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攜手護台灣
因為我自己從小就喜歡回答、提問,所以在求學過程中非常不能認同兩則「經典教材」的後續引導思考,一個是謝道韞的詠絮之才,故事是謝安在一個雪天和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謝安的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故事摘錄自維基)

另一個是六祖惠能的故事,當時弘忍大師要傳法,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修為。神秀上座呈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告訴大家應照著這個偈修習,能得大利益。但是私下裡,他告訴神秀,並未開悟,再呈一偈。惠能聽後亦誦一偈,請人代勞題於壁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故事摘錄自維基)

(其他下收)
浣熊🦝🦝攜手護台灣
而老師們教導這兩則時只誇讚謝道韞跟惠能境界有多高多聰慧,而我將自己代入謝朗跟神秀,不禁為他們難過,這兩位明明是啟發者、先行者,是一種想法的基礎,也是一種有趣並美好的人格特質,但是華國教育卻有點在暗示我們不要當出頭鳥,不要先嘗試,要當那個後動的高明者,在這種教學氛圍下有時候我「講錯」答案都會引來同學一陣訕笑

也許就是在這種氛圍裡,中國才會連一套OS都沒辦法完成,因為不僅會被笑,完成後還會被抄襲
球 太滑
大BOSS都壓在最終章 我覺得符合玩家難度曲線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