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就好,不要太熱血
@EDMAB
Sun, Dec 20, 2020 1:38 PM
三天走了谷關7雄的5雄。
星期五晚上,週末的登山客就開始進駐松鶴停車場,半夜來了5/6部車過夜。本來要週ㄧ才回家,臨時改週六回去。跟一位登山客聊天後,決定最後一天走唐麻丹山,經1843峰,縱走八仙山。
怕回家時間太晚,ㄧ早6點多就去找松鶴端的登山口,GPS顯示的幾個步道入口都不是登山口,臨時改從裡冷的登山口走。這樣就拖到7點才出發。
從登山口到唐麻丹這段是今天較累的步道。出發後不久有眺望裡冷部落的觀景點。然後ㄧ路爬升,還有不少攀繩路段。登頂上陵線後,雖然要再爬上1843峰,再上2230的八仙山,但是穿插了平緩的陵線,走起來相對就輕鬆不少。
ㄧ直到八仙山頂,只有1843峰頂有開闊的視野,可以眺望到新社,遠處的林道,山巒,浮雲仙山。八仙山完全沒視野,只是留個登頂紀錄而已。
Treelazy
@8889tsai
Sun, Dec 20, 2020 2:03 PM
好奇 ,指標很清楚都不會迷路嗎
看就好,不要太熱血
@EDMAB
Sun, Dec 20, 2020 2:08 PM
回程走另ㄧ條往蝴蝶谷瀑布跟夢幻谷瀑布的步道。這條步道ㄧ路急下坡,走起來滿輕鬆的。這兩個瀑布是在同條溪的上下游。雖然水勢落差都不大,但是溪水清澈,有不少的魚。
在這裡要越溪兩次才能接到溪谷的步道入口。出溪谷後,步道上昇到山腰。有一條步道可以爬上唐麻丹山,我走另ㄧ條步道,繞山腰到裡冷登山口。回車上已經5點多,剛好快天黑。
看就好,不要太熱血
@EDMAB
Sun, Dec 20, 2020 2:36 PM
Treelazy
: 跟著布條走就不會迷路。
今天的縱走線跟蝴蝶谷線這種非官方步道比較少人走,布條也比較稀疏或已經風化/退色剩下ㄧ點點,步道痕跡也不那麼明顯。基本上,對方向懷疑時,只要回到最後的步條,再前後左右上下遠近仔細找,往往會發現布條/方向就在那個地方。
前天在大雪山遇到一個巡山員在拆布條。他說布條太集中,他把新ㄧ點的拆下來,均勻分佈在步道上。
Treelazy
@8889tsai
Sun, Dec 20, 2020 2:42 PM
看就好,不要太熱血
:
載入新的回覆
星期五晚上,週末的登山客就開始進駐松鶴停車場,半夜來了5/6部車過夜。本來要週ㄧ才回家,臨時改週六回去。跟一位登山客聊天後,決定最後一天走唐麻丹山,經1843峰,縱走八仙山。
怕回家時間太晚,ㄧ早6點多就去找松鶴端的登山口,GPS顯示的幾個步道入口都不是登山口,臨時改從裡冷的登山口走。這樣就拖到7點才出發。
從登山口到唐麻丹這段是今天較累的步道。出發後不久有眺望裡冷部落的觀景點。然後ㄧ路爬升,還有不少攀繩路段。登頂上陵線後,雖然要再爬上1843峰,再上2230的八仙山,但是穿插了平緩的陵線,走起來相對就輕鬆不少。
ㄧ直到八仙山頂,只有1843峰頂有開闊的視野,可以眺望到新社,遠處的林道,山巒,浮雲仙山。八仙山完全沒視野,只是留個登頂紀錄而已。
在這裡要越溪兩次才能接到溪谷的步道入口。出溪谷後,步道上昇到山腰。有一條步道可以爬上唐麻丹山,我走另ㄧ條步道,繞山腰到裡冷登山口。回車上已經5點多,剛好快天黑。
今天的縱走線跟蝴蝶谷線這種非官方步道比較少人走,布條也比較稀疏或已經風化/退色剩下ㄧ點點,步道痕跡也不那麼明顯。基本上,對方向懷疑時,只要回到最後的步條,再前後左右上下遠近仔細找,往往會發現布條/方向就在那個地方。
前天在大雪山遇到一個巡山員在拆布條。他說布條太集中,他把新ㄧ點的拆下來,均勻分佈在步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