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冬眠耍廢ING
來記錄一下上禮拜聽CH房講中華商場演變還有印象的一些東西
(但很可能跟中華商場無關,主講者岔題岔很大可是又很有趣ww
ps. 上禮拜之所以有這個CH房,是因為講者要幫公視今晚開播的影集《天橋下的魔術師》做宣傳,而該影集的內容主線就是跟中華商場有關
打完惹,回應已開XD
月行。冬眠耍廢ING
這個主題講了4天,但我是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才發現這個房的
主題基本上是圍繞中華商場那個區域,但因為不同時代各地區的連帶影響,所以會岔出去講其他地區或歷史發生了什麼
月行。冬眠耍廢ING
四天大概講的東西如下:
DAY1 - 清領~即將日治的中華商場區域(興建前)
DAY2 - 日治時期的中華商場區域(興建前)
   + 日治對大台北地區的規劃
DAY3 - 日治後期~國民政府來台的中華商場區域(興建前+初興建)
   +本省外省的心態差異
DAY4 - 中華商場興衰
月行。冬眠耍廢ING
先來說DAY2比較有印象的東西
清領原先的鐵路規畫是直接從台北跨新莊→林口→桃園往南
 但因為林口那邊地勢太高,以當時的火車來說跑得有點艱辛&速度慢到人可以跟著走(這邊有點記憶失準,不確定是上面的人下來跟著走還是圍觀群眾跟著走)
 所以到了日治時期,就把鐵道路線改成台北→板橋→桃園往南
 因此新莊區沒落,板橋區崛起XDD
月行。冬眠耍廢ING
日治時期前期對台北地區的規畫,因為不想要哪天居民反抗有巷道戰(可以堆箱子阻攔軍隊前進的那種)+想仿造歐洲現代化公園城市,所以拆了城牆&把主要通道弄成很寬廣的林蔭大道
在原本的規劃裡(公園城市),台北城區域會有17座類似大安森林公園大小的大公園,而且都可以由幾條主幹道串聯起來
 但沒興建完就戰敗了,後期那些留下來的寬廣的公園興建地,有些就被國民政府拿來蓋其他東東了
月行。冬眠耍廢ING
日治的地名大多是根據特色+町組成,比如京町-首府所在地、榮町-繁榮的地方、書院町-有著名書院的地方,跟現在還在用的西門町-西門外的地方
現在這時候的中華商場那個區域(從北門開始,沿著中華路一直往南到愛國西路),是鐵道通過的地方,火車在地上走
月行。冬眠耍廢ING
接著是DAY3
 背景提要一下,講者說自己是外省第二代,爸爸是因為沒錢&快餓死所以加入軍隊,然後就一直潰逃到台灣
月行。冬眠耍廢ING
國民政府逃到台灣的組成,10%左右是高層or有錢人,剩下除了一些送東西來結果就走不了的以外,絕大多數是沒錢沒讀過書的窮人兵
一開始國民政府沒打算久待,所以也不怎麼管本省人,只挑了相對比較舒服的地方住起來
很窮的外省兵得自己想辦法,所以後來有一票人就在中華街那一條鐵路的外牆邊,自己搭棚戶住
月行。冬眠耍廢ING
多數台灣人愛日本&對日本沒有什麼憤怒情緒(相比其他如韓國、菲律賓、中國等被日本殖民或侵略過的國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國民政府太爛,沒比較沒傷害,所以流傳下來的關於日本的效率&好的想法更多
直到來台5年屆滿軍演發現不可能反攻,國民政府才開始建些有的沒的,但在教育上還是持續宣傳反攻的想法,持續幫老兵&下一代們營造一個美好的騙局,導致有一大票外省第二代人被洗腦的很深,而這個影響力也有部分一直在往下傳遞
月行。冬眠耍廢ING
國民政府來台為了讓外省人有歸屬感,所以把很多路名都按照中國地圖改掉。以台北車站附近為圓心,其他聽起來像中國城市名的基本上可以用中國方位來辨別南北。
 比如錦州街在北車北邊、潮州街在北車南邊、寧波街在福州街北邊之類的,方便外省人快速熟悉台灣
開始打算把台北建設成小中國(無誤)之後,中華街那邊棚戶看起來就太亂太不美觀了
 但那邊的人又必須安置,所以國民政府就在鐵路邊蓋了中華商場(從北門到愛國西路,整段共八個長棟三層樓建築)
月行。冬眠耍廢ING
這一天講了很多本省外省的心態差異吧,聽得下去主要是因為講者並沒有太明顯的偏向,或者可以說,講者的偏向就是台灣應該認清最大的特色就是兼容
 補個我自己對兼容的理解:包含以前的本省外省兼容,現在的親中排中兼容,或是可能幾十年後的台灣人跟新住民的兼容(不僅僅是外籍工作者,還有比例越來越高的外籍配偶)
月行。冬眠耍廢ING
