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9:53 AM
Tue, Nov 3, 2020 2:55 PM
4
【原創】
一名突然封筆的小說家
又亂挖坑
你說你要離去,以無名小卒之姿歸於塵土。
再見、永別。你斟酌起字詞,又笑自己這時候還在替無謂瑣事煩心。
「只是配角,可有可無。」這是你的總結。
「等等!」我試著拖延,卻發現話語對此刻的你都是空泛。
並非無謂,你的存在、任何舉動,明明從未無謂。我該如何證明?
「你想當主角嗎?」一個荒唐念頭閃過,卻是最後能拋出的浮木,我只能朝著深淵中央大喊:「讓我寫下來,我讓你成為永遠的主角。」
「我?主角?」你瞇起眼,彷彿想看穿這是否為另一個謊言。
「所以再多跟我說一點,你的故事。」
拜託了,這是我對一段生命所能做出的,最終乞求。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9:54 AM
Tue, Nov 3, 2020 3:26 PM
「……這就是我寫作的初衷。」
眼前的人以採訪名義,朝我拋出數個問題,卻好似對換得的答案意外不已,記錄的筆逐漸猶疑。
「那個人……現在還好嗎?」
真虧他第一個反應是關心,多少讓我起了些好感,但答案不是顯而易見,何須多問?
「所以這系列完結了。」我開口,再平靜不過。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9:54 AM
===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9:54 AM
Tue, Nov 3, 2020 9:58 AM
沒事,只是創作。
突然閃過腦中的概念片段,快速記下。為了他人、與生命綁定的寫作,好像可以延伸成一個短篇(又挖坑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10:03 AM
咱們家還需要另一個作家嗎?
這會是個小說家,若論及寫作觀,會是和亞森截然相反的光譜二端。
完全為了他人而寫,甚至被重如生命的枷鎖綁住的筆,直到能夠不需要寫作的那天,才會是他的解脫。
如果說亞森是夢幻的理想,這一位,可能可以稱作現實。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10:18 AM
Tue, Nov 3, 2020 2:58 PM
對外,他寫的是虛構的小說,但只有他知道自己實際記下的是多少真實。
他必須選擇用小說這文類。他也在說服自己之中的虛構性,「我在虛構」,他需要這樣拉開距離,否則只會被鍵入的每個文字重量給壓垮。
在生命面前他太渺小太無力,卻又掙扎的想留住、想抵抗。他唯一的武器是筆,雖然在此之前他並非有過商業出版的作家,但他勉強還能寫。於是這是他絞盡腦汁所能想到替那個人做的事。
意外的,他越寫越好,他被看到了,但他的初衷從未變過,他的筆始終朝著那個人。
直到主角離場。
他成功地多留住他幾個年頭,但那人最終仍選擇離開。
故事終要完結。終是不自量力,他領悟,並放下了筆。沒有寫作的理由了,再也不需要了。
我一無所有了。
突然走紅的作家突然封筆,很快被遺忘,直到多年後有人想到來訪問,由此揭開的故事。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10:27 AM
Tue, Nov 3, 2020 10:27 AM
有想過因為紅了一時忘了初衷,導致悲劇,但不想再寫後悔和自責了,已經有代表了。這樣他代表的會是無力吧,目標和努力從來沒變過,卻得面對終究失去的必然。
在這之前、這之後的故事,變得都很值得玩味。
那樣的寫作到底多沉重,我能想像那過程的底會是痛苦的。刨心般的痛苦,卻不得不寫。
或許那個人也看在眼裡,最終也是想讓他解脫?謝謝你,但夠了,能當上這一遭的主角足夠了,很美好,但真的足夠了。
他的課題是接受與放下,終有無能為力的事實。並且尋找,直到他能再提起筆,而為了自己寫作的時候。
獺獺討債歇業中
@rex_2019
Tue, Nov 3, 2020 10:29 AM
忙到爆炸的時候總是創作慾爆發的時候(幹
天啊人就是這麼犯賤,死線之前總是可以一轉眼就生出一個角色,靈感又在玩弄我了
載入新的回覆
你說你要離去,以無名小卒之姿歸於塵土。
再見、永別。你斟酌起字詞,又笑自己這時候還在替無謂瑣事煩心。
「只是配角,可有可無。」這是你的總結。
「等等!」我試著拖延,卻發現話語對此刻的你都是空泛。
並非無謂,你的存在、任何舉動,明明從未無謂。我該如何證明?
「你想當主角嗎?」一個荒唐念頭閃過,卻是最後能拋出的浮木,我只能朝著深淵中央大喊:「讓我寫下來,我讓你成為永遠的主角。」
「我?主角?」你瞇起眼,彷彿想看穿這是否為另一個謊言。
「所以再多跟我說一點,你的故事。」
拜託了,這是我對一段生命所能做出的,最終乞求。
眼前的人以採訪名義,朝我拋出數個問題,卻好似對換得的答案意外不已,記錄的筆逐漸猶疑。
「那個人……現在還好嗎?」
真虧他第一個反應是關心,多少讓我起了些好感,但答案不是顯而易見,何須多問?
「所以這系列完結了。」我開口,再平靜不過。
突然閃過腦中的概念片段,快速記下。為了他人、與生命綁定的寫作,好像可以延伸成一個短篇(又挖坑
這會是個小說家,若論及寫作觀,會是和亞森截然相反的光譜二端。
完全為了他人而寫,甚至被重如生命的枷鎖綁住的筆,直到能夠不需要寫作的那天,才會是他的解脫。
如果說亞森是夢幻的理想,這一位,可能可以稱作現實。
他必須選擇用小說這文類。他也在說服自己之中的虛構性,「我在虛構」,他需要這樣拉開距離,否則只會被鍵入的每個文字重量給壓垮。
在生命面前他太渺小太無力,卻又掙扎的想留住、想抵抗。他唯一的武器是筆,雖然在此之前他並非有過商業出版的作家,但他勉強還能寫。於是這是他絞盡腦汁所能想到替那個人做的事。
意外的,他越寫越好,他被看到了,但他的初衷從未變過,他的筆始終朝著那個人。
直到主角離場。
他成功地多留住他幾個年頭,但那人最終仍選擇離開。
故事終要完結。終是不自量力,他領悟,並放下了筆。沒有寫作的理由了,再也不需要了。
我一無所有了。
突然走紅的作家突然封筆,很快被遺忘,直到多年後有人想到來訪問,由此揭開的故事。
在這之前、這之後的故事,變得都很值得玩味。
那樣的寫作到底多沉重,我能想像那過程的底會是痛苦的。刨心般的痛苦,卻不得不寫。
或許那個人也看在眼裡,最終也是想讓他解脫?謝謝你,但夠了,能當上這一遭的主角足夠了,很美好,但真的足夠了。
他的課題是接受與放下,終有無能為力的事實。並且尋找,直到他能再提起筆,而為了自己寫作的時候。
天啊人就是這麼犯賤,死線之前總是可以一轉眼就生出一個角色,靈感又在玩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