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rk
這種葉公好龍的態度在民國知識分子當中並不鮮見。他們經常從少年時代的崇拜西方轉到成年時代的敵視帝國主義,諸如此類的隱秘屈辱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遠遠超過他們願意承認的程度。針對西方社會的自卑感、挫折感和報復欲驅使他們投入蘇聯的懷抱,遠比任何階級和經濟的動機更為有力。然而,這種報復的飲鴆止渴性質過於明顯了。魯迅晚年就很清楚:他的生活方式完全屬於自己口頭抨擊的舊社會,在這種社會潰滅後幾乎沒有什麼生存機會。問題在於,他的優點和特點就是:正因為出身舊社會,對舊社會的弱點格外瞭解,因此反戈一擊格外有力。他若不能有效地開發利用這些優勢,怎能維持文壇領袖的地位?人生已到暮年,他還有重新選擇的餘地嗎?「我死之後,不管洪水滔天」飛蛾與紅爐的愛情:自戀者最後的揮霍. 《黃金時代》影評 | by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