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 ・*・:≡( ε:)
其實這樣的工具可以用在更好的地方,例如提升就業率、職業訓練、慈善公益和政令宣導等等。但我看到的大多都是在推銷www
而臉書那個就比較可惡了
毛茸茸 ・*・:≡( ε:)
說真的,我也不保證我不會被這些東西影響,但原則上我的敏銳度還是足夠去了解他們要我幹嘛,這也多虧一些人的行為讓我提早建立了這方面的防禦能力。但面對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就沒有只剩立場的笨蛋這麼簡單了,後者頂多審查再教育遭致失敗後封鎖,前者看起來不照作也不會有逞罰,但實際上會感覺到跟周邊的人產生脫節。
雖然我自己是有一套模式可以反制這些招數,但也可能只到他們完全攻克潛意識前了w
毛茸茸 ・*・:≡( ε:)
影片中大略敘述從一開始的單純製造與貿易,到現在的行為預測(或影響)與餵食(feed),一切源自於資本家對金錢的瘋狂追求。
不過有時候這個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像我常常都覺得"真他媽的你怎麼都推我不需要的東西"。他或許知道我想找遊戲來玩,但他永遠也不知道我看不上那堆糞手遊www
毛茸茸 ・*・:≡( ε:)
或許因為那些廣告不如 Steam 來的更精準吧www
小草@尊重他人命運
他推不准是因為他參考的大數據是從被操作的大多數人理推算出來的,代表你是不在大範圍內的少數吧
毛茸茸 ・*・:≡( ε:)
這也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是年紀越大(心理上的)也會對越來越多事物沒有興趣
載入新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