補個後來Q&A有些50↑以上的外省腦聽完之後的回饋,他們認為講得很好也希望講給小朋友聽的原因是,要讓年輕人也能同理他們或者他們的父母
 但其實這一天講者主要傳達的概念&當初我推薦大家聽的原因,其實是我認為講者想跟「不明白為什麼外省第一二代留在台灣卻又覺得自己是中國人」的人解釋,那些人的想法是怎麼形成的這件事很有意思
 (大意大概就是...那些想法的形成對很多沒念過書的一代、或被洗腦半輩子的二代是合理的演變,而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變異)
 而知道演變的發生之後,有辦法溝通的或許就能找到方法去溝通彼此的觀念差異,沒辦法的,那就還是維持原樣
 (這些不是講者直接說的,而是我理解到的意思)
月行。冬眠耍廢ING
再稍稍補充一個我個人看法,對那些說中國好但又留在台灣的人;我自己覺得概念其實有點類似回來都誇讚台灣美食好棒棒、有電影看好棒棒但還是選擇留在歐美的人
 PS. 這得先撇除中國對台有敵意不看,因為要扯這個沒完沒了,國籍的認同跟生存的選擇是很多因素結合成的,舉這個例子想說的只是這兩種心態某些地方有點類似XD
月行。冬眠耍廢ING
DAY4就是真正在講中華商場的興盛跟衰退了
當時的建造裡面就有考量到大家是住在那邊+做生意,所以蓋的時候有比較挑高,而且都內建隔層(類似小閣樓,但只在一間房的後半部分做),但很多人都覺得空間不夠用,所以自己又拆掉直接做出整層的小閣樓
月行。冬眠耍廢ING
當時建起來只是為了暫時安置那些人,土地的產權歸政府,只給他們房子的使用權,可以自行轉賣房子的使用權給別人,但要拆的時候不得抗議(不過想也知道當時肯定戶戶都說好,拆的時候都抗議拆了就沒地方住XD
那邊當時其實也蠻亂的,情色產業會當街拉客,但學生還是會約去那邊改制服看電影
 (我出生前好像就拆了,但記得高中同學說要改制服的時候,好像也還是帶我去西門町改的,可能當時在商場裡的店家後來順勢搬去西門町了吧XD
月行。冬眠耍廢ING
當時興建中華商場,有一部分也是國民政府為了證明他這個自由中國政權,比對岸的共產中國政權更西方更現代化,想透過這個來爭取認同跟支持(而當時確實也吸引了讚揚與成為其他國家的參考)
不過台灣的現代化興衰變化很快,大稻埕的興衰、中華商場(西門町)的興衰、東區的興衰輪迴其實蠻像的,而現在繁榮的信義區跟前幾年又好像有復興的大稻埕,可能再10年、20年後,就又不是現在這麼回事了
月行。冬眠耍廢ING
大稻埕這個我算是比較有感的,直到國中前我基本放學都會去外婆家,途中稍微晃一下就會經過大稻埕那一帶,跟現在比起來,那時候那邊人真的不算多,而且每個地方真的都看起來破舊破舊的XD
所以前幾年偶爾再去國中朋友家蹭飯,發現那邊變了個樣子就覺得超驚奇的~
(喔但布業商場裡面感覺完全沒變就是了XDD)
月行。冬眠耍廢ING
中間聽的過程,有時候會不小心專心做其他事所以放空掉XDD
但比較有印象的大概就是這些了
老實說我一開始真的以為中華商場是西門町某棟有湯姆熊的破舊大樓(聽到一半我才赫然驚覺不對那棟是叫萬年不叫中華XDD)
聽完才知道原來中華商場,是我出生前蓋在中華路正中央的很長又很多棟的建築www
補個,拆掉的主因應該是為了鐵路地下化啦
月行。冬眠耍廢ING
啊,再補個,講者有提到當初台北動物園要遷到木柵,當時為了讓動物車隊可以開過去,把路上的所有紅綠燈都拆了(為了長頸鹿XDDD
大概就是這些了~
------
我開回應啦~
月行。冬眠耍廢ING
疑 繼續突然想到XDDD
DAY4有一波誇讚李登輝北北的老謀深算的故事,當時也是為了跟外國證明台灣是自由中國,非常聽取多元意見,所以才提拔一些看起來比較聽話的本省人擔當要職,李杯杯就是這麼上位的
 然後李杯杯繼任總統的時候,當時的黨政軍各有領頭人,三個領頭人都很饞總統位置,但由於國民黨很重資歷,想當總統必須先當過行政院長,所以杯杯就先對黨的領頭人說很支持他,於是黨的領頭人就搞掉了原行政院長、卸掉黨那邊的職務;接著等時機夠了,又跟軍的領頭人說同樣一套,於是軍的領頭人又搞掉了本來以為自己可以尚未的新行政院長、卸掉軍方那邊的權力www
 老謀深算的李杯杯就這麼廢了本擁有三方職權的國民黨,真的很威
月行。冬眠耍廢ING
我覺得我會陸陸續續想到東西,那幾天的內容累計超過10小時,隨便都會想到有東西沒打上來XDD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