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chanta
一個觀察不一定對
最粉紅的那部分年輕人應該有相當一部分在義務教育時期是(國文)資優生(包括我自己
其中當然不包括現在相當大一部分單純就魯蛇所以天天夢想做成吉思汗的
因為國文尤其是作文成績好,靈氣、感悟力跟閱讀量都不必要。它需要的其實是doublethink的直覺與天賦與一定的模仿力。
有些小孩會比同齡人更快領悟到「官話」與它背後的整個符號系統跟思維存在於跟其他真正活著的語言完全不同的位面,學會把它跟其他語言當作完全不同的register來模仿,所以很少會出現「口語化」之類「錯誤」。並且這套語言會很快被認為是更權威的,因為這種技能會受到鼓勵跟讚揚,並形成一種對他人的優越感,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意識到
九年甚至十幾年的教育都浸泡在這種優越感以及對自己「官話」能力的自豪之中,也是為什麼這種人特別易於辨認
掰噗~
我也想不透 (p-doh)
機器狼🔜茶會首次出毛!
欸嘿嘿嘿 (๑´ㅂ`๑)(快速翻閱)
機器狼🔜茶會首次出毛!
發問時露出餅乾不是常識嗎 (´-ω-`)
Bacchanta
如果一個小孩從小到大都被人教育相信能寫「官話」是一項使ㄊㄚ優於其他同齡人的技能,不難想像為什麼他們會對官話隱含的價值體系也產生更大的認同。
至於真正有文字天賦、或者單純是熱衷於就自己閱讀的書籍進行模仿跟寫作實驗的學生,除了少數可以被賞識跟鼓勵(也要遇到好老師),大多數就是一直被「你寫得不好懂/無病呻吟/拿不了高分」這樣的評價搞到不再確定真正的好文章是什麼或者don't give a fuck
至於國文不好的學生受到洗腦反而比較少,因為還不理解,這不是晦澀或高深一點的語言,這完全是另一種語言,一種能夠給其信者帶來實際的privilege的語言,而在公共交流的位面上只有它「上得台面」並能夠響亮地存在,與日常生活的語言、歌者的語言、詩人的語言,完全不是一回事
Bacchanta
真正有天賦的人無論如何都會比較輕鬆,但相對地,明明沒有卻又一直相信自己擁有非凡的文字感悟力與寫作天賦的人就會很麻煩,因為他們從小相信並且磨鍊起來的這一技之長不僅對於寫出好的文字沒有什麼助益,很多時候甚至與感悟力、想像力的遲鈍、文風的空泛、誇飾與陳腐都有直接關聯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