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qlilium
@qlilium
不思議に思う
Mon, Jan 25, 2021 5:55 PM
Mon, Jan 25, 2021 6:00 PM
4
ಠ_ಠ - 看到那種說,N1只是看看日劇、Youtuber、隨便讀讀就通過的就覺得好羨慕喔(雖然也有可能...
原po聽力好還蠻羨慕的、我的狀況跟原PO相反、聽力是最弱的項目。
念語言學校時我周遭朋友除我之外、都是聽力好而讀寫不是那麼好的類型。所以他們也不太了解我怎麼乖乖唸書、日文還可以學成這樣。
聽不懂是很直接的印象。
掰噗~
@baipu
話す
Mon, Jan 25, 2021 5:55 PM
你怎麼會這樣想!?
水磨qlilium
@qlilium
Mon, Jan 25, 2021 6:07 PM
Mon, Jan 25, 2021 6:16 PM
我記得那時候我會上圖書館看書跟借書、但很難專注去想辦法看懂、所以都是借來翻翻又還回去、那時候對我來說、要看懂好難這件事讓我覺得學語言很無趣。但是看看日本的書跟圖書館很精緻這樣很開心。
水磨qlilium
@qlilium
Mon, Jan 25, 2021 6:09 PM
反而是來了幾年、沒有認真在學習的這段時間裡、那種很討厭的讀不懂的錒雜感卻漸漸消失了。
水磨qlilium
@qlilium
Mon, Jan 25, 2021 6:13 PM
Mon, Jan 25, 2021 6:15 PM
現在我拿日文書來看還是會有碰壁感、但是那種感覺變成、這段看不懂所以去查一下單字、稍微有懂然後繼續看下一段。不想拘泥在看不懂的一定要懂上
麻糬
@usamin36
Mon, Jan 25, 2021 11:14 PM
我覺得學習的動力很重要⋯⋯
小吳
@larry0506
Mon, Jan 25, 2021 11:16 PM
我這次是閱讀大爆死 聽力跟語言分數不錯的說...
Rabby ≠ D° Orz
@rabby250
話す
Tue, Jan 26, 2021 1:50 AM
個人感覺是聽力和閱讀需要練的技巧有差
語言學習的一個重點是抓語意,就是寫作方或說話方整體上想表達什麼
閱讀的時候因為文字是直接全面展現在讀者眼前,讀者可以先通篇看過一次瞭解大致上在講什麼,之後再用整篇的大意加上前後文去推敲看不懂的部分
強迫自己一定要逐字看懂反而比較累,因為要理解每個字的意思之後把「單字意思」整合到「從整篇第一個字到現在讀到的這個單字的文章大意」,等於整個過程需要一直集中思考,看久了會累
Rabby ≠ D° Orz
@rabby250
話す
Tue, Jan 26, 2021 2:08 AM
但是另一方面聽力是強迫聽者從對談的一開始逐字吸收,就類似剛剛提到的逐字閱讀方式,必須消耗比較大的集中力和整合力,而且沒有「後文」擺在眼前可以推敲
如果是一般對談的話可以在聽完第一次後要求講者重複某部分、放慢或用字放簡單來幫助聽者理解,但是聽力測驗通常就只給兩次機會,而且是從頭到尾放,所以難度會偏高
聽力強的人通常有個特徵是可以找到其他替代的「線索」來幫助了解語意
其中一個線索是聲調,就是聽某種「文字 + 聲調 = 語意的關聯性」聽久了自然會記起來,之後聽到類似的「文字 + 聲調」就會自然帶出語意,然後就可以繼續聽下去了
不過這種線索當然就跟閱讀常用的線索(後文)不一樣,所以練只有單方面能用的語意推理方式就會覺得另一方面怎麼練都練不起來了
Rabby ≠ D° Orz
@rabby250
話す
Tue, Jan 26, 2021 2:16 AM
Tue, Jan 26, 2021 2:18 AM
其實聲調也不算是單方面的就是了,因為讀者自己念出文章就會得到聲調,然後就可以從關聯性拿到語意來整合
(這有點像是不想好好學文法的人常用的考試技巧:把句子念幾遍看哪個順選哪個)
所以嚴格上來說,要同時練聽力和閱讀的話我會覺得「找到自己容易理解全盤語意的方式」→「找到能讓自己拚出語意的線索」→「如果線索不好找,想辦法自己生」這串方式可能會有效
midori
@midori09
Tue, Jan 26, 2021 3:33 AM
我聽力還可以,可以開著NHK聽新聞但我文法完全不行,日檢也不是一樣特別強就好是要每項平均一點都有達標就考過,不用羨慕別人啦~每個人都長處都不一樣呀,像我就是吸收好,就算一天只吃一餐照樣胖!!
