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
非關橘子皮,但有關人體脂肪:文藝復興時期的「橘皮系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上)| 故事 StorySt...
有關肥胖,但非關美醜:文藝復興時期的「橘皮系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下)| 故事 StoryStudi...
魯本斯在畫人體時,著重在表現表皮的皺褶,而沒有意識到他畫的是「橘皮」;另外一方面,當時的人們也未將「橘皮」與「醜陋」直接連結。觀者覺得魯本斯描繪的人體十分豐腴,而橘皮的存在是一中性的、不直接指涉美醜的特徵。隨附於橘皮出現的負面觀感是很晚近的事,甚至可以說是時尚產業的一種「發明」。
阿薩🦁🦢
在橘皮一詞被編輯放進時尚雜誌以前,魯本斯利用它來表現運動中身軀的動態感,它合理地存在於人體中,不論是用來凸顯畫中人物的肥胖,或是用來描繪美麗的女神/女人,呈現一種豐腴之美。「橘皮」在魯本斯的畫中是一種具有功能性的形式,橘皮本身無所謂美醜。透過時尚廣告的轉譯,橘皮不再是一個中性的身體現象,而成為醜陋的特徵。了解橘皮在繪畫中的表現,以及它的成因之後、污名的過程以後,或許我們(尤其是女性)可以更和平且自信地與之共存。
阿薩🦁🦢
——
無住生心
:-)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