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3:36 PM
5
3
身為一日生科終生科科的科科人
其實是很期待這次修法的方向的......
[爆卦] 醫檢師執照變廢紙?
首先特管法這次要開放的LDTs實驗室開發檢測,就是一些跟現在臨床常規檢驗不一樣,例如新的基因檢測之類的。
從截圖中的草案來看,開放的是生物相關領域的人可以擔任技術員,最後核發報告依然是要醫師醫檢師。
掰噗~
@baipu
說
Tue, Sep 22, 2020 3:37 PM
人算不如天算
Mr.Zombie
@MrZombie
說
Tue, Sep 22, 2020 3:37 PM
啊...啊...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3:39 PM
基因檢測的現狀......老實說真的確認跟疾病有相關性的就那麼幾個
有些基因檢測號稱跑了一大堆基因的篩檢,最後要怎麼解釋報告,很多醫師也不懂(除非特別有研究的)。
現在好像有幾個公司已經有跟醫院合作在做LDTs了。今年生技展的印象,有特定癌症風險檢測之類的。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3:41 PM
這次修法的開放方向並不是讓生物相關領域的人可以考醫檢師執照。
也不是讓這些人可以進到醫院做醫檢師的工作。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3:45 PM
接下來從生科人的觀點來說。
雖然我個人認為念到博士就應該要有創造自己的工作的能力。但是生科領域的就業方向,確實跟一般的預期不太一樣。
工作到現在感想,生科人的優點應該是在於豐富的背景知識,
要轉什麼工作都可以
。重要的是轉譯與溝通的能力。
換句話說,所謂的
本科系
的職務............實在是不多。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3:57 PM
生技起飛?
研發實驗室要的根本沒幾個人,藥廠需要的是藥學、化工、製程。
生科人投入業界,相關性比較高的去做食品、發酵,或是藥廠業務,我們班同學也滿多人投入臨床試驗專員CRA。
醫療以外的生科更慘,我聽過NTU碩畢到農藥公司只有2xk,當時的行情
全台最大生科公司
科技部的碩士級助理起薪是35k。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3:59 PM
而且學歷越高出路越窄。博士之後的工作幾乎只有教職一途。
(不過我認為博士是高階研發者,應該有能力創造自己的工作。.........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錢創業)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4:02 PM
生科人心理最不平衡的一點,大學入學大家都一樣辛苦,上的課也有大部份重疊,投入成本這麼高,可是畢業後的投資報酬率超低
(阿就是差在那幾堂不一樣的課啊)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4:05 PM
總之對於滿心期待從事實驗室工作的生科人來說,如果這次特管法能開放操作技術員的工作,對於壟罩在魯蛇低氣壓的生科人而言是很大的激勵。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4:11 PM
Tue, Sep 22, 2020 11:40 PM
唉......不過我也算半轉行了......
只能觀望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4:24 PM
Tue, Sep 22, 2020 11:14 PM
補一下生科魯蛇們的討論
1.看留言回應,裡面有科科人跟醫檢人
2 呃我不確定原PO說的生態是真的嗎?
3 被美好夢想拐來念生科的畢業生感想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4:25 PM
Tue, Sep 22, 2020 11:04 PM
然後這個(離題)
https://www.facebook.com/...
這裡是靠北生科 不是PTT biotech板吧!!!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5:13 PM
Tue, Sep 22, 2020 10:55 PM
8月底的生科對於4月版的草案的反應
:「以後PCR是你不被認可的專長」、『當「實驗室開發檢測」開發出來,有可能要由「沒有資格執行的生科人」教「有資格執行的醫檢師」如何執行』、「因為醫檢師有公會聯合會,在相關法規檢討時有組織發言權,去說服衛福部法規該如何修改。生科人有甚麼組織可以在法規修正時能跟政府機關發言的??」
基因檢測遊走法律 醫師:準確度低、別白花錢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另一個哀傷的笑話
泥馬-有錢能使鬼深蹲
@m1974
Tue, Sep 22, 2020 5:49 PM
怎麼聽起來跟設計有點像.......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10:55 PM
好,補完上一樓的資料了!
