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Д゚;≡;゚Д゚)
[音樂會]1/16NSO 名家系列《迴旋日耳曼》
簡單紀錄
泛若(゚Д゚;≡;゚Д゚)
曲目
小約翰史特勞斯:《蝙蝠》序曲
莫札特:木管協奏交響曲
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
泛若(゚Д゚;≡;゚Д゚)
《蝙蝠》序曲很可愛XD
旋律很好聽又很可愛很有戲劇性
因為上班錯過導聆,趕來的時候剛好在講解這首,感覺是很有趣的輕歌劇XDDD
泛若(゚Д゚;≡;゚Д゚)
木管交響協奏曲感覺是滿難得演出的曲目
這場是使用被不知名人士改編的版本(雙簧管、單簧管、法國號、巴松管),不是重建版(莫札特的原版是長笛、雙簧管、法國號、巴松管)
我還是比較喜歡Levin重建版,然後現場跟錄音很大的不同是獨奏群的聲音整個交融在一起,如果是錄音還滿獨立清晰的(錄音應該都是獨立收音再後製混音吧)
我覺得這是很能感受巴松管的美的一首XD
泛若(゚Д゚;≡;゚Д゚)
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老實說旋律上沒有特別吸引我,不過在音樂廳聽交響曲真的好好聽……我覺得不管再怎麼興致缺缺的交響曲聽起來都會很好聽……聽過根本回不去聽錄音
平常在家用破爛筆電或耳機聽交響曲的話,如果不是旋律吸引人的曲目,根本不會想聽吧,交響曲要好聽感覺就是要燒設備(ry
泛若(゚Д゚;≡;゚Д゚)
現場聽交響曲就像站在廣袤的大海前,望著翻騰洶湧的海浪鋪天蓋地朝自己襲來
聽錄音相較之下就像……看一張大海的照片(。
泛若(゚Д゚;≡;゚Д゚)
我個人覺得差異最大的是低音和銅管
低音Q彈(像是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的撥奏)渾厚的音色在音樂廳的空氣中振動的感覺,真的不是錄音能捕捉的……更不用說有時候會有實際的震動感(尤其像定音鼓或管風琴)
銅管現場也是超雄壯超有震撼力,雖然我還是比較喜歡木管和弦樂,不過現場的銅管真的聽起來很過癮XD
弦樂和木管的音色和動態現場也更細緻,不過差異我覺得比較沒那麼懸殊
泛若(゚Д゚;≡;゚Д゚)
總之一直對交響曲不是很感興趣的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很愛(雖然至少短期內也不會特別找錄音來聽
相較之下獨奏和室內樂跟現場演出的差異比較不是那麼大
協奏曲雖然差異也頗大的,但我覺得錄音不一定比較不好(現場演出獨奏比較會有被樂團聲音蓋過的情形,錄音完全不會有這種問題XD)
泛若(゚Д゚;≡;゚Д゚)
對了,木管交響協奏曲演奏完謝幕時,樂團的木管們都超開心地鼓掌(沒聲音的鼓掌XDD),感覺興奮得要不是舞臺禮儀就鼓掌出聲了XDDD
畢竟獨奏都是NSO首席和副首席,所以可以理解他們會為自己的同儕用力鼓掌,但也有一種「我們木管出頭天了」的莫名可愛感XDDDDD
我自己除了鋼琴以外也最喜歡木管和法國號了
泛若(゚Д゚;≡;゚Д゚)
順便補一下之前感想比較少所以沒紀錄的場好了
泛若(゚Д゚;≡;゚Д゚)
11/14 2020臺北市音樂季-大師系列《回歸新世界》
這場因為有曾宇謙所以超多人的XDDD宇謙還被TSO首席玩到差點下不了台(ㄎ),羞澀靦腆的樣子真可愛
這是我第一次聽現場小提琴協奏曲,覺得再次印證我對小提琴真的不是特別有愛ry(不討厭只是沒有特別喜歡
現場小協跟錄音真的差很多,雖然還是可以明顯從樂團中突出出來,不過錄音真的把獨奏聲音放大很多XD
這場我還比較喜歡新世界,很震撼很好聽
泛若(゚Д゚;≡;゚Д゚)
1/7 力晶2021藝文饗宴 傾心貝多芬─第三、四、五號鋼琴協奏曲
除了第五號其他都沒什麼感想
我不算很喜歡貝多芬第五號鋼協,之前大概只有完整聽過兩次左右吧,但諸大明的獨奏真的非常令人驚艷,完全沒有任何冷場之處
我覺得這是我目前聽過的現場鋼協最喜歡的一次演出
泛若(゚Д゚;≡;゚Д゚)
題外話是1/20表演藝術圖書館終於要重新開幕啦
照片看起來超美的
有舉辦一系列開幕活動,雖然有幾場算是有興趣,但很猶豫要不要去(如果人不多我會覺得很害羞ry
反正應該也會去借CD大概就順便看看,不會太讓人尷尬的話再留下來聽XD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