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團練碎念 配音工作坊
手機快沒電了!!!
想來整理一下這兩三天的內容

昨天去上了初級配音班的講座,意外的是配音講師說的許多東西都和合唱指揮的說法不謀而合。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例如意念可以改變聲音想像可以改變聲音
昨天配音的第一個練習就是坐在教室裡,但分別對著想像人在教室、在中庭、在校門口和在火車站的講師說「嗨!」
這和團練時合唱時指揮說到爛掉的「這一句請放500公尺、下一句800、再下一句1200」完全是同一種練習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還有肩膀解鎖身體的彈性
講師說到肩膀不要鎖死一定要放鬆,尤其是需要大聲的時候,肩膀如果整個繃住聲音其實是出不來的,肩膀和肩胛保持彈性,聲音也會有彈性而且反而會更大聲
合唱老師教我們也是從暖身就開始做肩膀的活動、不斷強調上半身放鬆、下半身支撐。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另外就是共鳴的練習,不過這方面合唱比配音更強調。
講師帶我們做了一個頭腔共鳴的簡單練習:就是發出驚訝時的高頻的“Wow”聲。對於對頭腔共鳴沒有概念的人這是一個超簡單的入門法。腦袋會麻麻的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不同位置的共鳴會製造不同的聆聽感受,用來應用在聲音表演上。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發聲的基礎之後,就是表演的部分。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講師講到一個情緒的部分。情緒變化不是只有大小聲的變化,講師說「這就是你為什麼會覺得灌籃高手裡面那些觀眾的吶喊『流川楓~上啊~加油~』雖然很大聲但你還是覺得他棒讀
「因為那些角色通常都是找實習生來配的。」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天吶這個例子我完全可以理解!!!講師一講全部人都笑出來
電視在播黑籃的中配的時候我也是看到
整個超悲劇欸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情緒的問題在合唱就是表現在音樂性上。我覺得這是指揮最難幫大家練的部分
也是我們最近被噹得最慘的部分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印象最深刻是之前唱《De profundis》,指揮說「這是『從內心深處哭泣』的意思,但我覺得你們人生都太順遂太幸福,唱不出悲痛的感覺欸,可以再悲痛一點嗎?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我整個
調整了好幾次,最後指揮還是一臉「差強人意」的樣子
那次其實蠻挫折的,覺得做不到指揮的要求,重點是我根本不知道從何改起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講師說配音也是會遇到一樣的情況XDDD
委託人:「可以再嗨一點嗎?」「可以配得更美味一點嗎?」「可以再年輕一歲嗎?」
:「你去年和今年的聲音是有什麼差我請問你!!」
總之就是各種主觀感受的協調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然後是角色練習
用同一句台詞,練習配成不同的角色的語氣
包含音調、節奏、速度、音色都會影響聽眾對聲音持有者的印象
這個練習真的蠻有趣的,不過和合唱就沒什麼關係了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BTW練習的時候大家都超愛挑反派的角色練習的
講師自己:「我超愛演反派,因為現實生活中不能當反派,所以演的時候很舒壓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情緒的練習,有一種是轉移練習
因為有時候演出的情境不一定是自己有親身經歷的,如果自己的情境資料庫沒有,可以拿相似的情緒替換內裏、然後嘴巴講完全不搭嘎的台詞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這時就用亂語練習
講師給我們設定一個情境ex.憤怒的老闆&吊兒郎當的員工,開始對戲
但是只能講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這句台詞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就是一個把嘴跟腦袋分開的練習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我本來覺得這個練習和合唱沒什麼相關,但今天突然醒悟
合唱的音樂性來自對樂曲和歌詞的理解,可是很多時候歌詞都是外語,對我來說就是無意義的音節
這時候雖然可以靠查翻譯理解歌詞的含義,卻很難在唱的時候進入情緒
或許這就是需要腦袋和嘴分開的練習的時候了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最後是學員關於配音員如何保養喉嚨的提問
這點對於任何聲音工作者來說應該都是攸關生命的重點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講師的回答是:因人而異,但是他聽過最多配音員的回答是「要睡飽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這個回答又和合唱指揮和許多歌手的答案不謀而合了:要睡飽
阿光_會彈琴多帥30%
……既然大家都這麼回答那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了吧!畢竟對聲樂家來說自己的身體就是樂器
又不能像銅管換吹嘴弦樂換弦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