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qclio
@yyqclio
Thu, Feb 18, 2021 11:49 AM
日藥小林化工承認40年藥品品管數據造假竟達8成,社長道歉「太重視生產效率」
yyqclio
@yyqclio
Thu, Feb 18, 2021 11:51 AM
日本老牌製藥企業小林化工(註:與我們常聽見的小林製藥是不同的公司),在去年爆發了一起治療足癬皮膚病的口服藥中,錯誤混入安眠藥的事件,該公司製造的口服抗真菌藥伊曲康唑片中,被發現混入達超過最高限量2.5倍的安眠藥成分,部分患者服用該藥後失去意識,造成22起交通事故。另有2人服下這種藥後死亡,造成不小的風波。
yyqclio
@yyqclio
Thu, Feb 18, 2021 11:52 AM
根據福井縣政府發表的調查結果,發現足癬皮膚病口服藥會混入安眠藥的原因,是藥廠為了節省人力,製藥過程中疑似人手不足,工作人員取原料藥時誤取安眠藥,後續卻沒有人發現。
但是這還是相當不可思議,畢竟原料拿錯只是第一關,後續製造過程中應該還要有其他把關的機制,來預防這種低級錯誤的發生。就算不是藥廠,而是一般工廠好了,在工廠的生產線流程最後一關,也會有品管的機制來把關吧?
yyqclio
@yyqclio
Thu, Feb 18, 2021 11:52 AM
小林廣幸是公司創始人的孫子,原本在其他藥廠工作,1994年回到小林化工工作。據小林社長表示,他大約在2005年至2007年之間,當時還不是社長,在負責生產線的時候就意識到了有這個問題。他表示,當時他就發現有一本不能對未外公開的「裏帳本」,以及一本為現場檢查而記錄虛假生產記錄的帳本(AB帳本)。
他解釋說,因為當時公司正在擴大銷售管道,不能一下子停止大量生產,所以不能馬上改正。「本以為用幾年時間就能改正,誰知卻犯了大錯。」
yyqclio
@yyqclio
Thu, Feb 18, 2021 11:52 AM
這不是日本產品第一次有意的出錯,
載入新的回覆
但是這還是相當不可思議,畢竟原料拿錯只是第一關,後續製造過程中應該還要有其他把關的機制,來預防這種低級錯誤的發生。就算不是藥廠,而是一般工廠好了,在工廠的生產線流程最後一關,也會有品管的機制來把關吧?
他解釋說,因為當時公司正在擴大銷售管道,不能一下子停止大量生產,所以不能馬上改正。「本以為用幾年時間就能改正,誰知卻犯了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