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karumichi
Sun, Nov 29, 2020 2:54 PM
Mon, Nov 30, 2020 11:22 AM
2
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
強||
@karumichi
Sun, Nov 29, 2020 2:56 PM
Sun, Nov 29, 2020 2:58 PM
一開始作者設計的的問卷「情感忽視測驗」(Emotional Neglect Questionnaire, The ENQ),22題有19個是...
我是有病成怎樣啊
高高軺
@desa713
Sun, Nov 29, 2020 3:04 PM
這個有網站嗎?
強||
@karumichi
Sun, Nov 29, 2020 3:11 PM
關鍵評論網有介紹這本書
六個徵兆辨識躲藏在抑鬱、教養問題背後的「童年情感忽視」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強||
@karumichi
Sun, Nov 29, 2020 3:11 PM
高高軺
: 偶不知道餒
強||
@karumichi
Wed, Dec 9, 2020 4:50 AM
讀到現在,應該說看到現在(看書都很隨性),覺得如果對於某些事情有了情緒,不想給人知道,覺得是麻煩人,那就寫下來;最佳解法還是要說出來,憋著難受。不要忘記自己
強||
@karumichi
Wed, Dec 9, 2020 5:00 AM
還是覺得自己大腦機制蠻好的XDDD
忘記、不去記得就沒事了哈哈哈哈哈哈
強||
@karumichi
Sat, Dec 19, 2020 11:23 AM
~ Dec 19 read 100%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44 PM
Sun, Dec 20, 2020 3:49 PM
“《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一書,與這些記憶一點關係也沒有。事實上,它並不是關於你的記憶或是任何發生在你童年的事件。這本書的寫作動機,是為了幫助你覺察那些在你童年時期「沒有發生」的事情、那些你「不記得」的事情。因為和你所記得的事情比起來,那些沒有發生的事情,對於形塑你成年的面貌有著同樣重要、甚至更為強大的影響力。”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47 PM
看到這段的時候我想到我根本不記得小時候的事情,也曾經跟朋友分享過我腦袋的逃避機制就是忘記。然後忘記到其實很多事情都不會去記得了。最近一個例子就是年末跟主管聊天,同事好早之前就提醒我要記得跟主管講職稱更換的事情,自己也是萬分在乎這件事情的(攸關未來換工作)。然後,我是在跟主管談完的隔天下班回家洗澡的時候才想起來的...。
所以,不記得很可怕。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48 PM
Sun, Dec 20, 2020 3:49 PM
“情感忽視之所以如此地不受重視,有個很好的解釋:它會躲藏。它藏身在「疏忽」這樣一種過失中,而不是表現為明顯的罪愆;它是家庭照裡頭留白的部分,而不是照片本身捕捉到的事件。它通常是童年時期「沒有」被說出來、「沒有」被觀察到、「沒有」被記得的事情,而不是那些表現出來的事情。”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49 PM
Sun, Dec 20, 2020 3:49 PM
如果說遭受情感忽視的人有什麼共同症狀的話,那就是「述情障礙」(alexithymia)。在每一個遭受情感忽視的成年人身上,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這個症狀。「述情障礙」這個詞彙在大多數的字典裡都找不到,這不是一般人會使用的字詞,主要是心理學家或其他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術語,大多時候會出現在研究當中。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52 PM
Sun, Dec 20, 2020 3:49 PM
“作家亨利.大衛.梭羅說:「大部分的人都過著絕望的生活。」我相信他說的是那些童年時受到傷害的人,他們無法辨識自己的傷口、解釋它、或是透過成長來超越它。”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52 PM
細微覺察並記錄自己的感覺,辨認並用言語表達出自己的感覺。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53 PM
是認為自己這輩子應該是做不到啦,可能都是想到的大爆發,否則都在內心消化完了,尤其暗黑模式一啟動時,無人能擋。這我想每個人應該都差不多吧呵呵。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54 PM
「反依賴」
如果是不怕依賴別人但覺得依賴卻沒得到倚靠,這樣還要倚賴嗎?因為又沒用且可能更傷心。還是對方沒在我身上也找到依賴感而不給予依靠?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55 PM
Sun, Dec 20, 2020 3:49 PM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道德或不道德的分別。每個人在某些時刻都會擁有比如憤怒、嫉妒、仇恨、破壞性或是優越的感受,大部分的人甚至有過殺人的念頭。這些感覺本身並沒有錯,也不會讓我們變成壞人。重點在於,當我們在面對這些情緒的時候要怎麼做。不要因為你的感覺而批判自己,而是用你的行為來評斷自己。”
強||
@karumichi
Sun, Dec 20, 2020 2:56 PM
不批判自己太困難了,要說出難聽的話比肯定自我還容易呢
載入新的回覆
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
我是有病成怎樣啊
忘記、不去記得就沒事了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不記得很可怕。
“情感忽視之所以如此地不受重視,有個很好的解釋:它會躲藏。它藏身在「疏忽」這樣一種過失中,而不是表現為明顯的罪愆;它是家庭照裡頭留白的部分,而不是照片本身捕捉到的事件。它通常是童年時期「沒有」被說出來、「沒有」被觀察到、「沒有」被記得的事情,而不是那些表現出來的事情。”
如果說遭受情感忽視的人有什麼共同症狀的話,那就是「述情障礙」(alexithymia)。在每一個遭受情感忽視的成年人身上,我們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這個症狀。「述情障礙」這個詞彙在大多數的字典裡都找不到,這不是一般人會使用的字詞,主要是心理學家或其他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術語,大多時候會出現在研究當中。
“作家亨利.大衛.梭羅說:「大部分的人都過著絕望的生活。」我相信他說的是那些童年時受到傷害的人,他們無法辨識自己的傷口、解釋它、或是透過成長來超越它。”
如果是不怕依賴別人但覺得依賴卻沒得到倚靠,這樣還要倚賴嗎?因為又沒用且可能更傷心。還是對方沒在我身上也找到依賴感而不給予依靠?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道德或不道德的分別。每個人在某些時刻都會擁有比如憤怒、嫉妒、仇恨、破壞性或是優越的感受,大部分的人甚至有過殺人的念頭。這些感覺本身並沒有錯,也不會讓我們變成壞人。重點在於,當我們在面對這些情緒的時候要怎麼做。不要因為你的感覺而批判自己,而是用你的行為來評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