O_o
@Iamposter
Tue, Jan 26, 2021 4:05 AM
我聽力真正開始變好,是AAU語言課有一種設備,當然我們不會有那種設備,但是老師有做過類似的事情給你參考一下:
阿碰。
@s33333123
Tue, Jan 26, 2021 4:05 AM
我也是聽力比較好的,或者換個方式說就是閱讀爛XD 對我來說聲音跟文字是完全不同形狀的東西,用shadowing試看看?
O_o
@Iamposter
Tue, Jan 26, 2021 4:06 AM
因為她看我怎麼發th和d的音就是沒有差別,所以她跑來在我「耳邊」唸給我聽!
O_o
@Iamposter
Tue, Jan 26, 2021 4:07 AM
那套設備也是類似的方式,她監聽學生的發音(一大群人),如果有人某個音一直唸不對,她會在耳機裡特地讀給那個人聽。
O_o
@Iamposter
Tue, Jan 26, 2021 4:09 AM
之後很奇妙,就算環境音很吵,我也聽得出對方這種無聲子音。所以… 何必博士說那個震動喉嚨的發音,我也是先靠耳機去聽,跟只聽螢幕放出來的聲音差很多。
O_o
@Iamposter
Tue, Jan 26, 2021 4:11 AM
所以我想建議你試試看聽力是用耳機聽音源,聽了之後唸出來練習。(那套設備也是把自己的發音即時接回去自己的耳機,目前我還想不到除了錄下來回放之外,要怎麼達成這件事。)
載入新的回覆
念語言學校時我周遭朋友除我之外、都是聽力好而讀寫不是那麼好的類型。所以他們也不太了解我怎麼乖乖唸書、日文還可以學成這樣。
語言學習的一個重點是抓語意,就是寫作方或說話方整體上想表達什麼
閱讀的時候因為文字是直接全面展現在讀者眼前,讀者可以先通篇看過一次瞭解大致上在講什麼,之後再用整篇的大意加上前後文去推敲看不懂的部分
強迫自己一定要逐字看懂反而比較累,因為要理解每個字的意思之後把「單字意思」整合到「從整篇第一個字到現在讀到的這個單字的文章大意」,等於整個過程需要一直集中思考,看久了會累
如果是一般對談的話可以在聽完第一次後要求講者重複某部分、放慢或用字放簡單來幫助聽者理解,但是聽力測驗通常就只給兩次機會,而且是從頭到尾放,所以難度會偏高
聽力強的人通常有個特徵是可以找到其他替代的「線索」來幫助了解語意
其中一個線索是聲調,就是聽某種「文字 + 聲調 = 語意的關聯性」聽久了自然會記起來,之後聽到類似的「文字 + 聲調」就會自然帶出語意,然後就可以繼續聽下去了
不過這種線索當然就跟閱讀常用的線索(後文)不一樣,所以練只有單方面能用的語意推理方式就會覺得另一方面怎麼練都練不起來了
(這有點像是不想好好學文法的人常用的考試技巧:把句子念幾遍看哪個順選哪個)
所以嚴格上來說,要同時練聽力和閱讀的話我會覺得「找到自己容易理解全盤語意的方式」→「找到能讓自己拚出語意的線索」→「如果線索不好找,想辦法自己生」這串方式可能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