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果~ロコソコ
鍵盤逛書店
風神的玩笑:無鄉歌者江文也

「在巴黎遇見早年到過北平的楊英風,形容江文也時只說他的嘴異於常人,張開來可放進自己的一個拳頭,這種人生來就是會唱歌的,其實楊英風的嘴也不小,可惜做別的去了。」

XDDDD
掰噗~
讓我掐指算算 (bringit)
毛果~ロコソコ
『我所知道的江文也都是他七十歲之前的事,比我現在還年輕多了,而我仍以上一代人來看他的人生。依凡終於把這本小說讀完,開始向我講述書中情節,由於多年來我收集的資料,還包括江夫人給我的書信,足以與她所說的牴觸而有爭議,然而她更堅持小說提供的才有說服力,的確當閱讀過程中她已被小說的書寫說服,不願再去相信別人說的,甚至我手中的照片。所謂「小說越讀越真,歷史越看越假」,小說的感染力愈令人覺得可信,最後寧願放棄自己的「成見」去接納她對小說所轉述的。明明知道小說的虛構,只因為更讓江文也的人生精采,不管是大失敗還是大成功,都是藝術家奮鬥過程必須遭遇的,特別是內心的煎熬,只有小說的筆才能賦予,最感動人的就在這裡。』
毛果~ロコソコ
『當年美國華人報上刊出我寫的「江文也」時,也收到許多反面的迴響,認為臺灣人以日本的二等國民在日本土地上想出人頭地本來不易,勉強有了一點成就,便想轉戰中國這博大精深的古國,招致頭破血流之後果,正如臺灣一句話「目睭沙無金」,最後還要由臺灣人去撫慰其傷疼,對江文也這種藝術家為何不先問他到底為臺灣做了什麼。此類的話聽來刻薄,一點也不像忠厚老實的臺灣人應該說的,這種攻擊的話當年我都一一予以回應,現在想來,還不如寫一篇小說,在故事中塑造幾個不同人物的性格,將那些苦難讓他們去分擔,音樂也能借小說家的筆加重分量形塑臺灣人民族特有性格,讀者對虛構的自然更易於接受。』
毛果~ロコソコ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