總之現在的狀況是血汗過勞醫檢師vs找不到本科系工作生科人
根本弱弱相殘
冥妖☆
@mengyaw
說
Tue, Sep 22, 2020 11:23 PM
突然想到,同樣是特管辦法下,已經上路的細胞治療,好像沒規定操作人員必須是醫檢師?(印象中只要有幾年實驗室經驗...來查一下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2:05 PM
泥馬-有錢能使鬼深蹲
: 設計的情況我不太清楚
生科這邊的問題主要是業界職缺沒這麼多,也包含了專業不被重視、或是有專業沒市場。
大部分的科研職缺集中在大學教授們的研究計畫,研究助理做得再久再專業永遠是研究助理,除非取得博士學位,永無翻身之日。
這個問題導致了前年科技部廢除研究助理薪資表,讓教授們可以彈性給薪。(但是行政上還是需要有個標準,就變成各機構自訂)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2:07 PM
Wed, Sep 23, 2020 1:36 PM
(新聞)2014年,因為研究助理新資表的限制,無法給專業人材適當的薪水。......然後教授就違法找錢給他......
在台灣的政府機關,老闆要幫員工加薪只能違法? | 雲論 | ETtoday新聞雲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2:10 PM
Thu, Sep 24, 2020 11:54 PM
其實我跟過的老師都說,他們很需要有技術、即戰力的研究助理。
但是對助理來說,跟著教授的計畫(經費)一年一聘,萬一哪年沒拿到經費,就沒工作了。工作不穩定,所以留不住人。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2:20 PM
這之中最消磨生科人意志的,就是社會觀感壓力。長輩親戚總會問收入、問職涯發展⋯⋯研究助理兩者都沒有。願意做萬年助理的人是有,但是不多(還要抓緊每年都有計畫的大老闆)。有心投入研究的人就去念博士當教授,靠實驗技術吃飯的職位不被認為是長久的工作(有這種職務,但是超少)。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2:23 PM
Wed, Sep 23, 2020 12:43 PM
當教授又是另一個血汗工作了⋯⋯
魯蛇教授粉絲頁
Impact Factor是什麼, 可以吃嗎?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42 PM
Wed, Sep 23, 2020 11:49 PM
結論:生科出路很廣,超級廣,廣到讓你不知道為什麼當年鬼遮眼讀生科。
Re: [問卦] 在臺灣唸生物科技有前途嗎? - terievv板 - Disp BBS
皮卡 PIKA
@xPIKAx
Wed, Sep 23, 2020 1:43 PM
同為科科人路過
我就是那個在靠北生科發文針對4月版本草案看法的人
其實說特管法開放操作技術員工作給科科有點不太對
因為大家本來就在做
新版本只是讓大家列入管制(實驗室要認證、人員要訓練)
所以飯碗沒有多,倒是4月公布的那個版本會直接打死一堆人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怎麼樣
但就我看到的LDTs研發端跟執行端是切不開的
這些LDT之所以還不是IVD,就是因為還有很多要調整跟研究的地方
並且在自己做出成績之前,也沒有檢驗機構會想要花錢技轉這個LDT (所以對於有些醫檢師說不就是檢驗,雖然他們沒碰過但有什麼好不會的這點完全無法苟同)
一個LDT開發到一定程度 通常是由同一批團隊直接參與”服務”的執行(企業是不可能請一批新的人專門執行的 邊服務還會邊研發調整 所以這還真的不是醫檢師原本的工作範圍 也不是醫檢師以為的常規檢驗
皮卡 PIKA
@xPIKAx
Wed, Sep 23, 2020 1:50 PM
順道一說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ptt那篇太滑坡激起了醫檢師的憤怒跟團結
修法戰爭現在還是科科劣勢QQ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2:08 PM
科科沒有工會啊QQ
阿不過我現在也在醫院工作(偏行政),所以醫檢師們也是我的同事......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2:10 PM
科科有些人去當約聘公務員或是進入衛福部附隨組織,也許會有點默默的影響力(?)
冥妖☆
@mengyaw
說
Wed, Sep 23, 2020 11:43 PM
Thu, Sep 24, 2020 2:14 PM
昨天抗議的新聞
基因檢測擬下放給昆蟲系生 醫檢師團體抗議「違法」 | 聯合新聞網:最懂你的新聞網站
前兩天沒時間追的討論串
ಠ_ಠ - [偷偷說高調] 不常跟大家求什麼。喔有啦以前倒是有跟大家求過血XDDDDD 不過就在今天,醫...
