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分享]

臺灣科大設計系畢業展 - 【作品介紹】 〔 Galaxy of Memory 〕 作者:黃采媛 Huan...

因為有幫朋友的畢製翻譯作品介紹所以也關注了一下他們的專頁,然後看到了這個作品

一開始是被完全擊中我喜好的視覺圖所吸引,灰暗寂寥但又美麗的氛圍就像老舊電影,但繼續看作品介紹才發現這作品要表達的東西更多更深

其他下收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介紹的第一段用了很浪漫的方式來描述「記錄一個人的行為」這件事,使那些行為留下記錄變成星軌、讓生者能夠追憶,聽起來似乎很吸引人

但下一段就點出了你所做的一切都會被記錄,包括那些不想說與不能說的,當你死後都會公開在在世者的視線之下。雖然能夠留下屬於這個身分的痕跡,但也無法控制自己的隱私

這讓我想到美國隊長2裡面的Project Insight,雖然內容不盡然相同但都是被監控的模式,隊2中那個公式能夠從過往的活動中推算一個人的立場與未來可能行動,以此來除掉(可能)與九頭蛇對立的人
(其實能夠聯想的例子很多啦但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個)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這作品提出的問題是「如果你知道你的行為都會被記錄存檔,你會如何審視自己的每個行為?」

很多電影中都有那種在某人死後才發現他重要秘密的情節,我自己覺得人作為一個人的行為選擇還有神祕性就是一個迷人的特點。一個人都有非常多面向,而他們決定要讓哪些外顯、讓哪些藏住,這些選擇也因人而異。要是讓技術記錄自己的一切而畏手畏腳也可能犧牲一大部分的自己吧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結果真正打字打出來發現自己想法還很模糊(但也不用變清晰)
先繼續寫卡片去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但如果人是以音樂的形式被記錄下來我覺得好棒喔⋯⋯(突然想到)

要是在我離開時有一個能夠代表我本人的歌單,其他人想到我時可以聽聽、或者聽到那些歌時想到我,我會覺得很幸福 但那個歌單一定會落落長,因為我喜歡的歌好多好多好多而且都無法捨棄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又想到

星軌這樣的記錄形式就像是完全客觀的某某某、所有都攤在陽光下於是這就稱為他的唯一面貌

但在不同人面前展現不同的樣貌,每個人的回憶中那人都是不同的顏色,這樣也很美
ᴄɪᴇʟᴅᴏʀ ‧ 𐂂˚⋄
我也想要吃吃看土壤餅乾⋯⋯literally吃土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