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爽人♫
就我自己學人文科學到現在,我越學越覺得重要的乃是透過這些知識學會如何「正視他人與自己的痛苦」,學會如何談論他們,並透過這種學習觀察到自己與他人痛苦的共通性並再找到理解、解決的方法。
這的確很像某種同理心,但對我來說更是一種理性同理和感性同理的相互訓練和駕馭。我們一方面透過自己的情緒與感性提供了認識世界的動機和出發點,並從此尋找或發展知識或理論上的認知;另一方面也透過理性的訓練,使我們能透過事情的經驗來「認識」以往沒有感受到的事情。
這的確很困難,但我認為其實都是立基在對於痛苦的面對和解決。而且認識與論證的過程往往比結果還重要。
人文科學的確重要的不只是獲取知識本身,我們並不是要透過人文科學建立認知上的烏托邦,而是重新認識世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https://www.facebook.com/...
掰噗~
人生嘛 (p-stare)
♩三多爽人♫
(剛剛和閃光聊天有感而發
江ノ鳥
奇怪,朱胖最近是某種更年期嗎?老是發這種知識無用論的悲觀貼文。

但我是想,這大概也是學界跟業界的差異吧。業界無論再怎麼故作灑脫,基本上就是維護資本猛獸健康跑跳的餌食,每月每季就是要軋票,而學界則因為政府力量,像是公務員那樣,稍微豁免於這種即時而三餐性的波動焦慮。
江ノ鳥
或是,從亞里斯多德在形上學那篇給的見解:知識正是因為它不能吃,所以才高貴於生活經驗,也因此把握了更深刻或更整體的什麼。某種意義上,我覺得,好像跟你的追尋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多爽人♫
江ノ鳥 : 我覺得如果我們想要討論這件事情,或許不用這樣對他個人有身材或年齡上等等的個人攻擊或標籤
我一方面覺得他想表達的,是知識和專業表現的不同,就好比我們並不是學會怎麼用電腦就有資訊素養的感覺。我覺得跟資本主義等等的沒什麼關聯性
另一方面我也喜歡亞里斯多德這方面的見解,但我只是想表達「正視他人與自己的痛苦」這個點而已
江ノ鳥
♩三多爽人♫ : 這倒不是攻擊,你太嚴肅看待了。那只是個打趣。就像會說朱宥勳會是朱家安的兄弟那樣的玩笑話。
江ノ鳥
不過,幽默的前提,就是我們都知道它不是現實上真的,才會發現它在形式上好笑。如果它現實上意外是真的,那的確就會不好笑了。

或是說,知識與專業表現沒有什麼必然性關聯。如果我們分析何謂專業表現,我們會發現它在描述「解決問題與作好工作」而知識則是「信念的證成」。它們只有在專業恰巧為證成信念時,才會有緊密的關聯。

而如今,對人的專業表現的評價大體是來自於產值與服務滿意度,這就是我為何提到資本主義。因此,專業表現亦即可以在單位時間創造多少價值,這些不能證成知識生活是這生產活動的關鍵生產要素,因此而緣木求魚然後望洋興嘆近似個喜劇。如果我們追求的是海魚,卻跑到山中,如果我們還認為這樣處境有悲劇的價值,那還蠻好笑的。
江ノ鳥
不過,先學會用電腦,才能「然後」具備資訊素養。這兩者的邏輯關係,大概跟知識與專業表現的邏輯關係不足夠近似以致於能類比吧。或是說,素養不見得蘊含社會性(外部性),但表現蘊含了某個評價者。
江ノ鳥
而且,我其實不懂什麼是所謂的資訊素養,在我看來這個詞語沒有被well-defined,它到底是描述品味還是種秉性或美德。或是換句話,你真的覺得會用電腦(當然這取決於什麼是用電腦),可以稱作是一種知識,而不是技術而已嗎?我想也許這不是你把何謂知識看待太寬鬆,可能是我把知識看待地太過狹窄而嚴肅了。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