冥妖☆
@mengyaw
說
Thu, Sep 24, 2020 11:32 PM
補進度:
(圖
衛福部TFDA特管辦法修正案 獲得各醫學會協會支持 - 生技投資第一站-Genet 觀點
冥妖☆
@mengyaw
說
Thu, Sep 24, 2020 11:50 PM
Thu, Sep 24, 2020 11:51 PM
上面匿名串提到,因為要為報告負責,所以醫檢師不會代替別人發報告,一定要是自己親手做的檢驗。
相對的,生科已經很習慣了,如果實驗室沒有某些貴重儀器,外送給更專業的廠商操作上機,收到data再分析,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小至cloning的片段交給廠商訂序,大至microarray(基因晶片)、NGS(次世代定序)、質譜儀。可以將自己萃取好的核酸交出去,甚至是整個檢體都給廠商處理。
冥妖☆
@mengyaw
說
Thu, Sep 24, 2020 11:50 PM
Fri, Sep 25, 2020 12:06 AM
也許這就是雙方觀念不同的地方吧。
(我在醫院聽到檢體外送的幾個檢驗的作法,是採集的檢體完整未拆直接外送,所以對於作檢驗的醫檢師,仍然是從頭到尾自己操作的)
阿泉☆ツッコミ担当
@izumi1412
Fri, Sep 25, 2020 2:38 AM
路過的生科人覺得很無奈,我雖然還在業界啦,不過是很上游的部分XD
就覺得醫檢工會有點太扯
皮卡 PIKA
@xPIKAx
Fri, Sep 25, 2020 4:38 AM
我知道他們想只簽自己做的實驗的報告避免責任歸屬混亂
但問題是,現在也是由醫師簽
所以也不是他們來簽別人做的實驗
而且實際上做起來,所有參與的人都要簽分層簽核負責表
他們吵這個只是假議題,真正目的是讓醫檢師加入發報告行列
然後順理成章強調因為他們不簽別人的報告,所以技術員要同一個人
另外看到一些不簽別人實驗報告的理由是看不出別人實驗結果的問題
這簡直毫無品管概念跟報告判讀能力
看別人的結果看不出問題,看自己的結果也看不出來啦
這樣的負責根本不是品質保證
懶得替別人檢查理由更正當點
阿泉☆ツッコミ担当
@izumi1412
Fri, Sep 25, 2020 4:43 AM
Fri, Sep 25, 2020 4:43 AM
我還以為是因為現在基因檢測跟癌症篩檢是最賺錢的項目所以(ry
冥妖☆
@mengyaw
說
Fri, Sep 25, 2020 12:32 PM
這串也討論得滿激烈的
撿回來待讀
https://www.facebook.com/...
冥妖☆
@mengyaw
說
Mon, Sep 28, 2020 11:34 AM
Mon, Sep 28, 2020 11:49 AM
生科系所發展史(2005年入坑、領過邁頂計畫的薪水
https://www.facebook.com/...
現在變成保護主義跟自由主義的戰爭了
載入新的回覆
其實是很期待這次修法的方向的......
[爆卦] 醫檢師執照變廢紙?
首先特管法這次要開放的LDTs實驗室開發檢測,就是一些跟現在臨床常規檢驗不一樣,例如新的基因檢測之類的。
從截圖中的草案來看,開放的是生物相關領域的人可以擔任技術員,最後核發報告依然是要醫師醫檢師。
有些基因檢測號稱跑了一大堆基因的篩檢,最後要怎麼解釋報告,很多醫師也不懂(除非特別有研究的)。
現在好像有幾個公司已經有跟醫院合作在做LDTs了。今年生技展的印象,有特定癌症風險檢測之類的。
也不是讓這些人可以進到醫院做醫檢師的工作。
雖然我個人認為念到博士就應該要有創造自己的工作的能力。但是生科領域的就業方向,確實跟一般的預期不太一樣。
工作到現在感想,生科人的優點應該是在於豐富的背景知識,要轉什麼工作都可以。重要的是轉譯與溝通的能力。
換句話說,所謂的本科系的職務............實在是不多。
研發實驗室要的根本沒幾個人,藥廠需要的是藥學、化工、製程。
生科人投入業界,相關性比較高的去做食品、發酵,或是藥廠業務,我們班同學也滿多人投入臨床試驗專員CRA。
醫療以外的生科更慘,我聽過NTU碩畢到農藥公司只有2xk,當時的行情全台最大生科公司科技部的碩士級助理起薪是35k。
(不過我認為博士是高階研發者,應該有能力創造自己的工作。.........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錢創業)
生科人心理最不平衡的一點,大學入學大家都一樣辛苦,上的課也有大部份重疊,投入成本這麼高,可是畢業後的投資報酬率超低(阿就是差在那幾堂不一樣的課啊)只能觀望
1.看留言回應,裡面有科科人跟醫檢人
2 呃我不確定原PO說的生態是真的嗎?
