Hvad er ungdom? En drøm. Hvad er kærlighed? Drømmens indhold”
青春為何呢?南柯一夢;愛為何呢?夢中的造物。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從開頭繞湖奔跑、歡鬧的學生們,轉向如枯木般的主角,他們失去的是年輕時那種虛無但奔放的慾望以及荒唐。

四個中年教師在一次聚會,因男主馬丁留下的淚,發覺他們已經渾渾噩噩過了太久。
他們或許有著正規穩定的工作,卻因活在文明與社會規則下,人生的困頓與不知從何而來無力,迷失了活著的目標。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於是他們展開實驗,參考挪威心理學家芬恩斯卡德魯(Finn Skårderud):「人類血液裡缺乏 0.05% 酒精,好讓自己放鬆且充滿自信!」

酒精迷醉著使人獲得好的結果,幽默令學生喜愛、婚姻問題也跟著逐漸緩和,但過剩的狂歡仍留下的虛無的悲傷。
如同煙火在夜空中絢爛的幾秒,酒精無法解決生活中現實的問題,酒醒後還是得面對他們在人生中、職業上、家庭中的糾結盤雜。

即便實驗以悲劇收尾,但人還是擺脫不掉那短暫的薰然、飲酒取樂,追尋那迷離中自由與紓壓的狂想。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在社會中逐漸被剝奪的自我,片中多次回想當年也是如少年一般充滿活力、無所不能,但現在雖有安穩的生活,卻只能在酒中找回那個有理想有價值的自己,這或許是現在人們的共同的哀歌。

有人在酒精中找回自我,有人一醉沉迷不醒。
酒帶給人們什麼?或者該問,在那短暫的歡愉中,我們要找的自我到底在哪?

最後馬丁在廣場上精彩的舞蹈,像打破所有的枷鎖般,丟去一切束縛上演自我的獨醉。

因為清醒過、痛苦過,才更加了解它的美妙,這就是最好的時光了。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片尾主題曲What a life

What a life, what a night
What a beautiful, beautiful ride
Don't know where I'm in five
But I'm young and alive
Fuck what they are saying, what a life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麥叔好會演
麥叔眼睛好漂亮
麥叔跳舞好好看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看到他演出那種如枯木逢雨般的角色,還有酒醉後的茫然無措跟更跌入酒精的催眠、發洩似的坦白⋯⋯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影評】《醉好的時光》:酒精解救大叔們的中年危機,深層忘我之後是可貴的「獨醉」 - The News L...

「尚且不明瞭妥協現實的規則,又還未體會到狂喜後悲傷混雜。或許從一開始過剩的歡慶舞蹈,就暗示了這場「酒精實驗」是一場虛無的悲劇。我們想起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在《悲劇的起源》討論起希臘人對於日神造物出社會的白日,對應出節慶之間酒神之醉得忘我狀態,那般忘我足以讓自身與社會界線消失,暫時忘記藩籬與規範束縛,進而狂歡慶祝,甚至像是一場藝術創作時的崇高行動,自己感覺成為了神、他如他在夢中所看見的神一般狂喜而且崇高地行動。人不再是藝術家,而是已經成為藝術品。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這樣不夠理性與顛覆的酒神藝術,成為對應日神的悲劇起源,短暫且陷溺於存在無所束縛、貪婪慾望的靈魂正如同他們愈發不可收拾的搖擺與迷幻。中年是一場危機,青春是一場短暫的幻夢,所有的生活若都可以靠著酒神處理,那真正的自我為何?起初,我們不夠明白自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和經驗裡找到了存在價值的平衡:裡頭有感性、理性、神秘不用解釋的崇高信仰、接著自然而然暸解極致的快樂和悲傷都存在於世間。」

(截錄)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這部好像被稱為丹麥版麥娜斯,但我自己覺得這個劇本更有導回現實層面的意思,雖然都是人生無奈的嘆息,但這邊的角色塑造更為立體,主軸也更明確,而且不煽情、不說教,用一種歡愉幽默的氣氛來點出社會與自我的衝突。

加上麥叔精湛的演技,它絕對值得抱回小金人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麥叔好讚(硬要再講一遍
⧰𝙴𝚒𝚕𝚎𝚎𝚗
Another Round | Mads mikkelsen | soundtrack - OST | ...

救命ㄚㄚㄚㄚ
大叔跳舞我可以看上百次(夠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