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迪~
Occupy ICE - Wikipedia
佔領ICE抗議活動。這裏ICE不是冰塊,是美國海關和移民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的一連串執法活動。三普上任後,因應美國非法移民太猖獗,以致於搞出不少問題,所以採取了相關措施。有些左派團體就包圍了這些執法機關,大肆吵鬧抗議,毆打前往採訪的記者。
~欣迪~
自從911事件之後,美國在2002年依據國土安全法,成了了ICE(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它也是國土安全部內、最大的部門。當然也包括反恐活動。
afsj
這些抓起來也許超過半數是非法移民
~欣迪~
三普當選之後,他對非法移民採取"零容忍"政策。不僅嚴格執法,並且在美墨邊境正式採取"大小分離收容"(family separation policy)政策。根據這些規定,聯邦當局將非法進入美國的小孩子,與父母(或監護人)分開。大人將被起訴,並被關入聯邦監獄。小孩則暫時交由公部門監護。
~欣迪~
當時這樣的措施,當然引起美國國內一些高聲叫嚷著人權啦、兒福啦之類的團體不滿,認為被迫和父母分開,這對孩子太殘忍了。
https://images.plurk.com/77joEkf50lnRzU59s4UVuE.jpg
時代雜誌封面還增強了這個負印象。(不過自從"時代雜誌"選了瑞典環保少女當年度人物之後,我理解到它是個偽善、且並不值得尊敬的刊物)
~欣迪~
這個"大小分居政策"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暫時停止了。其中一個因素是"錢"。搞一個專門收容小孩子的管理機構,每人每晚平均要耗費775美元成本,而讓他們和父母一起收容,只要200多美元。
fiona c
這是誰付費? 若用稅金...打這點應該很多人就閉嘴了
~欣迪~
不過呢,無論如何三普的零容忍還是繼續實施ing。於是有些"人權"團體(通常是些左派激進玩意)便發起占領各地ICE的活動,阻擾公部門進行業務。
https://images.plurk.com/2Ts4DGEYn7CQXHYz3oWYdk.jpg
此女名叫Danialle Inez James,即是一位抗議份子,她去年在波特蘭的抗議活動中,因為用沉重的木門打傷攝影記者被起訴。
https://images.plurk.com/dAsQYVwzippgwuNpPPPrY.jpg
左派團體就地紮營,埋鍋造飯,製造不少問題。
~欣迪~
妙的是攝影記者竟然敗訴。檢察官凱特·莫利納(Kate Molina)辯稱Danialle Inez James用木門攻擊記者,乃是因為"當事人感受到記者的敵意",而且攝影記者拍攝"令她感到生命受到威脅"。記者被打之後,還是可以繼續執行任務,顯見記者在"撒謊"。

https://images.plurk.com/31WDMxs0CL0Mq2Ng7TtlCI.jpg
Danialle在法庭上哭訴
https://images.plurk.com/7fCkMgD5FpDl2blbMTz61A.jpg
波特蘭檢察官凱特·莫利納(Kate Molina)。
~欣迪~
我自己是搞不懂,國家政府在管制非法移民上面,執法雷厲風行有哪裏不對。反而"亂開善門"(?),對國家安全應該是有危害的,是吧?再說吧納稅人有義務得為這些不速之客花錢麼?
fiona c
檢察官看起來氣勢就很虛
Kuangyu
進步派覺得收留難民很進步,那就叫這些人搬去他們的社區住囉,不歡迎就是打假球
~欣迪~
"搞社會運動"有時是一門生意。吵鬧不休,要人安撫,妥協,或是給好處。如果叫這些非法移民去住美國地價最高的地區,就輪到那些富人哀哀叫了。
~欣迪~
這些左派人士蠢嗎?不,他們不蠢,他們很清楚,要這樣一直鬧才有舞台。
~欣迪~
叫這個黑女人拿一美金,給非法移民的小孩買一個小麵包,她很可能都辦不到。她可能連自己都養不了。真正辦得到的是努力工作、誠實納稅的美國納稅人。
長崎良美
社會運動分兩種,授人以魚及授人以漁。以此基準去判斷發行組織的立意好壞準確率近八成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