3 被美好夢想拐來念生科的畢業生感想
https://www.facebook.com/...
這裡是靠北生科 不是PTT biotech板吧!!!
總之現在的狀況是血汗過勞醫檢師vs找不到本科系工作生科人
根本弱弱相殘
生科這邊的問題主要是業界職缺沒這麼多,也包含了專業不被重視、或是有專業沒市場。
大部分的科研職缺集中在大學教授們的研究計畫,研究助理做得再久再專業永遠是研究助理,除非取得博士學位,永無翻身之日。
這個問題導致了前年科技部廢除研究助理薪資表,讓教授們可以彈性給薪。(但是行政上還是需要有個標準,就變成各機構自訂)
但是對助理來說,跟著教授的計畫(經費)一年一聘,萬一哪年沒拿到經費,就沒工作了。工作不穩定,所以留不住人。
魯蛇教授粉絲頁
我就是那個在靠北生科發文針對4月版本草案看法的人
其實說特管法開放操作技術員工作給科科有點不太對
因為大家本來就在做
新版本只是讓大家列入管制(實驗室要認證、人員要訓練)
所以飯碗沒有多,倒是4月公布的那個版本會直接打死一堆人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怎麼樣
但就我看到的LDTs研發端跟執行端是切不開的
這些LDT之所以還不是IVD,就是因為還有很多要調整跟研究的地方
並且在自己做出成績之前,也沒有檢驗機構會想要花錢技轉這個LDT (所以對於有些醫檢師說不就是檢驗,雖然他們沒碰過但有什麼好不會的這點完全無法苟同)
一個LDT開發到一定程度 通常是由同一批團隊直接參與”服務”的執行(企業是不可能請一批新的人專門執行的 邊服務還會邊研發調整 所以這還真的不是醫檢師原本的工作範圍 也不是醫檢師以為的常規檢驗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ptt那篇太滑坡激起了醫檢師的憤怒跟團結
修法戰爭現在還是科科劣勢QQ
阿不過我現在也在醫院工作(偏行政),所以醫檢師們也是我的同事......
前兩天沒時間追的討論串
相對的,生科已經很習慣了,如果實驗室沒有某些貴重儀器,外送給更專業的廠商操作上機,收到data再分析,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小至cloning的片段交給廠商訂序,大至microarray(基因晶片)、NGS(次世代定序)、質譜儀。可以將自己萃取好的核酸交出去,甚至是整個檢體都給廠商處理。
(我在醫院聽到檢體外送的幾個檢驗的作法,是採集的檢體完整未拆直接外送,所以對於作檢驗的醫檢師,仍然是從頭到尾自己操作的)
就覺得醫檢工會有點太扯
但問題是,現在也是由醫師簽
所以也不是他們來簽別人做的實驗
而且實際上做起來,所有參與的人都要簽分層簽核負責表
他們吵這個只是假議題,真正目的是讓醫檢師加入發報告行列
然後順理成章強調因為他們不簽別人的報告,所以技術員要同一個人
另外看到一些不簽別人實驗報告的理由是看不出別人實驗結果的問題
這簡直毫無品管概念跟報告判讀能力
看別人的結果看不出問題,看自己的結果也看不出來啦
這樣的負責根本不是品質保證
懶得替別人檢查理由更正當點
我還以為是因為現在基因檢測跟癌症篩檢是最賺錢的項目所以(ry撿回來待讀
https://www.facebook.com/...
https://www.facebook.com/...
現在變成保護主義跟自由主義的戰爭了