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y@γ(t)不是yt
@abbychau
Wed, Mar 24, 2021 12:57 PM
Wed, Mar 24, 2021 1:50 PM
1
我曾經和一個對世界歷史愛好的Rust 使用者說過以下這番話。(沒辦法,我沒能找到很好的分享方法)
到現在我都認為很是我的比較獨有的世界觀之一。
我剛有在舉出Scala(別問我為甚麼不是kotlin) 作為一個增加人工語言中的modulation 從而在同等句長下減低虛擬機的涉手程度來比喻自然語言和文化知識。
我的定論是,我們看似會用電腦和社會結構。但從未來人看來,我們交流的語言和方法上還是野蠻人的一套,只是modulation 變大了一點。
"但我們總是進步的,到了未來又總有更未來的人也會這樣想的"他說,如我所料,是亳無意義的同層推廣。
掰噗~
@baipu
Wed, Mar 24, 2021 12:57 PM
讓我掐指算算
Abby@γ(t)不是yt
@abbychau
Wed, Mar 24, 2021 12:57 PM
輸入中。。。
Abby@γ(t)不是yt
@abbychau
Wed, Mar 24, 2021 1:08 PM
Thu, Mar 25, 2021 6:46 AM
我是指,[野蠻人階段]是會到人們可以用"邏輯語言"(加個引號,意思是指沒有以值推導的語言)交流時完結。
我們在大學都會學邏輯課吧。但為甚麼在平日還是那麼多謬誤,非形式謬誤一方面是因為人類還是目標導向的,明確的"目標"令人功利又輕視過程。
但可以想像,熵累積很少的語言,在加入足夠大又不那麼大的字典後,可以像rust 一樣,同時有著足夠高級的特性,和完全確定性的結果。
只不過,他也會像Rust 一樣令寫作和發聲變得難以學習。我就在這舉到scala 這個例子了(scala 增加語言特性來短縮記錄抽象化成本)。
理論上要完備是沒有難度的。只是我覺得人類的腦力有限制去成功大規模執行。令我們成為野蠻人的,和一萬年前沒有分別,就是生活太困迫、理想也不崇高。
end
Abby@γ(t)不是yt
@abbychau
Thu, Mar 25, 2021 5:20 AM
今天點開這個噗,竟然覺得這麼難讀
秋月霜下盼盼蟬
@dx90c
Thu, Mar 25, 2021 5:42 AM
沒有看懂+1
昏星離離
@cecidicia
Thu, Mar 25, 2021 5:49 AM
我覺得早晨大部份的技術噗都超難讀的
,你知道我在央求早晨用海洋宮殿比喻的心情了吧
Abby@γ(t)不是yt
@abbychau
Thu, Mar 25, 2021 7:27 AM
Thu, Mar 25, 2021 8:27 AM
難讀也是上面的原因吧
展開一點:
自然語言的效率是基於統計學的. 把暖昧性用統計(社會文化和上文脈絡)推至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實際上沒有在原理上回避抽象滲漏(
https://realblog.zkiz.com/...
我們的社會和語文教育,是一台虛擬機(或者叫運行時, VM/Runtime)。定立了一個基於統計的上文。
這種很像源碼中的弱型態。(例子:代表書寫文字的"2"字 和 算式中的數字 2 的意義是相等的)
形式語意學和類型論是個很深的學問,簡單比喻來說,是在語句中加入提示(例如上面例子中的引號)
還有很多, 例如明確定義局部語域是否符合交換律, e.g. 1+2=2+1 / 我和你結緍 跟 你和我結婚 意義相等,可惜因為困迫的生活,前後兩句還是有機會在今天產生情感上的差異
Abby@γ(t)不是yt
@abbychau
Thu, Mar 25, 2021 7:42 AM
語言的特性是一本字典,每個字條是獨特而且互斥的。
又例子:在玩遊戲的我和他的小孩,如果句長不能增加,我們都很希望加入括號去明確化這個意思:f.i. (在玩遊戲的((我和他)的小孩))
把發音的調變 變多,的話,也可以加入在口語中,括號就成了語言的一部分了。
還有很多其他可以從類型論和形式語意學參考過來的例子。
展望:
如果調變(modulation)和字典(dict)夠大的話,就應可以最大程度地脫離社會文化地交流。
至少那種去脈絡化的假新聞不能再出現。
載入新的回覆
到現在我都認為很是我的比較獨有的世界觀之一。
我剛有在舉出Scala(別問我為甚麼不是kotlin) 作為一個增加人工語言中的modulation 從而在同等句長下減低虛擬機的涉手程度來比喻自然語言和文化知識。
我的定論是,我們看似會用電腦和社會結構。但從未來人看來,我們交流的語言和方法上還是野蠻人的一套,只是modulation 變大了一點。
"但我們總是進步的,到了未來又總有更未來的人也會這樣想的"他說,如我所料,是亳無意義的同層推廣。
我們在大學都會學邏輯課吧。但為甚麼在平日還是那麼多謬誤,非形式謬誤一方面是因為人類還是目標導向的,明確的"目標"令人功利又輕視過程。
但可以想像,熵累積很少的語言,在加入足夠大又不那麼大的字典後,可以像rust 一樣,同時有著足夠高級的特性,和完全確定性的結果。
只不過,他也會像Rust 一樣令寫作和發聲變得難以學習。我就在這舉到scala 這個例子了(scala 增加語言特性來短縮記錄抽象化成本)。
理論上要完備是沒有難度的。只是我覺得人類的腦力有限制去成功大規模執行。令我們成為野蠻人的,和一萬年前沒有分別,就是生活太困迫、理想也不崇高。
end
,你知道我在央求早晨用海洋宮殿比喻的心情了吧展開一點:
自然語言的效率是基於統計學的. 把暖昧性用統計(社會文化和上文脈絡)推至可以接受的程度。
但實際上沒有在原理上回避抽象滲漏(https://realblog.zkiz.com/...
我們的社會和語文教育,是一台虛擬機(或者叫運行時, VM/Runtime)。定立了一個基於統計的上文。
這種很像源碼中的弱型態。(例子:代表書寫文字的"2"字 和 算式中的數字 2 的意義是相等的)
形式語意學和類型論是個很深的學問,簡單比喻來說,是在語句中加入提示(例如上面例子中的引號)
還有很多, 例如明確定義局部語域是否符合交換律, e.g. 1+2=2+1 / 我和你結緍 跟 你和我結婚 意義相等,可惜因為困迫的生活,前後兩句還是有機會在今天產生情感上的差異
又例子:在玩遊戲的我和他的小孩,如果句長不能增加,我們都很希望加入括號去明確化這個意思:f.i. (在玩遊戲的((我和他)的小孩))
把發音的調變 變多,的話,也可以加入在口語中,括號就成了語言的一部分了。
還有很多其他可以從類型論和形式語意學參考過來的例子。
展望:
如果調變(modulation)和字典(dict)夠大的話,就應可以最大程度地脫離社會文化地交流。
至少那種去脈絡化的假新聞不能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