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36 AM
Wed, Dec 23, 2020 4:31 AM
10
我有興趣的日治時期三個學校:臺北市立家政女學校、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高等女學校
依序目前變成下列三所:
臺北市立金華國民中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37 AM
Wed, Dec 23, 2020 4:35 AM
他們的原生要看這篇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很多北市重要學校的來源都是這裡
然後這個教育機構當年可是:
「不諭是師範部或是語學部 ,臺語語文的教學都在課桯中佔有相當的份量。最初師範部每週34節課,土語課佔了10節。加上每週2節的漢文課,實際上就是以臺語來朗誦中國古文,所以課程相當於每週有12節課是在研究臺語。」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37 AM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1896年改制):由1895年所創立的芝山岩學堂改制而成,1898年獨立並改制為「八芝蘭公學校」,即今日的士林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1897年創設):1898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1902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910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1919年獨立為「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即今日的中山女中。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896年創設):1898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1910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公學校」,1919年獨立為「艋舺公學校」,即今日的老松國小。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38 AM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1896年創設):1898年獨立並改制為「大龍峒公學校」,即今日的大龍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1897年創設):1898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902年獨立並改制為「臺北第二小學校」,即今日的東門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增設尋常中等科(1898年創設):同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中學科」,1902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1907年獨立為「臺灣總督府中學校」,即今日的建國中學。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38 AM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1904年創設):1905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高等女學校」,1907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中學校附設高等女學校」,1909年獨立為「臺灣總督府高等女學校」,即今日的北一女中。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代用附屬小學校(1913年代用):由1905年創立的「臺北第三尋常高等小學校」代用,1913年廢止代用,該校即今日的南門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1913年創設):1927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即今日的北市大附小。
關魚(aboutfish)
@aboutfish
Wed, Dec 23, 2020 2:38 AM
中山女高是我母校
yocoy
@yocoy
Wed, Dec 23, 2020 2:39 AM
我讀的時候北一女門口有日治的校訓的石碑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40 AM
Wed, Dec 23, 2020 2:40 AM
簡單說就是士林國小、中山女中、老松國小、大龍國小、東門國小、建國中學、北一女中、南門國小、北市大附小,加上金華國中這幾校。
yocoy
@yocoy
Wed, Dec 23, 2020 2:41 AM
建中固定有拓碑的課,常常可以看見建中生去拓植物園門口的石碑,北一女門口這塊校訓石碑是建中生的夢幻逸品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42 AM
有空可以做這些日治時期北市老學校的巡禮
永遠的真田幸村
@ivanusto
說
Wed, Dec 23, 2020 2:44 AM
然後在老台北人眼中,景美女中的資歷就沒有那樣深,畢竟戰後多年才成立的,因應北市南區的需求而生。
素大餅 1974
@pili0329
說
Wed, Dec 23, 2020 4:12 AM
大家午安!
相聲藝術工程師
@leafy7382
Wed, Dec 23, 2020 4:49 AM
建中哪來拓碑的課
yocoy
@yocoy
Wed, Dec 23, 2020 5:04 AM
相聲藝術工程師
: 沒有嗎?我家在植物園旁邊住十幾年都有看到建中的在附近拓碑文。
相聲藝術工程師
@leafy7382
Wed, Dec 23, 2020 5:06 AM
那個應該是某社團或是某老師的功課吧
yocoy
@yocoy
Wed, Dec 23, 2020 5:09 AM
相聲藝術工程師
: 應該吧……
載入新的回覆
依序目前變成下列三所:
然後這個教育機構當年可是:
「不諭是師範部或是語學部 ,臺語語文的教學都在課桯中佔有相當的份量。最初師範部每週34節課,土語課佔了10節。加上每週2節的漢文課,實際上就是以臺語來朗誦中國古文,所以課程相當於每週有12節課是在研究臺語。」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1897年創設):1898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1902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910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1919年獨立為「臺灣公立臺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即今日的中山女中。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896年創設):1898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1910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公學校」,1919年獨立為「艋舺公學校」,即今日的老松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1897年創設):1898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1902年獨立並改制為「臺北第二小學校」,即今日的東門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增設尋常中等科(1898年創設):同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第二附屬學校中學科」,1902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1907年獨立為「臺灣總督府中學校」,即今日的建國中學。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代用附屬小學校(1913年代用):由1905年創立的「臺北第三尋常高等小學校」代用,1913年廢止代用,該校即今日的南門國小。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1913年創設):1927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即今日的北市大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