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03 PM
Mon, Dec 7, 2020 1:40 PM
6
讀到法國哲學家
阿圖塞(Althusser)
關於
「意識形態」
的論述,覺得很有趣。
他在《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一書中,嘗試運用心理學家拉岡(Lacan)的心理分析,解釋意識形態在社會上的運作。人類為什麼往往屈服於種種主宰社會的意識形態?是藉什麼機制造成的?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10 PM
先解釋拉岡的
鏡像場景(mirror stage)
理論。
兒童最初的自我形象,是在「想像中的存有狀態」開始發展的。一開始,兒童對「主體與客體」、「主體與外在世界」對區分不明顯,也就是沒有明確的「你我」、「內外」之分。
但當兒童見到了「鏡中自我」,便以為這個賞心悅目的形象與自己是個「統一體」,然而這個鏡中的自我,既是他自身,也不完全是他自身。雖然主體客體依然這麼模糊,但兒童已經開始透過鏡中自我建立「自我中心」了。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13 PM
簡單來說,兒童在鏡中「
誤認
了自我」。
這種既有「認同」也有「誤認」的狀態,讓兒童建立了一個
虛構
的
單一自我
。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18 PM
Mon, Dec 7, 2020 1:41 PM
同樣的邏輯,阿圖塞運用到意識形態的理論中。
人本來是生產結構中的一顆螺絲釘,是特定階級無數人中的一員。但人們不但不覺得自己是社會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反而覺得自己是與社會及世界
有重大關聯
的人物。
明明事實上是被制度控制的螺絲釘,卻仍然認為自己是個「自由、統一、自主」的個體,怎麼會有這種錯覺呢?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20 PM
賦予人這種價值感的,造成這種「世界以我為中心旋轉」的「中心感」的,就是
意識形態
。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26 PM
Mon, Dec 7, 2020 1:42 PM
諸如:上教堂、參與投票、讓路給老弱婦孺、穿著的方式以及配戴的飾物......這一切都是因為意識形態帶給個人的「中心感」所創造的「價值觀」。
個人會因為遵循這些「價值觀」而感覺到自己與世界有緊密的關聯,進而忘記其實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一點也不特別、不自主而且被控制著,且心甘情願變成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28 PM
「意識形態」與拉岡的「鏡中自我」一樣,都是通過對某一客體「認同」而產生「統一的自我形象」。都包含某種「誤認」,把主體的真實情況給理想化了。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30 PM
Mon, Dec 7, 2020 1:43 PM
拉岡的主體是「幼兒」,客體是「鏡中自我」,幼兒透過鏡中自我誤以為自己是個「統一的個體」。
阿圖塞的主體是「個人」,客體是「整體社會中的自我」,我們透過社會賦予我們的意識形態,誤認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34 PM
Mon, Dec 7, 2020 1:34 PM
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社會利用某種意識形態,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很重要、很有影響力、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還是個自由獨立的個體,但事實上一切都是意識形態帶來的誤會,我們只是制度下被利用的工具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39 PM
Mon, Dec 7, 2020 1:40 PM
但就像我們很難不通過鏡子看到自己,拿掉意識形態,我們也很難理解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們可能只能「改變」意識形態本身,或脫離某種意識形態並投入另一種意識形態,但不太可能完全脫離意識形態生活。
這是我自己看完這段理論的想法,覺得這個問題好像無解XD但只要認識到意識形態的本質,或多或少可以擺脫一些它對自己的影響吧。
✦燈 ☾ 話✦
@kihichen2020
Mon, Dec 7, 2020 1:40 PM
--
載入新的回覆
讀到法國哲學家阿圖塞(Althusser)關於「意識形態」的論述,覺得很有趣。
他在《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一書中,嘗試運用心理學家拉岡(Lacan)的心理分析,解釋意識形態在社會上的運作。人類為什麼往往屈服於種種主宰社會的意識形態?是藉什麼機制造成的?
兒童最初的自我形象,是在「想像中的存有狀態」開始發展的。一開始,兒童對「主體與客體」、「主體與外在世界」對區分不明顯,也就是沒有明確的「你我」、「內外」之分。
但當兒童見到了「鏡中自我」,便以為這個賞心悅目的形象與自己是個「統一體」,然而這個鏡中的自我,既是他自身,也不完全是他自身。雖然主體客體依然這麼模糊,但兒童已經開始透過鏡中自我建立「自我中心」了。
這種既有「認同」也有「誤認」的狀態,讓兒童建立了一個虛構的單一自我。
人本來是生產結構中的一顆螺絲釘,是特定階級無數人中的一員。但人們不但不覺得自己是社會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反而覺得自己是與社會及世界有重大關聯的人物。
明明事實上是被制度控制的螺絲釘,卻仍然認為自己是個「自由、統一、自主」的個體,怎麼會有這種錯覺呢?
個人會因為遵循這些「價值觀」而感覺到自己與世界有緊密的關聯,進而忘記其實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一點也不特別、不自主而且被控制著,且心甘情願變成國家機器的一部分。
阿圖塞的主體是「個人」,客體是「整體社會中的自我」,我們透過社會賦予我們的意識形態,誤認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這是我自己看完這段理論的想法,覺得這個問題好像無解XD但只要認識到意識形態的本質,或多或少可以擺脫一些它對自己的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